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學體育課現狀
中學體育課教學應包括:對于技術課教學和理論課教學,通常我們將理論課教學安排在室內,將技術課教學安排在室外。所以,也可以說室內課教學和室外課教學。體育課由其性質和特點所決定,以實踐教學為主,以理論教學為輔,體育課就是要讓學生掌握體育運動技能并獲取體育相關理論知識。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缺一而不可。隨著科學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對教育投入的加大,幾乎所有的學校都配備了多媒體,多媒體已成為現代學校教室的標配。室內課的理論教學和視頻演示,對提高室外技術課的教學效率會有很大的幫助。然而長期以來我們的體育工作者們把精力放在了室外課的教學上(公開課、展示課、觀摩課、聽課、評課等)。相應的,室內課的教學卻無人問津。體育工作者似乎也未曾思考這一現象是否成為一個問題。從我自身教學實際以及平時觀察和交流中發現,我校及周邊學校體育老師,對于室內課教學也都停留在每一學期剛開始的“本學期體育課課堂常規及注意事項及課程安排”的講解。對于遇到天氣情況不能進行室外教學時,都選擇讓學生上自習、做游戲、看電影。
二、現狀分析
1.師資隊伍培養過程中的缺失
從高校的體育師范類專業課程來看,不管是球類、武術、田徑,還是其他的體育類項目的教材和《中學體育教材教法》這一課程,都在體育技能的傳授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解釋、說明,但對于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室內課應如何組織設計方面,卻輕描淡寫地一掃而過,的確是編寫的一大硬傷。
記得在高校學習時,各類專業課教師在授課時都很注重對學生專業技術方面(室外實踐課)的培養如示范的角度、對動作的把握、講解的技巧、教學步驟而對于室內課的設計、組織,要不不去涉及,要不“蜻蜓點水”式草草談論幾句便將話題轉移至室外課的技能教法上,這種淺嘗輒止的做法無異于走馬觀花。高校教師對體育室內課的忽視間接上對學生(未來的體育教師)是一種誤導,使得他們在無形中放棄了這一方面的學習。
2.社會導向問題
從中學體育課教學現狀看,無論是學校、家長,最關心的還是升學率,對于體育課只要學生不受傷,是不會在意體育課上了些啥內容、如何上的、學生掌握了哪些體育知識。對于社會引導方面,無論是展示課、交流課、公開課、觀摩課、聽課、評課、比賽等都未提及室內課。因而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體育教師都把精力放在了室外課的教學上,室內課這一塊也就得不到重視。由于被長期的慣性思維所禁錮,我們老一輩的教師按更老一輩教師傳習下來的教學方式教學,新進教師則也愿按“四平八穩”的方式接受著上一代的傳承。中學體育課教學現狀得不到應有的改觀、發展,造成體育課的兩條腿的一長一短(重室外輕室內、重實踐輕理論)的現狀。
通過對中學生體育評價活動的觀察發現,無論是省、市級,還是縣、校級,我們看到的評價都是對學生運動能力的評價,所評價的范圍也都局限在實踐能力方面。所評的體育課也都是室外實踐課,對體育課的評價僅從室外實踐課層面去考量,而對體育室內理論課教學未設定相關的活動。這也是造成體育課一長一短的原因之一。
3.自身素質問題
對體育室內課教學缺失的現狀,作為在上課中起主導作用的老師其責任是不可推托的。很多一線體育老師對于室內課的認識還停留在過去,教師在講臺上說學生在下面聽的階段。殊不知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學校配備的更新,原來我們無法通過口述講清的內容可以通過多媒體很輕松的演示清楚,原來我們在室外無法演示的動作片段可以通過多媒體輕松解決(如挺身式跳遠跳遠空中背腿、舉腿動作;背越式跳高的過桿動作等);也有些教師是因為對媒體制作教學課件制作方面能力的不足,而不去觸碰該方面的東西,進而熱衷于室外教學的;還有些教師是因為對理論課的認識不足所致。
三、建議
1.完善教材教法
高校應對學生加強室內課教學方面的培訓。高校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增加現代教育技術能力的培養(如多媒體的使用、課件的制作等方面)。相關部門加強對老教師的培訓工作(如多媒體的使用、課件的制作等方面,現代教育思想和方法等)。
2.完善體育評價方法
體育課的評價評價方面,各部門相應開設與體育理論課教學教研、考核等相關的活動。和其他學科一樣舉辦省、市、縣、校級別的室內課的觀摩課、公開課、聽課、評課、賽講等活動,建立相應的評價指標,從外力上拉動體育室內課教學的進步。對學生的評價方面,我們是不是改變一下原來只對學生技術掌握方面進行考核,而不去關心學生相關知識方面的掌握情況(即只有技術考核沒有理論考核)。
3.提高自身素質
現代社會,日新月異,知識的更新周期在縮短。要想跟上時代的發展我們就要要加強學習,充實自己,不斷接受新知識、新觀點、新理念,這樣我們才能站在更高的高度去看問題。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掌握其中的精髓,才能克服盲目性、隨意性,才能取得積極教育教學的效果。教師是靈魂的工程師,我們的體育教師也不例外,這一職業的特點決定了除了必須具備一般的知識、技能之外,更要有創造性和革新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