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理論的發展,將教育從傳統的教學模式逐步發展為以誘導、啟發的興趣教學模式。體育教學情境的創設,正是以情感驅動、心理整合、生活性和角色性轉換原理為依據。通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語言、場地器材和游戲等形式,設置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的典型場景和情感氛圍,把教學內容進行人為的假設和想象,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使學生雖身在課堂,卻仿佛入情入境,置身于情境之中,以滿足學生們的心理需求,調動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地組織、調動學生的思想情感,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主體性得以充分體現。
那么如何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創設教學情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生動活潑而卓有成效呢?下面我就結合自己多年的體育教學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闡述。
一、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
小學生的思維大多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事物的感知常與具體形象思維相聯系,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體育教學只有通過饒有興趣的活動才能取得良效,創設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游戲情境,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例如,將障礙跑的教學過程設計成送“雞毛信”的接力游戲。鋪設墊子作“草地”,把欄架當作“鋼絲網”,用兩條繩子擺設成一條“小河”,用實心球作“地雷”;讓學生進行爬、鉆、跨、繞等動作的練習,最后將信送到“目的地”的故事情景。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思維異常活躍,練習的情緒十分高漲,學習的效果也得到極大的提高。
二、創設問題情景,發展學生的思維創造力
技巧教學學生往往感到單調、枯燥,從而影響了學習的效果。在“后滾翻成跪撐”的教學中,學生普遍存在以下問題:團身不緊,缺乏蹬力,滾翻動作變形。練習了一節課都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根據這一情況,我及時反思,上課時,及時提出問題:為什么籃球滾得遠而直?而長木塊滾得近而斜?學生們專心致志地思考著這個問題,之后爭先恐后地回答,最后總結出結論:籃球是圓的,木塊是方的,圓的物體容易滾動。我馬上把準備好的籃球和木塊做了滾動的演示,結果證實了同學們的總結。緊接著我又提出一個新的問題:我們要怎么樣做才能使我們的身體也像皮球一樣滾的圓又直呢?孩子們個個舉手要做演示……請了六個學生上來演示,他們依次蹲下、抱膝,都力爭把自己做成“球”的形狀,這時我又及時抓住時機,出示教學掛圖和兒歌,讓學生齊聲朗誦:小小皮球圓又圓,我把身體卷成團,一蹬三靠要記牢,后腦著墊翻得好。動作要領潛移默化地在學生頭腦中加深、鞏固。在同學們互幫互學及教師的精心指導下,學生們都能正確地完成了后滾翻成跪撐動作。
三、創設音樂情景,活躍情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把歡樂的音樂帶入課堂,使學生在輕快優美的旋律中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例如,在組織“高抬腿”練習時,我播放約翰·施特勞斯的《加速度圓舞曲》,音樂節奏由慢到快,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有節奏地擺臂抬腿練習。在音樂的伴奏下,原本枯燥單調的練習變得既生動又有趣。再如,我在上低年級立定跳遠課時,準備活動中配以《小青蛙找媽媽》的音樂,引導學生假想自己為可愛的小青蛙,在找媽媽的途中遇到了許多動物朋友,指導學生模仿他們做各種準備活動。如模仿大雁飛(上肢運動);小鴨子走(下肢運動);小猴摘桃(頭部運動、體轉運動);大象走(腹背運動);兔子跳(跳躍運動)等活動,活躍課堂學習氣氛,同時把身體的各個關節、韌帶、肌肉群都活動開,為基本部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種體育與藝術課的有機整合,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體育、美育的雙重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創設體驗情景,讓學生在實踐中增長體育技能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為學生創設體驗的情景,使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獲得成功與失敗的體驗。例如,同樣在立定跳遠教學中,按照教材內容設置情境,并配樂《可愛的小青蛙》,假想小青蛙遇到了小河,要踏石過河(專項練習),發展學生的腿部力量和跳躍能力。練習兩組后,繼續設置情境:小青蛙還要過更寬的河,進行立定跳遠的練習,通過這一個簡單的教學情景,將所教的技術動作滲透在里面,既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也完成了教學目標。體驗情景教學法,既達到了增強體能,更發展了學生個性,變枯燥的跳躍為學生喜歡的動物模仿,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
五、創設生活情景,把教材內容與生活情境有機結合起來
在體育教學中,要使體育知識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現實,把教材內容與生活情境有機結合起來。例如,在上學期我執教的三年級的一堂體育課中,主教材是走和跑的練習,我就創設了“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安全情境教學法,在技能上采用各種姿勢的走和跑的動作,要求走得直、跑得快;在情景上,采用了場地上劃人行橫道線,用貼彩紙出示“紅、黃、綠”三種信號燈,教師手持指揮旗扮演交通協管員,學生扮演老少過往行人,讓學生身臨其境,親身實踐,既發展了學生的能力,提高了靈敏、速度素質,又把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融貫在體育教學之中,正如學生齊誦的“紅燈停,綠燈行,走路要走人行道,交通安全最重要”的兒歌,使交通安全意識潛移默化地融化于頭腦中,貫徹于生活之中,使學生體驗體育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當然,在創設教學情境時還應注意:創設情景應以完成教學目標為出發點,要科學合理,要遵循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要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要達到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鍛煉了學生的身體,又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學目標。
科學合理地創設體育教學情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體育技能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由興趣激勵到目標達成,擴展其個性、體能發展的空間,而且可以在一定的情境中得到力與美的熏陶,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心理素質,切實貫徹落實“健康第一”的體育理念,使學生在健康快樂中茁壯成長,使我們的體育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生動活潑而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