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本身是一門與生活聯系比較緊密的學科,而對數學產生枯燥乏味、神秘難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脫離實際。學生所要學習的知識是人類幾千年來積累的直接經驗,具有較高的抽象性。要使他們理解性地接受、消化,僅憑目前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是不夠的,還應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跨越時空界限的特點,將信息技術融合到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來,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將生活實際與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相結合,創設出多種教學情境,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使教材“活”起來,從而有效地促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一、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小學生進行求知活動和學習的重要心理因素,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會更加以他們的興趣來左右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現代信息技術能設計以趣味圖形、圖像、動畫、數字、符號等相互配合,輔以精煉的文字說明和動聽的音樂,為學生創設直觀生動、形象逼真的教學情景,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便于學生吸收、轉化。因此,在教學時,要盡可能利用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情景,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小數的基本性質》時,利用多媒體互動影像來引入新課,生動形象的小豬、小貓、小狗去參加數學比賽,小猴出了這樣一道題:比較下面三個數的大?。?.2;1.200;1.200000。小豬第一個回答:“第三個數是最大?!毙」氛f:“不對,應是第一個數是最大?!毙∝埾肓讼胝f:“你們都說錯了,這三個數一樣大。”我不失時機地說:“同學們,請你們做小老師,究竟誰說的對呢?”這時學生情緒高漲,帶著濃厚的興趣步入對新知識的探索。這樣的教學,突破傳統教學在時間、空間和地域上的限制,并能按學生的學習需要,通過生動有趣、學生喜愛的畫面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
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弄清概念
兒童認識事物的規律通常是:直接感知——表象——概念系統,因而小學生要建立起高度抽象的數學概念比較難。在小學幾何知識教學中更應遵循這一認知規律。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直觀性,創造條件,使學生獲得豐富的表象,然后引導學生概括出概念。如教學“射線、直線”兩概念時,單靠語言表述和列舉生活中的例子作說明,學生很難理解“無限長”的含義。因此可借助多媒體課件來弄清概念。首先在屏幕上出現一亮點,然后是亮點向一方徐徐移動,引出一條不斷延長的線,這時老師告訴學生這條線可無休止的延長。這樣學生就會形象的理解“無限長”的含義,從而得出:射線是無限長的,且只有一個端點。講直線時,可以從亮點處向兩端無限延長,幫助學生理解。
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引導學生突破難點
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在于既能提供直觀形象和生動逼真的動態圖像,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又能伴隨著圖像的變化、動聽的音樂,誘發愉快的學習情緒,在這種愉快的情緒下,通過現代技術手段,讓難點逐層剝離,學生突破掌握。
教學“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應用題,運用多媒體的優勢,將應用題中用文字表述的抽象的數量關系,轉化為可視圖形——線段圖,并創設了按題配置的活動物景。通過“變色”、“閃爍”、“移動”等手段來突出教學重點、難點,刺激學生注意,尋找條件和問題、單位“1”與幾分之幾的量的相互關系,化抽象為具體,幫助學生審題、理解題意,啟迪思維??梢?,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的省力,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小學生正處于思維發展的最佳年齡,培養小學生創新性思維具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農村地區,因為地域和經濟等原因,小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相對比較薄弱,所以培養他們的思維創新能力尤為重要。而現代信息技術能夠很好地彌補農村地區小學教育在學生思維創新能力培養上的欠缺。現代信息技術在培養小學生思維的創新上有它獨特的優勢。利用多媒體教學具有融合性,是人和計算機的融合。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選擇適合自己學習的內容,安排學習進程,獨立地解決計算機提出的各種問題,從而培養自己思維的獨創性。
在教學用圓規作圓這一知識時,教師要求學生首先掌握在紙上畫圓的方法。接著提問:你能在操場上畫一個很大的圓嗎?學生積極思考,一邊討論,一邊模擬,在學生積極的反饋之后,用計算機呈現動畫:一位同學在操場上打樁、拉線、繞圈,畫出一個很大的圓。接著,教師適時誘導學生:想一想還有沒有其他的更好的方法?請同學們課后實際試一試。這樣,學生不但通過技能練習,掌握了知識,還將所學知識用于實際,獲得更為穩固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還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鍛煉了創新思維,培養了創新能力。
五、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使數學問題生活化
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現實生活,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溝通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既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在教學“圓的認識”時,在學生認識了圓的各個部分名稱和圓的特征后,提出以下幾個思考題:現在你知道為什么車輪都要做成圓形,而不做成方形或橢圓形呢?車軸應裝在哪里?經過小組合作討論,學生能回答這些問題,但說不清楚。這時我們就可以用多媒體展示如下畫面:裝著正方形車輪的汽車在跳躍,裝著橢圓形車輪的汽車在忽高忽低地爬行,坐在車里的小動物難受極了。同學們在捧腹大笑中明白了為什么汽車車輪要做成圓形的道理。接著又顯示一組車輪同是圓形的對比畫面:紅色汽車的車軸裝在圓心,汽車行駛得又快又穩,車里的小動物神情自然;藍色汽車的車軸不裝在圓心,汽車在平坦的馬路上顛簸不停,車里的小動物忐忑不安。讓學生明白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教師能在現今資源豐富的舞臺上多種手段并用、因勢誘導,有效調動學習興趣;學生在強烈的求知欲驅使下變被動為主動,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充分發展個性,挖掘潛力,全面提高自身整體素質。但應用信息技術的探索與研究之路相當漫長,這需要我們在加強對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更新觀念的同時,要認識到應用信息技術不是也不能取代傳統教育技術,而是在現代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實現信息技術與傳統教育技術的整合,與各學科教學的整合,這樣,我們所面臨的困惑才能解決,信息技術應用的成果才能如傳統教育技術所取得的成果一樣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