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要求英語閱讀教學強調閱讀技能,特別是聽、說、讀、寫等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學會語言知識,獲取文章提供的信息,領悟文章的內涵,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和技能,學會學習,成為有獨立閱讀能力的人。本文通過分析現階段高中英語閱讀教法存在的問題,就如何優化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提出一些建議,旨在與同行探討交流,共同提高教學質量。
一、新課標的要求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新一輪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過去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主動思維、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由此可見,課程不僅是知識,同時也是經驗,是活動。課程不只是知識的載體,更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新知識的過程。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是自我建構的過程。新課程體現出與舊課程截然不同的基本理念:突出以學生為主體,注重素質教育;尊重個體差異,強調自主、合作學習;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注重過程評價,重視情感因素。
二、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并沒有嚴格按照教學要求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誤區。
(一)偏重語法教學,學生缺乏閱讀興趣
一些教師利用閱讀教材將所要講解的語法、詞匯制作成精美的幻燈片呈現在學生面前,看似用心良苦,卻將完整而有意義的文章分解成了若干個零散的知識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狀態,學習主體性受到了嚴重的約束和壓制,往往對閱讀教學不感興趣甚至產生厭倦情緒。
(二)囫圇吞棗式的閱讀教學,不作必要的語言分析
與上述情況相反,另外一部分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一味采用最基本的教學方法:教師布置預習題,學生閱讀,然后回答教師的提問,學生一直跟著教師的思路走,處于被動地位。這樣做的結果是教師不僅不能激發出學生的潛能和動力,反而會壓抑他們的創新意識。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忽略了一個重要環節——語言分析。課文中出現的長句和復合句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礙,教師若是忽略了句型結構分析,那么學生的閱讀也就只能流于形式,對課文內容一知半解。
(三)教師不指導閱讀技能,學生的閱讀活動盲目而被動
閱讀教學理論認為,閱讀是一個主動的、有目的的、有創造性的心理過程。讀者在閱讀中應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不斷地對視覺信息進行解碼、加工和處理。但是大部分教師沒有對學生的閱讀方法和技巧進行指導、點撥,致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知如何去捕捉有效信息,做出正確的推理和判斷。
三、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采用交互式的整體閱讀教學
專家指出,閱讀時被激活和調用的非直觀信息中,閱讀者的語言知識和非語言知識都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因此,應引導學生從整體到局部,從語篇到語句,從梗概大意到細微末節,幫助學生把語言與閱讀有機地結合起來。
具體做法是:
1)加強語篇教學
目前高中英語教材題材廣泛,體裁多樣,教師應引導學生從語篇角度出發,了解不同體裁的結構特征,避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
2)豐富文化背景知識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如果在閱讀中缺少必要的文化背景,對語言材料的理解往往會造成一些困難。教材涉及英語國家的許多文化背景知識,教師應善于幫助學生挖掘教材中所隱含的文化內涵,激活他們對各種文化的理解。教師可采用和學生一起從網上查找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資料,比較中西方文化的異同等形式導入文化。此外,在科學使用教材的基礎上,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一些文化知識內容豐富的材料,以進一步達到語言學習理論中的“移情”境界。
(二)重視閱讀中的語言知識傳授
閱讀者的語言知識是辨認視覺信號輸入的基本手段,因此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掃除語言障礙。教師可利用圖片、實物、動作、課件等輔助教學手段呈現生詞,或運用同類記憶法、對比記憶法、讀音記憶法、同音異形記憶法和搭配記憶法幫助學生更有效地記憶單詞。同時,教師還應訓練、培養學生根據構詞法、上下文情景等線索猜詞的能力。此外,新教材詞匯量大,教師應采用多種方法處理生詞,既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又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加強閱讀策略的指導和訓練
閱讀策略是指對學習者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有所幫助的策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授有關的閱讀策略,而且應該進行有意識的策略訓練。
(四)重視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
在閱讀教學中,要以學習者為中心,重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學習者是知識的建構者,他們的知識建構活動直接決定著教學的效果,因此他們是學習過程的主人。教師的核心作用不在于給學生傳遞知識,而在于如何引發和促進學生的知識建構活動,教師的每個教學決策都要以學生的理解、思考、感受和活動為基礎,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
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閱讀策略并能在閱讀過程中有效地使用這些策略,不僅有利于學生通過科學的閱讀策略提高閱讀效率,而且有助于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