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地理教學要有成效,教師必須緊密聯系我們的實際生活環境開展教學。如在教學中以生活的實際問題設問舉例,用生動的語言講些有關的趣味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積極調動學生的自我需要、興趣和情感因素,以飽滿的教學熱情感染學生,把抽象的概念刻畫得栩栩如生,把地理事物的存在與產生過程編排得情趣盎然。讓學生在愉悅的情緒中萌發求知動機,獲得情感的滿足,并進而利用情感的力量來使學習深入和持久。地理知識滲透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關注身邊的地理知識,學習有用的地理知識。教學中注重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越貼近,其學習的興趣和生活貼近,不要讓學生一提到地理,就覺得與自己的生活無關。這樣,學生才有心思、有興趣去學地理知識的效果就越好,期間的思維活動也越活躍。初中生的時空抽象能力有限,教師必須從初中學生實際出發,教學中充分運用形象思維的豐富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現象通過直觀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師進行必要的點撥、講解,引發學生思考、探究,必要時進行適當的暗示或提醒,同時要求學生對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強化表達能力。
一、教師要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活地理課堂
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除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外,還應激活地理課堂。大膽探索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新精神。具體做法有幾個方面。
1.讓學生分組活動,完成學習目標與任務,探索地理課堂教學的創新
首先要營造一個寬松、活躍的課堂氛圍,調動好每一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積極愉快地學習。要做到這一點,可將學生進行分組,承擔不同的學習任務,互相激勵、共同完成學習目標。初中地理教材的每一章節都分若干個框題,各框題的課文內容體現了不同的知識點,它們相互連接,形成一個有機的知識體系。在指導學習這些框題時,可安排學生這樣開展活動:有的組承擔閱讀課文的任務,有的組根據框題的內容提出問題,其他組回答提出的問題,使同學們人人開動腦筋,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之中。這樣的課堂活動,營造了一個活躍。寬松的課堂氣氛,使學生興趣盎然。
2.讓學生進行朗讀、提問、討論、回答問題比賽
在上面的教學活動中,對于每個章節及每個框題的朗讀、提問、回答這幾項任務,在每個小組交錯進行,即每一小組都有機會進行各個項目的活動。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對每一個項目都進行評比,評出優勝者及活動積極分子。在這樣的機制下,看哪組讀得最好,提問最多,回答問題最好。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通過讀和聽,學生能從個各框題課文中吸收知識信息;通過問和答,可以對知識加以理解,從各個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結合生活實際,活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在水產業和野生動物及自然保護區等章節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死記硬背去掌握水產品的種類及分布、自然保護區的分布及所保護的珍稀動物,出現張冠李戴、移花接木的現象在所難免,甚至比比皆是,但教學中如能與學生日常生活實際結合,則效果就大不相同。例如,把野生動物的分布情況與國內的旅游景點有機地結合起來,許多學生原本對珍稀野生動物本身并不感興趣,但因為平時的一次旅游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念念不忘。利用這種潛意識去識記野生動物或自然保護區,就成了他對以往旅游的美好回憶,效果自然也不同凡響。人類學、心理學、生理學、邏輯學的新發現證實:人類具有巨大的潛能。人類儲存在腦內的潛能驚人,平常只運用到潛能資源的10%。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喬瑟夫·摩蘇博士說:“人的潛意識好比一座‘冰山’,浮出水面一小部分是意識,而潛意識隱藏在水下大部分……人只要適當地加以運用,記憶就變得十分輕松?!痹诮虒W中注重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越貼近,其學習的興趣和識記的效果就越好,期間的思維活動也越活躍。
三、結合地理學科特點,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引發學習熱情,可以從郵票、旅游、動物世界等多種角度進行切入,以充分激發、活躍學生的思維和參與整個教學過程,使之成為學習的主體,但一切形式總是為內容服務的。地理教學本身旨在通過這些載體,讓學生學會思考,結合地理學科特點,將看似繁雜、互不相關的地理事物與現象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揭示出來,這需要學生具有一定邏輯思維能力。在教學中,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可以特意對一些問題進行設計,以定向培養和訓練學生創造性思維中的某一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