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了紀檢監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推進紀檢監察工作,強化監督執紀問責職能的對策建議:健全完善紀檢監察制度約束機制,提高管理效能;健全完善監督機制,提高監督效能。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必須聚焦監督執紀問責。
基層紀檢監察干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維護和執行黨的紀律是紀委的神圣職責。然而,實際工作中,由于在教育、管理和監督方面存在的一些體制機制問題,弱化了基層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執紀問責職能的發揮。 管理體制機制不順暢。一是領導體制設置不合理。在現行領導體制下,黨委與同級紀檢機關的關系是領導與被領導、被監督與監督的關系,因此,對同級黨委的監督在實際工作中很難落實。二是管理體制不順。第一,職能錯位。紀檢監察機關的重要職能監督執紀問題,但實際工作中卻充當了“開山斧”、“救火隊”的角色。第二,職能作用發揮不夠全面充分。重查辦案件,輕人事教育。第三,職責不清。派駐機構容易受駐在部門因素左右和影響,導致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不清。三是管理機制不完善。第一,激勵機制不完善,沒有完善的政治和經濟激勵機制,無法調動紀檢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第二,考核機制不完善,鄉鎮、部門紀檢監察干部同其他部門的考核混為一體,導致考評結果與工作績效脫鉤。三是協調交流工作機制不完備。紀檢監察機機關內部同其他部門協調交流不夠,存在信息不靈、渠道不暢、工作不到位的情況,給紀檢監察工作人員履職帶來困難。
紀檢監督落實亟待加強。首先,從外部監督環境來看,對紀檢監察干部的監督疲軟松散。由于紀檢監察工作的特殊性,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制度、監督規定、監督程序等對外公開不夠;溝通機制、群眾知情機制不完善,導致群眾參與監督的程度仍然不夠。其次,從內在監督機制來看,紀檢監察干部的監督體制不夠完善。一是監督的辦法還不夠有效管用。部分監督管理規定籠統抽象,操作性不強。二是監督的渠道還不夠暢通便捷。往往產生“對上監督不敢,同級監督太軟,下級監督太遠”的現象。三是監督的方式還不夠直接有力。注重工作層面的多,忽視思想層面的監督,監督方式還不夠全面直接。 健全完善紀檢監察制度約束機制,提高管理效能。加強制度建設。首先,制定紀檢監察領導干部和工作人員行為規范以及廉潔自律若干規定等,把制度融入日常從政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之中,增強紀檢監察干部的廉潔自律意識。其次,制定預防腐敗的工作細則和具體措施,規范權力運行的全過程。第三,完善黨委考核評價機制,督促黨委支持紀委履職,減少紀檢監察干部的工作阻力。第四,大力推行規范化建設。從人、財、物等方面規范基層紀檢監察組織,推動紀檢監察干部有效履職。
完善體制機制。首先,完善紀委雙重領導體制。建立與同級黨委平行的黨內監督機制,實行黨的各級紀委直接受上一級紀委領導的垂直領導體制,進一步增強紀委作為專門監督機關的獨立性與權威性。其次,推進管理體制改革。一是優化機構設置,成立干部室和監察室,在人員、編制、管理、考核等方面實行統一管理,推進紀檢監察干部管理、監督的制度化建設。二是把好入口關和出口關。組織選撥理想信念堅定、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過硬的優秀黨員,采取紀委提名與組織部任命的辦法,從入口上提高紀檢監察干部的地位,為其工作開展創造政治環境。及時調整不適合紀檢監察工作的部分人員,杜絕“燈下黑”。三是建立和完善溝通、考核、激勵、約束機制。健全溝通協調機制,通過例會制度健全紀檢監察機關內部各科室協調交流機制,通過專項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列席會議制等健全紀檢監察機關同其他部門協調交流機制,實現渠道暢通、信息共享。完善約束機制,提高違紀成本,加重廉政風險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