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校長難,當農村中心小學校長更難。自己長期從事農村小學教育工作,在校長崗位上摸爬滾打了5個春秋,更是深有感觸。我們常說:機遇與挑戰并存。正是通過這段時間的磨練,筆者獲得了“如何當好農村中心小學校長”的幾點粗淺認識,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農村中心小學校長,學習反省要“勤”
“打鐵還要自身硬”,過硬的政治素質和高水平的業務素質是當好校長的前提。眾所周知,在當今知識大爆炸的社會,知識經濟一日千里,不學習就要落伍,就會被社會所淘汰。因此,要當好校長,就要堅持學習新的知識、新的內容,補充新的工作方法,練就新的工作技能,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不斷拓寬知識領域,更新知識結構。同時,應經常對學校的管理策略、質量狀況、師生動態、熱點問題等進行調研與反省,用“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小學看小學教育”的敏銳眼光洞察一切,從而站得高、看得遠,以適應形勢發展對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成為精通教育業務的行家里手。幾年來,筆者積極參加縣市舉辦的校長培訓,多次在《校長論壇》進行經驗交流,不時到先進學校考察學習,自學各種教育刊物,不斷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二、農村中心小學校長,改革創新要“敢”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作為一名農村中心小學校長,對于學校的發展更要有前瞻性,有敢為人先的獨到意識,因地制宜,努力實踐科學發展觀;敢于打破教育工作中一切陳舊觀念和主觀偏見的束縛,更新辦學思想。近年來,筆者所在學校克服重重障礙,銳意改革,取得三方面的成果:一是面對師資力量薄弱,教育資源不能充分地整合利用的狀況,與鎮政府密切配合,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大膽進行學校布局調整;二是為了擺脫學校由于教育經費緊缺、不能組織教師到外地學習先進教學經驗、校本教研缺乏專業引領的困境,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達到優勢互補、教育資源共享的目的,學校因此被漳州市評為“城鄉共建最佳創意獎”;三是創新教研模式:新課程改革呼吁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內容、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我校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健全了“中心—片—校”三級教研網絡,采用“三同”(同年級、同學科、同課時)教研模式進行課堂教學交流與研討,加大了教研教改的力度,有序地開展了一系列深化課程改革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三、農村中心小學校長,依法治校要“嚴”
正確的科學管理是當好校長的關鍵。當前,農村小學正在全面推進實施新課程,這就要求學校要摒棄原有的單抓學校常規的普通管理模式,建立一套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以適應新課程教學的需要。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健全的規章制度,是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
四、農村中心小學校長,對待師生要“親”
“以德服人,以人為本”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種情感的激勵。當好一名農村中心小學校長,要制度管理中輔以人本管理,要明確教師的雙重身份,他們既是被管理者,又是學校的管理者。對待教師應以理服人、以情動人,注重對教師的感情投入,多與教師進行交流,常思教師之所想,常思教師之所慮,做教師的貼心朋友,讓他們體驗快樂、安心工作、變被動為主動,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在農村小學,由于學生家長文化水平偏低或忙于外出發展經濟,對子女無心管教或管教不得法,加上留守兒童比例大,家庭困難學生多,邊遠山區生源面廣,厭學、成績低下的學生人數偏多,長年累積,產生不少的學困生或頑皮生,如果不加以轉化,勢必對學校教育工作的開展起著負面的影響。這一嚴重問題,作為校長必須高度重視。幾年來,我校從如下幾方面進行轉化:領導班子成員,包干到班,抓跟蹤制;班科任教師,承包到人,抓責任制。從上到下,層層抓落實。并通過“家長培訓”、“教師幫扶”、“學生互助”、“家校溝通”、“社會助學”、“關協支持”等途徑,做好幫扶工作。并要求全體教師對待學生要有親和力,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做他們的貼心人,建立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
五、農村中心小學校長,質量意識要“強”
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學校的立足之本,是師生的榮譽。“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這句順口溜體現了社會評價成為衡量學校辦學高低的重要指標。一些農村學校能從原來的默默無聞到現在的聲名遠播,莫不是有了較高的教學質量、顯著的教研成果、出色的育人成就。因此,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已成為當今廣大農村小學面臨的第一任務。在現有的教育管理體制下,農村教育困難重重,舉步維艱。因此,當好一名農村中心小學校長要心系農村,立足實際,不怕困難,敢于奮斗,以“質量立校”。抓教學常規管理的同時,注重教師業務能力的培訓和提高學歷的學習。
六、農村中心小學校長,協調關系要“活”
作為校長,除了做好學校的管理工作以外,還必須懂得花心思靈活辦學,學會與廣大群眾、村委會、個體戶、企業家、各級政府、關工委、熱心教育的僑胞以及其他單位協調關系,爭取他們對教育事業的關心與支持,建立家庭、社會、政府、學校四級的教育網絡,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為當今的農村中心小學校長,面對新世紀、新課程及新的一輪農村教育教學改革,只要敢想敢為、腳踏實地、開拓創新,用科學發展觀來統領學校教育工作,就一定能成為師生敬佩的校長,就一定能辦好人民滿意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