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開發和使用課程資源是一門藝術,掌握好方法和技巧,可以在教學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課程資源的范圍很廣,但只有那些具有教育價值和課程意義的資源才有開發和利用的價值,所以教師首先要對資源進行篩選?!蹲哌M新課程》中強調:“課程資源是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沒有課程資源的廣泛支持,再美好的課程改革設想也很難變成中小學的實際教育成果。”
對此,很多教師都在教學實踐中摸索總結,在自己的教學中也進行過很多的探索和實踐,有了一些體會和想法。我就以曾經上過的一堂公開課為例,談談自己的認識。課題是魯教版九年級第七課第二框題:《創新是關鍵》。
一、初選階段:選取課程資源首先要符合本課的課標要求和重難點要求
在備課期間,我根據本課教學內容和重難點要求,去搜集大量相關的課程資源,也就是對符合本課內容的相關課程資源進行海選?!秳撔率顷P鍵》這一課的課標要求是:“在了解我國科技教育發展方面取得的成就的基礎上,感受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的必要性,爭做創新型人才?!北菊n的教學內容主要圍繞“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教學重點是:如何爭當創新型人才。教學難點是:感受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的必要性。因此,本課的課程資源的選取要緊緊圍繞“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
(1)本著選取課程資源要緊扣教學內容的要求,我查找了大量關于我國自主創新的科技成果的事例,包括圖片、視頻、文字資料等。備選的資料有“神舟十號”、“天河二號”、“高鐵”、“袁隆平的雜交水稻”、“航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這些都符合本課教學內容要求,還體現了思想品德課時政性的特點。
(2)教育創新是近幾年人們才開始關注的新的理論熱點,相關的論述和資料不多,也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困難。但是,我們就身處在教育領域,教育創新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所以,我挖掘了身邊教育創新的事例,如“銀川市教育集團化”、“實驗中學的高雅藝術進校園”、“新銀川四中的學案合作學習模式”、“銀川職業教育中心的建立”等。這些都發生在我們身邊,學生也感興趣,展示這些事例能引發他們的關注度。同時,選取身邊的資源也體現了思品課生活化的特點。
二、復選階段:課程資源的使用要符合本課的教學思想
新課改要求教師樹立和培養發展學生能力的思想,要樹立學生主體地位的思想。從這兩點出發,我對初選階段查找的資料又進行了二度挑選。本節課,我要培養學生的分析和自主探究能力,進而體現他們是學習的主體。我讓學生通過教師展示的資料自己去分析、概括“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的必要性,對最能體現這兩個知識點的資源進行了分類挑選。
三、精選階段:課程資源的選取要精準
多媒體教學是現在很多教師上課普遍使用的教學方法,但是,多媒體只是輔助教學的手段。因此,資源的選取要精準。
(1)資源的選取不宜過多
資源過多的話,會占用太多的時間,課堂時間畢竟有限,要使用最合適的課程資源來達到最有效的作用,否則你的課堂就變成了多媒體演示課。
(2)資源使用的目的性要強
每一個資源的使用要達到什么目的,一定要明確。教師從眾多的備選課程資源里選取時,要結合教學內容選取最能體現教師設計意圖的資源,做到精準,避免無效。
例如,在備這節課中,我發現采用“青少年創新大賽”的視頻資源,所起到的作用不大,而且此內容之前已經播放了兩個視頻,再播放這個視頻會耽誤一定的時間。所以出于精準的要求,我放棄了這個資源的運用。
四、特選階段:合理的運用“區域性”素材
“區域性”素材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本土資源”,包括本地區資源、本校資源等?!皡^域性”素材能以真實的生活情境去吸引學生,有效提高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習動力,有利于以事說理?!皡^域性”素材還能夠用學生耳熟能詳、熱心關注的真人真事去更好地體現新課改中“生活德育”理念,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針對本課內容和學生特點,我選取了“銀川市教育集團化”、“實驗中學的高雅藝術進校園”、“新銀川四中的學案合作學習模式”、“銀川職業教育中心的建立”、本校各年級各班級特色班級文化建設等“區域性資源”。這些資源中,既有本土資源,也有本校資源,能更好的去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
根據以上四點,我對本節課要使用的課程資源做了如下整合和優化:
(1)課前播放視頻《科技成就生活之美》,向學生展示現代高科技的魅力。使用此課程資源的目的是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展示了“科技”的內容,也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
(2)播放近年來我國取得高科技成果的一組圖片,配以《紅旗飄飄》的背景音樂,觀看后讓學生描述每一個科技成果。使用此課程資源的目的是:讓學生在了解我國科技取得的成就的基礎上,感受創新的第一個意義“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并進一步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熱愛祖國的情感,以此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達成;
(3)選取“中國自主創新成果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研發”,使用此課程資源的目的是:讓學生從中分析創新的第二個意義“只有自主創新才能趕超發達國家”;
(4)“盛大網絡”事例的使用。很多學生知道“盛大網絡”是網絡游戲服務平臺,對他們熟悉的事例較感興趣。使用此課程資源的目的是: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分析創新的第三個意義“掌握發展的主動權”;
(5)選取“銀川教育集團化”、“實驗中學高雅藝術進校園”、“新銀川四中學案導學”等事例,使用此課程資源的目的是:引發學生關于“教育創新必要性”的思考;
(6)最后使用了本校各年級各班級特色班級文化建設的事例和服裝設計的事例,使用此課程資源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明確“創新就在我們身邊,創新可以是一種新發現、新思想、新觀點”等,創新在身邊,爭做創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