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教材統計知識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有的放矢的,它必須建立在吃透教材、理解大綱要求之上。針對教材的著力點和學生年齡特點的不同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避免廣而不專,泛而不深的興趣培養,同時還要注意連接好學生整節課的學習興趣,使它一環扣一環,象浪潮一樣,后浪推前浪,這樣,才能從興趣中達到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最終提高教學質量。
由于統計的初步知識在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科學技術、文化教育、環境保護等方面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如何利用新教材提供的知識因素、智能因素培養學生學習統計知識的興趣,結合本班學生生活實際談點體會。
一、聯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統計知識的興趣
在統計知識中,教材設計了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場景圖,旨在鼓勵學生接觸生活,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讓他們到自己生活的環境中去調查、統計,經歷一個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更能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引發學習興趣感。如教學一年級下冊統計內容的第一個環節時,課一開始,就與學生喜愛的體育比賽聯系起來:“下午體育課,老師準備選四種體育項目中的一種來舉行比賽(跳繩、踢毽子、跑步、拍球),你認為選哪種項目比賽好呢?有什么辦法知道喜歡哪種項目的人最多?”一提到與自己身邊有關的事,興趣就在瞬間被激發起來,積極參與互統計中去;在鞏固練習時,教師又與學生的切身利益聯系起來延續學生學習統計知識的興趣:“從剛才大家的統計情況知道,下午舉行跳繩比賽最受人歡迎,老師選用小紅花、五角星、小動物、紅蘋果(出示相應的卡片)這四種圖案中的一種作為獎勵比賽中的優勝者,你喜歡哪一種呢?”這樣,以學生的直接需要為基礎,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實際需要聯系得更緊密,成為學生學習統計知識的有效動力因素,為培養多方面的能力作好墊鋪。
二、學習過程活動,促使學生對學習統計知識產生興趣
興趣的形成和發展是在實踐中實現的,在實踐中充分體現學生主體的作用,調動學生自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去體會其中的樂趣。這樣,使學習過程活動化,充分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體會:有些事情是可能發生的,也可能不發生,有的事情一定會發生,有的事情一定不會發生。使學生從猜測中經歷統計的全過程,體會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加深對統計與猜測知識的理解。
三、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統計知識興趣
問題情境是指能使學生提出問題或接受教師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環境。興趣和問題是相輔相承的;一方面,問題可以激發興趣;另一方面,興趣也引發問題。因此,老師在教學統計初步知識時,要善于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思考,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教學“讀統計圖”的第一環節時,一上課,出示通過學生收集、并整理出來的、自己喜愛看的電視節目(新聞、卡通片、體育、電視劇、歌舞)的條形統計圖時,學生心理特別高興,在愉快的情境中老師提問學生:“你們看,這幅條形統計圖的直條為什么一高一矮呢?從這幅漂亮的統計圖中你看到什么文字信息和數字信息?”讓學生在自己制作的統計圖中喚起統計的意識。在鞏固練習時,又創設學生當“小臺長”的情境并提出問題:“從剛才你們統計結果知道,喜歡看卡通片的人數最多,是18人。如果在下午5點、下午6點、晚上7點、晚上8點這四個時間里選一個時間播放卡通片,假設我是電視臺的臺長,你認為選哪個間時播放最受人歡迎?為什么?”“小臺長們”躍躍欲試,在問題的情境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我認為在下午6點播放最受人歡迎,因為下午5點還要寫作業;我認為在下午6點播放較好,因為晚上7點還要讓大人看新聞,了解國家大事,晚上8點要休息,第二天還要上課;我認為在下午5點播放,因為6點要看“大風車”節目,等等。從他們活躍的思維中體現出“小臺長們”處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培養,同時也體現孩子們關心他人,不以自己為中心的好品德,更重要的是使他們在問題情境中獲得成功感。
四、創造寬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統計知識的興趣
創設寬松的氛圍,讓學生在自主交流學習活動中所思所想。新教材在這方面體現比較明顯,因此,在教學時必須深挖教材中蘊藏的知識因素,積極創設寬松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樂學、愛學。例如,在教學“統計最喜歡的水果”時,讓學生自由表述分類和整理數據的方法,使孩子們在輕松的氛圍中暢所欲言,然后再出示象形統計圖提問學生:“你從這個圖里看到了些什么?”或“你發現了什么?”在良好的氛圍中提出這樣的問話,會觸發學生很多的想法:有的學生會從數學的角度考慮統計結果,如直接說出喜歡各種水果的人是多少或喜歡什么水果的人最多等;有的學生可能會從其他學科的角度考慮統計結果,如從色彩角度考慮,蘋果顏色最漂亮,比較多人喜歡。從味覺角度考慮,香蕉香甜可口,小朋友們都愛吃,大家也喜歡。從形態角度考慮,香蕉的形態最美,象彎彎的月亮,所以喜歡的人最多,等等。在這樣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統計知識的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教師在教學中應把握學生興趣的方向,以社會需要為基礎,緊密聯系實際,促進學生興趣社會價值的提高。在新教材統計知識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有的放矢的,它必須建立在吃透教材、理解大綱要求之上,針對教材的著力點和學生年齡特點的不同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避免廣而不專,泛而不深的興趣培養,同時還要注意連接好學生整節課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