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中學“留守兒童”是當前農村未成年人中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是牽涉到家庭、學校、社會的系統工程,依靠任何一方的努力是不夠的,須全社會重視和參與。作為一名普通的初中班主任老師,我探索出了幾點經驗:培養“留守兒童”的“家庭”觀;創建新的班級管理機制,營造“留守兒童”的“家”的氛圍;走進“留守兒童”心里,喚醒和引導他們,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深入每個“留守兒童”家庭,搭建呵護他們的橋梁。這些經驗,取得了一定成效。
【關鍵詞】留守兒童 管理 經驗
“留守兒童”是指由于父母雙方或一方長期外出務工,由親戚或祖輩代養的農村兒童。根據權威調查,中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超過了6100萬人(相當于英國人口的總和),57.2%的留守兒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兒童是父母同時外出。留守兒童中的79.7%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13%的孩子被托付給親戚、朋友,7.3%為不確定或無人監護。據調查顯示,父母外出打工后,與自己的孩子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監護人的角色要求,而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如人意處,給這些可憐的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遺憾,有的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根據最新數據顯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檢出率高達57.14%。
特殊的成長環境,使得這些留守兒童心理、性格等方面出現偏差,學習受到影響,他們厭學逃學、沉迷網絡、賭博、打架,人格發展不健全。如何教育好留守兒童,確保他們健康成長,已經成為我國農村義務教育的重要課題。我作為工作在教育前線的一名班主任教師,心中對這些“留守兒童”的成長時刻擔憂著,惟恐哪位兒童因“心靈寂寞”而性格變異、學業荒廢,誤入歧途,那樣我的心將永不安寧。所以在工作中竭盡全力,想方設法給予他們以“心靈雞湯”。總結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有以下幾點經驗:
一、培養“留守兒童”的“家庭”觀
留守兒童缺失的是“家”的溫馨,缺失的是家人的愛。要使他們健康成長,就要幫助他們重建“家園”,培養他們的“家庭”觀,使他們 在“家”人的關心愛護中重拾信心,健康成長。
因此,從他們剛進校門的第一天起,我就著手和他們共建“家園”。我接待新年級的每一個新生,第一句就告訴他們,“你們到家了”,你們從不同的地方來到這個班級,這是一種緣份,從此我們將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學習,我們就是一個大家庭,就是一家人了,我就是你們的“家長”了。我努力做到用發自內心的愛心、精雕細琢的細心、超人的耐心經營這個家,呵護這個家,讓他們在心里認同并逐漸融進這個“家”,他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這個“家”,為了這個“家”的榮辱去學習,去奮斗,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學風和凝聚力。
二、創建新的班級管理機制,營造“留守兒童”的“家”的氛圍
動員“留守兒童”在校寄宿,建立“留守兒童”專用花名冊及其家庭住址、學業成績、思想品德、日常行為、父母聯系電話等檔案資料。我為本班“留守兒童”的直接代管責任人,全體任課教師與“留守兒童”結對,成為每一個留守兒童的“代理家長”。“代理家長”職責是:定時找“留守兒童”談心,交流感情,了解兒童各方面情況;定期清理“留守兒童”生活費用,讓留守兒童少有余錢、絕不少錢;監督“留守兒童”學習,對不同學習情況的“留守兒童”進行心里疏導和引導,因材施教。學期末對進步較快的“留守兒童”給予表彰獎勵。
三、走進“留守兒童”心里,喚醒和引導他們,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長期的單親監護或隔代監護,甚至是他人監護、無人監護,使留守兒童無法象其他學生那樣得到父母的正常關愛,家長也不能隨時了解和把握留守兒童的心理、思想變化。這種親情的缺失使留守兒童變得孤僻、抑郁、自卑,甚至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嚴重地影響到了留守兒童心理的健康發展。下午第一節,王老師正在上作文講評課。兒童田兵遲到了,褲腳沾了不少泥土。原來田兵同學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中午回家幫爺爺奶奶插了一會兒秧苗,結果遲到了。王教師讓田兵同學先坐下聽課,講評完以后,布置了一道關于“感恩父母”的作文題。但是,田兵同學一直沒有動筆。
四、深入每個“留守兒童”家庭,搭建呵護他們的橋梁
我從當班主任開始,就始終堅持到每個學生的家庭,每學期至少做一次家訪。具體操作辦法是:星期五的時候定下來到哪個村,這個村的學生第二天早上在村委會等他,我再帶上幾個走讀生跟他們一起依次家訪,每家停留1小時左右,中午的時候找個小溪大家一起動手做午飯。
初2007級時,有一次家訪,我了解到了班上一個叫張根的學生,爺爺、父親去世,母親改嫁遠地,并且還患有遺傳性精神病,家中只有一個年邁的奶奶照顧他的生活。得知這個情況后,我立即向學校反映了他的困難,學校為此免去了他的教輔資料費,發給他作為留守兒童的所有補助。后來從同學們的口中又了解到張根為了節約生活費,每天只吃兩頓飯,實在餓的時候就喝點水,我了解后非常難過,毫不猶豫地承擔起張根的全部生活費,讓他每頓在學校的食堂里吃好飯。盡管這樣也沒能讓張根完成學業,就在初一下學期時,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張根病情復發,必須休學進行住院治療。張根住進精神病院后,我依然時常去看望他,為他送去必要的生活用品,并給他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風細雨潤物細無聲!當你看到那些迷茫混沌的眼睛因為你的甘露而一天天變得清澈炯亮時,當你看到那些因父母背井離鄉而缺失溫情與關愛的留守兒童,因為有了你的愛而露出燦爛的笑容時,那種喜悅,那種幸福,普天之下定然無與倫比!“留守兒童”的教育是一個社會性問題,現狀令人堪憂,不是那一個單方面努力就可以完全解決好的。這里我只談了作為一名普通班主任教師在現狀情況下所能做的事情,當然不盡完美,我會在這有限的空間里,繼續努力探索,綻放出屬于自己的、也屬于我的莘莘學子們的無限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