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作業能夠起到鞏固知識、提高技能的作用,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教師通過學生的作業情況,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學效果,不足之處加以改善,完善自己的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課外作業安排得好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根據調查,在教學活動中,大多數老師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和對學生情況的研究分析,所布置的課外作業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目的不明確
對為什么要布置課外作業、布置什么樣的課外作業認識模糊。課外作業的形式單一、內容枯燥,機械地抄寫,讓學生失去了完成課外作業的興趣。
2.“度”不適合
有的老師布置的課外作業量太多,一晚上要學生抄一個單元的生字、詞語或一下子完成兩張測試題等,以至于學生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寫完。
有的老師為了便于批改,布置的作業就沒有難度,只需抄抄寫寫,學生寫時也不需動腦子。長此以往,學生思維得不到訓練,語文能力就不可能有大的提高;也有的老師布置的課外作業難度過大,如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每學完一篇課文要求學生寫一篇讀后感,這對于那些連理解課文都成問題的學困生來說,很難。
3.形式單一,缺乏趣味性
許多教師感嘆學生的家庭作業完成不好或完成得很差,甚至有不完成作業的現象。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條是學生認為作業無趣。小學生還不具備較強的學習“自覺性”,對機械重復地抄寫作業就只能被動完成,當然效果不佳。有些教師為布置作業而布置作業,學生則為做作業而做作業,不管合適不合適,有沒有作用,學生都得做。這樣造成一些成績不好的學生根本“消化”不了,而成績優異的學生又得不到提高。教師呢,只管學生做了沒有,效果如何則放在次要地位,從而造成課外作業不到位。
4.批改草率
很多老師都只為檢查學生有沒有做課外作業,批改時潦草,毫無激勵性的語言。有些老師片面追求作業的標準答案,只要學生的作業答案稍有違背的地方,都予以否認。辦公室里常有這樣的老師,拿著紅筆,一臉怒氣,在學生作業完成不認真的情況下,立馬把那個不爭氣的學生叫來,劈頭蓋臉地訓斥一通,久而久之,不僅抹殺了學生的創造性,并造成學生思維的僵化,甚至使學生對作業產生厭煩情緒,對學習也有了一種恐懼感。
作業是長期以來困擾我們的問題。據問卷調查顯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有一半以上學生對老師布置的語文課外作業不滿意,有多數學生將不要布置太多的作業、少寫作文和日記等作為對語文老師的最大希望。因此,語文教師設計作業時應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兼顧知識技能和過程方法,準確、全面覆蓋相關知識點,突出重點,精心選擇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綜合性的內容,堅持課外作業布置“少而精”的原則,考慮學生的特點和個性差異,力求做好以下幾點。
1.明確課外作業的目的
教師布置的課外作業是為鞏固學生的知識,還是提高學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教師應有清楚的認識。例如,為達到鞏固字詞的目的,一般一篇課文第一課時上完,可布置讓學生抄寫生字、課后的詞語。如為了使學生養成勤于收集資料的習慣,老師可在新課之前布置學生在課外利用多種形式:上網、翻閱圖書、調查訪問等查找與課文相關的資料,把自己積累的資料以記錄、剪貼、照片、繪畫等多種形式體現在專門的資料積累本上。
作業應該富有色彩、充滿情趣的多元復合體,激發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感官體驗,在愉悅合理的情境中獲取知識,培養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并積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經歷。
2.把準課外作業的“度”
這里的“度”包括量度和難度。所謂量度就是作業量的多少,即花多少時間完成,有多少題目等。難度就是指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所布置的作業有多少學生能順利完成。首先,老師布置的課外作業量要適中,應符合各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合理控制作業數量,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時間。因為量太少,不能起到訓練的效果;作業量太多,學生做不完則會給學生造成負擔。其次,教師布置課外作業時,要把準難度,要遵循大綱,吃透教材,把握年級段訓練重點,要深入了解學生,考慮個體差異,做到難度有針對性。對于優秀的學生,可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一些提高題,如寫小練筆、搜集相關的資料等。而相對比較差的學生重在鞏固基礎知識,就比較適合做一些字詞積累、簡單運用等。也就是說教師設計的課外作業要有一定的層次性,讓不同的學生的個性得到發揮,思維潛能得到挖掘,努力爭取把作業布置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上。
3.豐富課外作業的形式與內容
教師不妨改變一下,賦予單一的文本作業豐富多彩的形式和內容,這就要老師嘗試變化題型;或變換角度,以大語文觀看待語文課外作業,如收聽收看新聞,向家長復述課文等。更值得嘗試的是,教師要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完成課外作業,如繪畫、設計、剪貼、摘抄等。
4.認真對待課外作業的批改
有些老師錯誤地認為,課外作業學校不檢查,所以批改就比較馬虎、草率。其實,課外作業中也體現學習者的書寫習慣,語言風格,觀念想法,價值判斷以及種種情緒,因此教師的每一次作業批改,都應及時、認真。認真批改作業應該這樣做:如作業要統一批改等;正確使用各種批改符號;注明批改日期和作業訂正的要求;加注激勵性的批語和評語;書寫認真、為學生起到示范作用。同時認真批改作業還意味著老師應該從學生的立場去思考,抓住學生的思想動態,介入學生的學習生活與心靈世界,在傳授知識與解答疑難困惑的同時,教育他們熱愛生活,激勵他們勤奮學習,為他們提出合理建議,分享他們的成功快樂,等等。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的各個方面都能得到全面提高。
語文課外作業的布置很重要,不可草率對待,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對作業形式和數量的改善、難度的控制、趣味性的提高,以達到精而少就能充分掌握知識的目的,鍛煉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