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學隨著時代的發展已越來越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亦為廣大學生家長所關注。但是,當前美術教學中長期積累的一些問題讓美術教師很無奈。為此,本文就當前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淺析,并嘗試探討應對策略,以此期待美術教育的健康發展。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自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教育改革以來,小學美術教材經過多年的探索,逐步呈現出五彩繽紛的景象。教材的“三維”目標明確,內容豐富多彩,如嚴格按教材的要求上好它,美術教師工作量可謂很大。現在的情形是,美術課只要有就行,至于上好、上壞,沒有統一的考試作衡量,教學質量的高低全憑教師的敬業精神以及學校重視的程度所決定。于是,大多的美術教師,平時輪到上課去教室布置一下學生做美術作業,遇到學生提出的問題統一講一講,學生做完了在本子上打個成績就算完事了。
(2)眾所周知,學美術需要工具和材料,如今的小學美術教材內容豐富,每一課都要求學生準備好美術工具和材料,這對小學生來說,負擔也是不小的。一些學習習慣好的學生還能準備,而有一部分學生常常是“赤手空拳”混一堂課,最無奈的是農村學校的孩子,無錢買工具和材料的有之,有錢也買不到貨的有之,父母不支持買的亦有之,等等。
(3)在新一輪的區域教育現代化建設中,一些學校擴大了辦學規模,美術教學有了專用的教室,學生也有了專業學習美術的良好環境,這無疑是有利于美術教學質量提高的。然而,輪到去專用教室上課,學生整班遲到或部分學生無故缺席等現象時有發生。究其原因是之前的語、數、外等“主科”老師或拖課或要求學生完成作業后才能離開,待到下一節上課鈴聲響時才讓學生走,甚至有的學生還被留在教室里補課,等學生到美術專用教室時,便遲到好一會兒了。這樣,40分鐘的課堂教學時間就打了不小的折扣。
(4)在小學階段,特別是低、中年級的學生大多喜好美術,雖然他們之間的美術表現能力不一,但他們對于上美術課還是興趣濃厚的。我在美術教學中發現,一堂美術課要讓學生很好地完成符合教材要求的作業難度較大,有些時候學生剛進入狀態便快要下課了,而美術作業不便拖到下課時間做,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往往是不情愿地收起繪畫(或手工)工具,將作業交出來,這樣的作業“半成品”的居多,做得特別快的雖能做完,但比較“粗糙”。長此以往,對學生的審美情趣、技能的訓練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5)目前國家雖設有藝術教育委員會,對藝術教育有一系列的規劃,也時常開展一些藝術教育活動。但在我國高考制度的大背景下,美術等“副科”課程的教學評價從上到下未能真正得到有效規范,教育主管部門對此也沒有具體的評價方案和檢查指導等措施,大多數學校的美術教學評價體系缺失,美術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造成美術等“副科”教師在學校中地位降低,教學積極性受到影響。許多農村學校尚未配備專職美術教師,美術課是否真正開設都成問題,評價就更無從談起。
綜上所述,現階段小學美術教學正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問題,眾多矛盾交織、疊加,對小學美術教育順應時代發展影響頗多,對實施“體藝2加1”工程提出了挑戰。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使美術教學健康發展?
二、應對策略
(1)建立自上而下的美術教學管理體系,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都要有專人負責,要求學校根據美術課程設置配備合格的美術專任教師。同時,完善美術教學設施,要有管理、檢查等一系列制度規范,使美術教育在每一所學校里都能較好地開展。
(2)建立自上而下的美術教學評價體系,規范義務教育階段美術教學工作,把美術教學常規工作指導、檢查、考核納入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評價的內容之一。
(3)切實實施“體藝2加1”工程,教育主管部門、學校一把手都要親自抓,層層規劃、層層落實,形成全社會積極支持、各級主管部門齊抓共管、學校上下齊心協力的濃烈氛圍,遇到問題及時化解,并進入教學管理常態體系,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4)定期開展校園藝術節、美術教學研究、美術課題申報等活動,鼓勵美術教師積極參加這些活動或走出去參加全國性的藝術活動,并從評價機制上加以實施,使開展美術教學活動成為學校和美術教師共同的需求。
(5)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要定期開展美術教師業務培訓活動,從美術教學理念、美術教學能力、教師的美術素養等方面加以培養,形成從事美術教學的教師只要努力就能上“臺階”這樣的成長機制,從而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從根本上提高美術教學質量,實現“體藝2加1”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