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職高教學中,由于過多地重視專業知識的教學,而忽視了對基礎文化課的學習,給數學學習帶來了更大的困難。
【關鍵詞】職高數學 基礎知識 思想教育 關心關愛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6)01-0086-02
對于職高的學生來說,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差,學習成績差異很大,一些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上進心不強,這給職高的數學教學帶來很大的困難。
一 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
最近幾年的高考數學,難度不大,著重考查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注重知識的直接運用和基礎練習,加大對基礎知識的補充和復習,在講授新的內容之前,認真復習已學的知識。在復習回顧相關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學會類比學習新知識,講解清楚新舊知識的聯系與區別,使每一個學生都能聽得懂、跟得上、樂意學。教師應重視對概念、公式、性質、定理的教學,重在引導學生直接應用其解題。在基礎模塊的教材中,把一些常用到的數學方法總結成算法步驟,學生可以根據這些算法按部就班地求解問題。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數學基本算法的教學,又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講解數學方法的應用。加強練習,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反復訓練,規范學生的解題格式和解題步驟。例如函數單調性和奇偶性的判斷和證明,要求學生既能根據函數的圖像特征來判斷,又能利用定義寫出嚴格的推理和證明過程。一些基本初等函數的單調性和奇偶性是必考內容,一般出現在選擇題中,在引導學生證明之后,要求學生能夠熟記一些結論,如一次函數f(x)=kx+b(k不等于0),k>0時,f(x)隨x增大而增大,這時f(x)在(-∞,+∞)上單調遞增;k<0時,f(x)隨x增大而減小,這時f(x)在(-∞,+∞)上單調遞減;b=0時,是奇函數,b不等于0時,不具有奇偶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注意對初中有關知識的復習,注意講清新舊知識的區別與聯系,適時滲透轉化和類比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幫助學生溫故知新。還要通過大量的練習,教師多次示范,學生多次練習,舉一反三,讓學生逐步學會應用公式,做到熟能生巧,公式應用自如。
二 加強思想教育,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職高學生成績不理想的部分原因是缺少學習信心與向上的動力。因此,應加強思想教育,重視心理疏通,轉變他們的學習態度,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努力使他們掌握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多數學生一般有不良的學習習慣,不少學生存在懶惰思想,學習缺少恒心和毅力,不愿意做更深入的思考。因此,教學的首要目標就是要采用各種方法,引導他們不斷克服各種困難,借助課余時間,多找學生談心,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難,摸清他們的思想動態。
三 分層教學,讓每個學生均有收獲
分層教學是一種針對學生的數學水平和思維水平進行施教的一種教學模式。由于職高學生的數學基礎存在較大的差異,再加上不同專業對數學要求的側重點不同,因此分層教學是一種可取的教學方式,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知識水平和不同需求,來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從學習目標、組織教學、練習,到課后輔導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如:課堂上的練習和課后練習都要分層設置題組訓練,由易到難,A組必做,注重對公式、定理等的直接應用,要求學生在記住公式的基礎上,能直接應用其求解。B組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選擇地完成。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必要時采取個別輔導,力爭讓所有的學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學起來枯燥乏味。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就是在數學教學中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增加課堂的活力,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和主動學習,使他們能從數學中找到無窮的樂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可以激活學生的求知欲,教師要善于結合教學實際,巧妙地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
如“圓錐的側面積”教學時,教師課前讓學生思考冰淇淋紙筒的側面積是如何計算的。同時,讓學生準備扇形紙片,在課堂上通過學生的動手動腦,在折疊和展開的過程中,感受扇形的半徑和圓錐的母線以及扇形的弧長和圓錐底面周長間的關系,從而引導學生動手推導得出圓錐側面積的計算公式。這樣的情境設計不但立刻引起了學生的高度關注和興趣,而且滲透了研究立體圖形先要研究它的平面展開圖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教學就沿著有關問題的解決展開,學生懷著極大的熱情主動去探究、討論、合作,使整節課的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
五 適時提問,留給學生探索和思考的空間和時間
課堂提問是一種最直接的師生互動活動,數學課堂提問必須遵循目的性、科學性、層次性、興趣性、具體性、針對性原則,要善于運用課堂提問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拓展學生的思路、強化學生的認知。當然,教師在課堂上對所提的問題要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探索空間和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有一個思考的過程,因此從問題提出到點名讓學生回答應有一個適當的停頓,至于停頓時間的多少,可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反應情況而定。對學生的回答,教師應做出及時、明確的反應,使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問題的設置有難有易,力爭讓所有學生都有思考的時間。另外,老師對學生回答中存在的問題也要進行補充,這既是對學生的鞭策,也是對這一問題的詳細解釋,能使學生對相應的知識和方法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特別是當學生對問題的回答不完整或不正確時,教師更需要進行評價和補充。
六 敢于放手,留給學生自學的機會
學生自學即學生按照教師制訂的教學目標,在閱讀課本、觀察演示實驗或動手操作實驗的基礎上,記住公式、定理,描述實驗現象,發現難點做記號,模仿例題做習題。教師的責任不僅在于教,而且在于教會學生學。教師可以將一些簡單易懂的內容大膽地留給學生,讓學生去自學,讓學生知道自己通過努力也能學會,讓他們品嘗和分享獲取知識的快樂,從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在學生自學之后,教師要做好對自學效果的當堂檢測,教師根據對學生自學情況的了解,在大部分學生完成自學任務之后應及時進行檢測。檢測題重在檢查自學效果,發現問題,這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檢測題。檢測題應以基礎性題目為主,既要有利于了解學情,又要便于教師由個別到一般總結歸納,題量不宜過重,檢測時尤其要充分利用課后練習題。檢測一般通過教師啟發提問、讓學生演練等形式進行,最大限度地發現學生在自學中存在的疑難問題。教師在檢測時,應該鼓勵后進生主動參與。在學生演練之后,教師要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走上講臺更正,在更正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識,了解學生的自學效果。通過同桌對改,了解臺下同學存在的問題。學生可以質疑問難,學生之間可以合作學習,而教師充當的是主持人的角色。在這個“兵教兵”的過程中,會的教不會的,不僅幫助了差生,還幫助優秀學生理清了知識點,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七 關心和關愛學生,讓每一位學生健康成長
職高學生大多在十五六歲,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形成,而且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其視若珍寶,甚至溺愛,而學生受教育的途徑又是多渠道的,這對他們產生深遠的影響。這能增加他們的見識,開闊他們的視野,但也易受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難免會出現一些小錯誤。這時,教師要耐心說服,正確引導,不懈地扶持,讓他們逐步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讓他們在錯誤中不斷成長,而不要一味地指責和批評學生,要允許學生犯錯誤,又允許學生改正錯誤。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陶行知先生說過:“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銀,只要你的心。”只要教師用心去關心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信任學生,那么學生所有的嫩芽在得到老師言語行為的呵護滋潤后,將會更好地茁壯成長。對學生而言,老師對他的尊重就是一種無形的動力,就是一種無比強大的力量。在教師付出艱辛勞動的關心和關愛中成長起來的學生不一定是學習最好的,但一定是人品最好的。他們懂得尊重他人,關愛別人,心存感恩。因此,教育的本質是要學生先成人后成才。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尊重職高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個性差異,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教育學生要先成人后成才,力爭讓所有的學生都有不同層次的提高,學好數學知識,為自己的終身發展奠定必要的數學基礎。
〔責任編輯:龐遠燕、汪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