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把學生看作發展中的人,可發展的人,人人都有創造的潛能;學生要創造性地學數學,數學教學就要有充滿創新的活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意識到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教師要及時地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出現的錯誤要耐心引導他們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并鼓勵他們自己去改正,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關鍵詞】激發興趣;個體差異;創設情境;創新思維
隨著課改的深入,我們的教學模式在改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在我們的課堂上已經在嘗試。“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增強學生的參與、交流、合作意識。教師應充分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把學生看作發展中的人,可發展的人,人人都有創造的潛能;學生要創造性地學數學,數學教學就要有充滿創新的活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意識到創新課堂教學方法。
一、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是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情境的創設可以為學生提供思維的空間,為學生提供豐富、有現實意義的背景材料。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將課內與課外結合,使學生在廣闊的背景下體驗課堂中的數學,并能在生活中進行解釋和應用。因此,情境教學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一項重要教學策略。我們應該積極地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動畫情境、實踐情境、游戲情境等充實課堂教學,豐富教學形式,提高教學效率。
二、營造有趣的數學氛圍,讓學生有話可說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是語言的“內核”,兩者相互依存。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與發展是借助語言來實現的,而思維的發展又能促進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課堂上要讓每個學生都有話想說。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要在數學課中激發學生語言表達的欲望,必須培養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三、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動畫情境的作用
現實告訴我們,數學課上單靠一幅圖、一段話是很難創設出讓學生感興趣的情境的。而多媒體技術集音、像、動畫為一體,生動形象,在吸引學生注意與創設教學情境方面,具有其他情境不可比擬的優勢。
四、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教學,開展積極評價
每個學生都存在著個體差異、每個教師都存在指導質量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必將導致學生創造能力、創造性人格的顯著差異。因此,教師調控教學內容時必須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分層次教學,盡可能地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指導策略;在教學評價上要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由于智力發展水平及個性特征的不同,認識主體對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顯差異,由此認知結構必然是多元化的、個性化的和不盡完善的。學生的個體差異表現為認識方式與思維策略的不同,以及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差異。作為一名教師要及時了解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積極評價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建立一種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諧師生關系,營造民主的課堂教學環境,學生才會在此環境中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展示自己的個性特征,對于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及時地關照與幫助,要鼓勵他們主動參與數學活動,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要及時地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出現的錯誤要耐心地引導他們分析產生的原因,并鼓勵他們自己去改正,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課程改革已轟轟烈烈地在全國范圍展開,如何探索一條適合學生主動發展、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合作品質培養的教學方式,成為在新課改中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主要課題。我在教學工作中,體會到課程改革后的數學課堂應創設富有探索性、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不僅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過程中感悟知識的發生、發展與變化,培養學生主動探索、敢于實踐、善于發現的科學精神。將創新的教材、創新的教法與創新的課堂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學生的主動學習與創新意識的培養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