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讀物可以使幼兒增長知識、開闊眼界,促進觀察力、想象力、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與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幼兒良好的非智力品質。本文通過訪談和實地觀察,了解3~6歲幼兒讀物的現狀,并提出相應的對策,為幼兒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讀物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6)01-0117-03
幼兒園中曾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每個幼兒的書包里至少有1本書,飯后幼兒將小椅子搬到走廊上,拿出自己帶的書。當教師組織幼兒進圖書區看書時,有的幼兒提出:“老師我可以看我自己帶來的書嗎?這里的書我都看完了。”這種現象讓我有所反思,幼兒讀物本身的服務者是誰?選擇讀物的主動權在誰的手里?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幼兒的發展過程中,不同能力的獲得都有各自的關鍵期,一旦錯過這個關鍵期再想獲得相應的能力就會非常困難,甚至無法彌補。在人的一生中,2~3歲是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4~5歲是書面語言發展的關鍵期,3~8歲是人的閱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培養幼兒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開闊幼兒的眼界,幼兒讀物則是實現幼兒閱讀能力發展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徑。所以,教師對幼兒讀物的認識、選擇與指導直接影響幼兒的身心發展。2001年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語言領域的目標明確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同時指出要“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綿陽師范學院的華正宏、王洲林(2002)認為,“所謂幼兒讀物,就是對適合幼兒閱讀的各種知識、文學、藝術讀物的總稱,它的最大的特點是針對性強、以形象為主、圖文結合、文字簡練、知識淺顯易懂。”①
一 關于3~6歲幼兒讀物的現狀分析
1.讀物對幼兒的影響
幼兒讀物對幼兒的成長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能豐富幼兒的知識和體驗,還能培養幼兒讀寫、語言等各方面的能力。在對教師的調查中發現,多數教師認為讀物對幼兒是非常重要的,但問及對幼兒的影響時每個教師的回答不一,如:
A教師:中班幼兒正是好奇心較強的階段,讀物對幼兒影響很大,可以增長幼兒的見識,幫助幼兒了解他們很好奇的東西,幼兒可以與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相對應。
B教師:這影響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這要看教師和家長為幼兒提供什么樣的幼兒讀物。我們班的男孩子和女孩子喜歡看的讀物不一樣,他們的個性也完全不一樣。男孩子喜歡玩一些奧特曼的動作,女孩子則喜歡給公主涂顏色。
C教師:大班孩子即將畢業,有質量的幼兒讀物,可以增加幼兒的認知,有利于詞匯量的積累,為上小學做好準備。
D教師:小班孩子還不認識字,只能看一些圖畫、繪本之類的讀物,可以培養幼兒閱讀的習慣。從現在開始給他們看各類圖片,有利于積累生活經驗,也是為以后的教學工作做好準備。
從幾位老師的回答中,發現教師對幼兒讀物的認知還處于初級階段,還沒完全認識到讀物對幼兒的重要影響,也就不能主動地將閱讀變成“悅讀”。
對兩所幼兒園的觀察可知,這兩所幼兒園都有獨立的一間幼兒閱讀室,但一周只有一次可以進入閱讀室,閱讀時間為20分鐘。兩所幼兒園的幼兒和教師在閱讀室的表現情況如下。
園1的情況是小班幼兒進入閱讀室一般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進入一個閱讀區后,由教師選擇一本書講給幼兒聽;中班幼兒進入后,立刻奔向自己喜歡的閱讀區,當教師組織他們到同一個區域聽故事時,便拿著自己喜歡的書坐下來;大班幼兒則自動分成男女兩隊,男孩跑到有科幻書籍的區域閱讀,女孩則在童話故事區閱讀,教師放手讓幼兒自主閱讀。另外,幼兒讀物也較為豐富。
園2的情況是閱讀室沒有分區域,將書放在類似布袋的兜里,幼兒進入后自己從布袋中找出自己想看的,教師則坐在閱讀室的外面,且幼兒讀物以繪本為主。
兩所幼兒園在配置上有所不同,但都能留有一間閱讀室,都認為讀物對幼兒有很大影響。不同的是兩所幼兒園的老師在處理方式上不同,有的教師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有的教師卻沒有作為。教師只是讓幼兒看書,可大部分還滯留在表面的認識。
2.幼兒讀物的種類
幼兒讀物的種類可依據不同的性質分為很多種,但每個班級的圖書區為幼兒提供的讀物種類只有兩三種。每個班內圖書區的讀物是以幼兒身心發展特點來準備的,種類多以繪本、故事書為主,有的還是連載套書。在對教師的訪談中得知,很多老師不清楚幼兒讀物的分類,也不清楚班里有多少種讀物為最佳,且幼兒喜歡讀什么就拿什么。
E教師:我們班的讀物主要以繪本為主,其他就沒有了。
F教師:我們班有識圖類、數字類、智力類、故事類的讀物,以連載套書居多。
從這兩位教師的回答中,看出班級的讀物資源有限、種類少。既然讀物本身是為了讓幼兒開闊眼界,必然需要幼兒看各方面的書籍,單一的讀物不僅有損幼兒閱讀的興趣,也不利于自身的發展。
3.幼兒讀物的主要來源
關于園內幼兒讀物的來源,有時會定期購入一些幼兒讀物,但班級內的讀物要四周甚至很長時間才更換一次,從書皮的新舊程度、損壞程度可做初步判斷。幼兒多數從家里帶書來園,并且將自己的書與其他小朋友相互交換或者圍在一起共同閱讀。通過與教師的探討得知,班級內圖書角的讀物是由園里統一分發的,也允許幼兒帶自己的書來園與小伙伴共同分享,幼兒也很喜歡看自己帶來的書,但圖書角的書幾乎沒動過。這源于幼兒本身喜歡的書很少,或者是已經看完一遍了,還沒有及時更新。
幼兒吃完飯后會拿出自己帶的書,主要有《奧特曼》《植物大戰僵尸》《迷宮》《十萬個為什么》等。從幼兒自己帶的讀物可以發現,男孩子和女孩子喜歡看的讀物也是有差異的,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特點和愛好為幼兒提供適合的幼兒讀物。
A教師:主要是由園內統一訂購的,分給我們班后把這些讀物放到圖書角。
D教師:我們讓幼兒自己帶書來幼兒園,圖書角的讀物是園里統一訂購的。有時也會給他們提供一些書目讓家長給幼兒購買。
由此可發現,幼兒讀物的來源較為單一,幼兒所看的讀物是否會促進身心的發展,開闊視野,教師自身也難以把握讀物的質量。兒童讀物作為幼兒的“好朋友”,首先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發展特點;其次要有教育價值和必要的生活經驗,一方面讓幼兒得到成長,另一方面便于理解,將知識融入生活;最后具備知識性。通過對教師的訪談得知,幼兒讀物的特點大部分教師都能說出一些,說明教師對讀物的特點是有所認識的,但在實際應用上卻難以根據讀物的特點來實施。
二 對策與建議
1.重新定位教師對幼兒讀物重要性的認識
幼兒讀物作為幼兒接觸這個世界的重要媒介,對幼兒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加強教師對幼兒讀物重要性的認識之外,還要關注讀物對幼兒的重要影響。這要求教師不僅要在思想意識層面上認識到幼兒讀物對幼兒的重要性,而且要落實到行動上,積極主動地為幼兒準備豐富的閱讀材料,而且要精心挑選閱讀材料。在幼兒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參與到其中,與幼兒一起進行閱讀活動,在閱讀過程中充當幼兒的伙伴和指導者;要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文化素養,和幼兒一起“悅讀”。
2.要樹立以兒童為主的教育觀念
教育觀念對教師的行為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盲目、沒有主觀認識和判斷、不會根據孩子的個體差異有所選擇地為孩子選擇適合的讀物是很多教師存在的問題。這樣不僅不利于孩子閱讀能力、語言能力的發展,而且對孩子以后的發展都會產生不好的影響。教師應該認識到,雖然孩子的年齡、身體發育等都差不多,但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都是特殊的個體。他們的智力、認識、興趣等各個方面都存在差異。雖然幼兒讀物設計上的大眾化是符合大部分幼兒的發展水平的,但在選擇時,仍然需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而不應該盲目地跟風。有的教師認為只要幼兒遵守秩序,不大吵大鬧就行,看什么樣的幼兒讀物都沒關系。因此,教師應持以兒童為主的教育觀念。
3.要豐富學前兒童心理學的相關知識
雖然教師認識到讀物能培養孩子熱愛閱讀的習慣,但在促進心理發育方面還不夠了解。這從一方面反映了教育的功利性,另一方面也表現出教師對幼兒讀物認識的不足,屬于知識的一個盲點,也從側面反映出教師的專業能力有待提高。而且,在選擇時存在盲目性,這種選擇的盲目性有一部分原因是對幼兒方面知識的匱乏造成的。表現為不知道什么樣的讀物適合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能看什么、適合看什么,導致選擇時盲目、跟隨大流。因此,為了能更好地選擇適合幼兒的讀物,做到在為幼兒選擇讀物時不盲目跟風,有自己的想法,要重新研讀學前兒童心理學的有關知識,系統地了解兒童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的特點,根據這些特點有所依據地選擇適合孩子的讀物。
4.給幼兒一定的選擇空間,豐富班級幼兒讀物的種類
幼兒讀物選擇的主體是幼兒,服務對象也是幼兒,教師在其中扮演的是合作者、支持者的角色。應該給幼兒一定的選擇空間,關注幼兒喜歡什么樣的讀物,關注他們的需求,豐富班級讀物的種類,不能“一刀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選擇幼兒喜歡的讀物,他們就更愿意接觸讀物,其效果肯定比強加給幼兒的讀物要好得多。尊重幼兒、關注幼兒也是貫徹整個教育過程的。
5.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有所側重地選擇讀物
幼兒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的各個方面都存在大大小小的差異,每個幼兒都有自身獨特的特點,這是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性。在為幼兒選擇讀物時,不能一視同仁,而是需要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有所選擇地區別對待。這種有所側重地選擇讀物,不是只給幼兒提供某一類讀物,而是為他們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在關注幼兒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根據幼兒的自身特點,發展幼兒的興趣,培養幼兒的能力。
6.拓展幼兒讀物的來源渠道,注重讀物的教育價值
就幼兒圖書的內容來說,幼兒讀物一般包括童話、寓言、神話故事、兒童生活經驗故事、兒童小說、成語故事、笑話、兒歌、兒童詩、兒童散文、繞口令、謎語、兒童科學文藝等多種體裁。幼兒園應依據讀物分類來豐富讀物種類,擴展讀物來源,除了統一訂購和幼兒自帶外,社區可以組織開展“和幼兒一起‘悅讀’的活動”,搜集各類書籍供幼兒選擇。對于讀物的內容更要關注本身的教育價值,不要讓幼兒沉迷于暴力、科幻的故事書中。
注 釋
①華正宏、王洲林.幼兒讀物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綿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4):89~90
參考文獻
[1]張念宏主編.中國教育百科全書[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2]馬曉楓.淺談幼兒文學的教育性[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8(7)
〔責任編輯:龐遠燕、汪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