黨校是教育培訓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的主陣地和主渠道。教學是黨校的中心工作,而主體班教學又是教學的中心,它集中地體現了黨校的教學質量和水平。怎樣搞好主體班教學,是我們每一位黨校教師值得思考和探索的問題。作為一名年輕的黨校教師,深感上好專題課之難,結合自己的一點教學實踐,總結名家、大家的經驗,就如何講好黨校主體班專題課,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加強理論學習是基礎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厚重的知識積淀、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廣博的跨學科知識,是講好專題課的基礎。現在,知識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曾有人說,在農耕時代,讀幾年的書,可以管用一輩子;到了工業經濟時代,讀十幾年的書才能夠用一輩子;到了知識經濟時代,只有終身學習,才能夠用受用。知識更新速度如此之快,作為吃“知識飯”、與知識終生相伴的黨校老師,必須不停地學習,才能使我們的信息量不斷擴大,知識面不斷拓寬,才能始終保持知識的前沿性和創新性,才不會老化。為課堂教學儲備足夠知識能源。
1.從書本上獲取知識
要善于從書本上找知識,讀書是學習最基本的方法。書籍是文化知識成果的結晶,黨校教師雖然書本知識較多,掌握理論較為系統,但不應該滿足于已有的知識,而應當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力爭成為當地的理論權威、才識出眾的教學工作者。除了讀專業書籍和相關的學科書之外,為了拓寬知識視野,每年都應該重點精讀幾本著作。既要泛讀,也要精讀。如果每年能精讀兩本書,收益就不會是一點點,而是很大。向書本學,從書本上找知識,這是學習的一個重要途徑。
2.向同行學習,博采眾長
古人說,“多見者博,多聞者智,拒諫者塞,專己者孤”,“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不同年齡、不同專業的教師之間互相學習,對提高教學水平大有裨益。通過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互相交流教學經驗,切磋教學方法,博采眾長,為我所用,才能有效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了解培訓對象是前提
1.了解學員的特點
要講好一堂課,自己必須搞清楚授課對象的特點。黨校的主體班次多,干部來自不同領域和不同崗位,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握學員的基本特點。主體班學員的主要特點是: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是,文化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對理論學習的興趣高低不一,工作事務和家庭生活干擾較多,等等。只有深刻了解教育對象的特點,才能“知己知彼”、“因材施教”、“教學相長”,調動教師和學員兩方面的積極性、提高主體班教學質量。
2.了解學員的需求
要講好主體班課還要了解主體班學員的需求和理論水平。作為教員,必須要了解培訓對象他們最想學什么,急需搞懂哪些問題,目前最缺什么,有什么要求。專題內容設置要以學員的需求為導向,準確把握學員的思想疑慮和心理需求,緊緊抓住大家渴望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解疑釋惑,真正解開思想扣子。使授課內容更好地適應學員的思想需求和工作實際,讓學員解渴,增強學習興趣。
3.了解學員的關注點
特別要知道受訓對象的關注點是什么,也就是說在你的這堂專題課上,學員最渴望聽到的那些東西,最關心的那些問題。了解學員的關注點,使你在講專題課時,要時不時地和對象的關注點碰撞一下、結合一下,通俗地說,就是要往他們槍口上撞。思想的交鋒,可能碰出思想靈感的火花。
三、精心備課是基礎
要把課講好必須先認真備課,專心備課是講好一堂課的前提和基礎,備課大體要注意幾個環節。
1.構筑好理論框架
備專題課首先要明確課題的中心是什么,要抓住理論闡發和聯系的重點。怎樣的結構,怎樣的邏輯關系,怎樣開頭,怎樣結尾,每個問題之間怎樣銜接過渡,在備課時應精心準備,必須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陣臨不慌。要有嚴謹的邏輯結構,但又不能開中藥鋪,層次太多。好的講座,環節不要弄得太多,不要寫大壹貳叁小寫一二三、阿數123,還有甲乙丙丁,大ABCD,小abcd。一般應以“三段論”為宜: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或者地位作用、原因背景、辦法措施。
2.廣泛收集和積累教學素材
主體班專題課,沒有固定教材和參考資料,主講教師只有圍繞所選專題,學員的特點和特定班次的具體要求去廣泛收集教學素材。一要平時多積累,常更新,備課時還要“臨時抱佛腳”,圍繞論點搜查相關資料。廣泛采集,系統搜尋,全方位取材。二要應搞清楚專題的理論前沿,要收集新信息、新資料和最新動態。三要做一個有心的人,學會積累生活、觀察生活,學會思考,把自己對生活的感想和理解記下來,運用到教學中去,這是最鮮活的東西,也是最能打動和吸引學員的東西。
3.圍繞論點選取論據例證
有了好的觀點,還需要強有力的論據來證明。理論課首先是以理服人,也要以情感人。豐富的資料、詳實的數據、真實生動的例子是支撐理論觀點的重要支柱。如果沒有例證,再新穎有力的觀點也可能是繡花枕頭、紙糊的燈籠,沒有說服力,經不起推敲,頂不得風雨,見不得世面。論據要為論點服務,所選例子一定要有的放矢,所舉例子應貼切、典型、準確、有針對性,最好是親身所歷,敘述起來有情有景,易于打動吸引人。切忌嘩眾取寵,一味迎合個別學員的低俗口味。
四、認真講課是關鍵
講課是一門“藝術”,有了好的備課劇本,還要會表演,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大體要注意以下幾點。
1.講授內容要少活精新
“少”,專題課不在于講得多,而在于講得好、講得精。主體班的專題課不像全日制教育,要學員系統地掌握多少理論知識,而要精講,能把問題講透徹。主體班學員有自己的經驗和價值判斷,聽課選擇性很強。
2.輔助多媒體課件增強教學效果
專題課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戰役”型授課方法,所謂“戰役”型,就是在既定的時間里,集中資料、數據觀點和一切有效手段“圍攻”一個命題(專題)。制作多媒體課件,利用這一有效的教學工具,有助于講課內容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幫助學員進行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消化內容、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