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果壯族嘹歌”簡稱“平果嘹歌”,已經入選由國務院評審公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平果嘹歌”作為傳統、經典的壯族山歌,已經得到國家的認可和世人的關注,它是輝煌燦爛的壯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讓這悠久的文化能源遠流長,我們應該把這一文化繼續傳承下去。那么,應該怎么樣把文化繼續傳承下去?首先,讓平果壯族嘹歌走進中小學生音樂課堂里;其次,讓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認識它、學習它,以達到保護少數民族的文化遺產;最后,讓孩子們學會唱嘹歌,達到傳承發揚平果嘹歌的目的。
一、平果嘹歌的現狀
祖國的南疆聚集者20多個少數民族,這里的民族民間音樂非常豐富,除了著名的劉三姐山歌以外還有許多具地方特色的歌曲,如平果嘹歌。
平果縣是嘹歌的中心地,以前整個平果縣就有18個歌圩,可在2004年統計時卻只存有11個,而這11個都是以嘹歌為主體的嘹歌歌圩。
歌書傳承:嘹歌與其他壯族民歌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嘹歌有歌書。什么是歌書?歌書就是一種經過加工并用壯族古壯字抄寫的比較規范的民歌歌本。由無文字傳播變為為有文字傳播,大大擴展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社會活動空間。在某縣的烈士陵園,每天勞作之余,或休息的時候,都會聚集著很多愛唱嘹歌的民眾。特別周末和趕圩日時人數相對較多,對歌的男人手上都有一本歌本,對歌的婦女手里是沒有歌本,婦女可以依據男人唱歌的調隨著男人歌唱附和,對歌的男人基本上都有一本手抄的歌書,他們會在歌書里找歌詞,而對歌的婦女則是依據男人所唱的歌詞來相互對歌,從聽覺上可以聽出雙聲部的效果,感受到合唱時的對應,一唱即和,沖擊著你的聽覺,你會覺得聽著嘹歌是一種享受,它是原聲帶的曲風,讓你覺得這是一種別樣的音樂別樣的美,你的心靈也得到了洗禮。
家庭傳承:所謂家庭傳承顧名思義就是長輩或者父母會向家族中的晚輩們教唱嘹歌。嘹歌演唱是一種集體娛樂活動。一方面唱嘹歌是一種緩解壓力的方式,另一方面通過嘹歌把歌中蘊涵的道理向晚輩們用歌唱的方式去訴說,讓晚輩們認識世界、感悟人生。山歌與其他歌曲最大區別就是即興。他們并沒有受到過音樂專有的訓練,唱什么、怎么唱,都是靠他們的感覺來唱,憑著自己對生活的認識,對感情的抒發,運用各種比興手法,表明了自己所想表達的情緒情感。
二、如何讓嘹歌走進校園
1.西南部地區中小學生的音樂素養
什么是音樂素養?音樂素養是一門獨立的專業學科。它包括和聲、視唱、讀譜、節奏、聽音、寫作、音樂欣賞和音樂史等多方面的綜合理論基礎,培養和學習音樂的前提就是要有音樂素養。
2.中小學生對什么樣的音樂感興趣
據了解現在的中小學生都普遍喜歡流行歌曲。所謂的流行音樂就是躁動一時的音樂。從十幾年前的流行歌曲《2002年的第一場雪》到近年的《小蘋果》可以看出,這流行音樂就是以明星為主軸、趨勢為風向球向唱片公司主導音樂商品的生產、銷售再提供給媒體最后供大家銷售的過程。據統計分析,中小學生喜歡流行音樂大多數是受到電視、網絡、媒體等傳播因素的影響,對傳統的民族民間音樂毫無興趣,甚至排拆。
3.讓平果嘹歌以流行的方式走進課堂
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的飛速發展,人們的戀愛觀也有所改變了,再也不會像很久以前那樣對歌傳情。以前人們都是以歌傳情,對歌對出了感情然,而現在的婚戀方式已經改變。某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說:“我對目前嘹歌傳承中所遇到的問題充滿憂慮。”筆者深有體會,如今年輕人對平果嘹歌還不夠喜愛,雖然當地許多歌師的心態很樂觀,總覺得嘹歌總有一天會被年輕人接受和喜愛。長輩們經常哼唱嘹歌,我們年輕人也經常能聽到,雖然知道他們唱的什么意思,但自己不會唱,更別說是中小學生了。如果嘗試把嘹歌加入點現代流行元素,那么現代流行版的嘹歌是不是會更受喜歡?
三、讓平果嘹歌走進中小學課堂的對策
1.宣傳
如何讓平果嘹歌走進中小學課堂,首先離不開宣傳。如何宣傳?
第一,建立嘹歌宣傳欄,在學校文化宣傳欄里建立嘹歌專題知識,介紹嘹歌的名人名曲、嘹歌的起源、發展和現代流行元素的嘹歌,讓學生了解嘹歌的文化內涵;第二,校園廣播,以廣播的方式更能讓學生們接受,通過校園廣播站來宣傳嘹歌方面的文化,增加學生對嘹歌的認知;第三,歌詠比賽,學校成立嘹歌演唱興趣小組,開展《校園嘹歌》大賽,以嘹歌歌詠比賽的形式既能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又能增加學生之間的團結友愛意識。
2.課堂教學
首先,教師本身要對嘹歌有一定的了解。教師既要會唱嘹歌,更要懂得如何教學生唱嘹歌。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先讓學生聽帶有流行元素的嘹歌,如《月亮》、《表哥》等歌曲,勾起學生的好奇心,再進行深入教學。
其次,教師掌握一定的嘹歌地方語言。嘹歌是原汁原味的壯語來演唱的,如果教師掌握一定的當地壯語,在教學上更加得心應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里,以壯語的日常用語用嘹歌的曲調演唱,引起學生學習的好奇心,提高學習嘹歌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
3.創作
學校制定每學年一次的嘹歌采風活動,通過下鄉親身體驗民間歌手的演唱,與民間歌手的面對面交流,深入了解嘹歌文化之后進行大膽創新,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演唱嘹歌,如加入現代流行元素小組唱或者帶有古典氣息的卡農雙聲部合唱,并開展采風匯報演出。
4.政府部門的支持
嘹歌的傳承與發展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支持與保護,有關教育部門指定有關學校開展嘹歌學習班、嘹歌演出隊,學習嘹歌的發音和語言,把有關嘹歌題材編入當地教材進行教學。
四、保護和傳承平果嘹歌是把“雙刃劍”
保護和繼承平果嘹歌是把“雙刃劍”。現在,電視網絡媒體上或者報刊上都會報道有關嘹歌的消息。如嘹歌比賽,這些大多數以各級政府部門或社會團體作為“主辦單位”都受到大眾傳媒或政府方面的包裝。嘹歌歌手們不僅要即興唱嘹歌,還要編唱嘹歌。在演唱過程中歌手們要做到感情的處理與歌唱功底的結合,這樣才會得到評委們的認可,才能取到高分。在現在的比賽中,多多少少都會有存在些利益關系,或含有商性演出,或為了迎合某種需要,嘹歌文化勢,必會商業性地被隱藏或淡化。雖然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更多的人看到了嘹歌的比賽,觀眾們也因此了解了嘹歌,但嘹歌的價值卻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所以在保護嘹歌的基礎上好好的把嘹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