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通過基礎教育階段各學科的教育教學來實現。各學科的課程都要為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服務,都要結合學科內容幫助學生形成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所以,在核心素養這個大概念下,衍生出各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如語文核心素養、數學核心素養、英語核心素養等。因此,無論是從理論層面上,還是從實際操作層面上,都有必要開展基于學科的核心素養研究。
經過幾年的素質教育,雖然我們在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與社會的發展還存在著不少的差距。現在的教育,過分注重學生的分數,學校過分注重升學率,以致忽視了學生德育和能力方面的培養。一個道德情感缺乏、沒有責任感的人是不會懂得關心他人的,也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當代社會要求學生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有道德情感,更要有遠大的理想和崇高的追求,要求學生具備學習能力,為學生全面系統的學習和終身學習做好準備,也要一定的創新精神。英語是一門重要學科,尤其是在當今社會,學好英語、能夠熟練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學習、工作已經成為現代社會高層次人才的必然要求。無論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英語學習都備受重視。然而,英語的工具化趨勢加強,也在某種程度上將英語學習演變為一種功利化的行為。絕大多數的課堂教學內容只集中于具體知識的傳授、具體技能的掌握,而極少涉及與考試無關的其他內容,老師們也幾乎全憑考試成績來衡量一個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這雖然能夠集中力量強化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但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尤其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此階段正是學生塑造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關鍵期,如此功利化的學習模式,不僅不利于正確三觀的培養,還容易讓學生形成唯能力與競爭至上的偏激思想。所以,我們必須打破這種教育模式,讓核心素養培養真正走進高中英語課堂。多提問題,啟發學生思維。學生不是被動的接受者,教師要啟發學生,最后讓學生主動去解決問題。例如:通過一系列的問題提示來啟發學生,讓學生自覺地思考問題,開發學生的求異思維。在教學中不斷優化教學情境,以真實的教學文本作為依托,真正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主動談及問題,最后在實際生活中能夠運用英語。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規劃合理。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都是需要一種嚴謹的學習態度和合理的規劃的,要養成每天都更新自己的單詞庫的習慣,還有訓練適合自己學習的方法并且長期堅持。課前進行英語單詞詞組拼寫大會。上課之前,布置學生熟悉背誦詞匯的任務,然后花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盡快學習本課文的詞組以及單詞,方式可以多種多樣,比如說在課上進行單詞拼寫大會,輔有獎懲制度的學習。按照教學單元進行分步學習。例如:在北師大教材中,每個單元的warming up和Speaking都有語言訓練活動,通過設計個性化練習,鼓勵學生談他們與課題有關的個人經驗和個人經歷。而Language Focus 里的指導性句型可用來引導學生進行開放式的口頭訓練。寫作后的Talking back 可讓學生互相讀自己寫的作文草稿和講出如何修改或改正文稿的錯誤。學生在分步學習中,得到了更多的語言操練機會,學習也會更嚴謹認真。
英語教師要整合學科知識,列舉一些正確行為對人產生的積極影響和錯誤行為對人產生的負面影響,讓學生判斷自己言行的對錯,讓學生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另外,教師還可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現代網絡,向學生傳授核心素養的內容。例如,教師可結合課本的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在課堂上播放一些較生動、有趣的圖片、視頻、動畫片,讓學生在這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得到啟發,明白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能只是停留在口頭上,需要我們大力落實在具體的教學教育活動中與實踐中,而且在實踐過程中必然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許多問題,但只要我們立足教育,立足學生主體地位的樹立,及時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必然能夠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取得經驗和成績,不斷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