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活動以其開放性、趣味性、運動性、自由性等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可謂是孩子們在幼兒園中最喜愛的活動之一。而老師們呢?似乎也很“中意”這一活動。不過和孩子們不同的是,老師們對此的理解大概是“集體性的放風活動”。因此,每到戶外活動時間,雖然操場上會擠滿各班的孩子和老師,但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們是自由地在場地上“瘋跑、瘋玩”,或是玩一玩大型玩具,而老師們則聚在一起閑聊,不時會有老師提醒一下孩子們注意安全……也許這一現象并不能代表全部,但大部分戶外活動時師幼互動的一個現狀,具體反映為:由于缺乏對戶外活動的明確意識,因此,教師們在組織活動過程中顯得有些松散。其實,若將戶外活動與體育活動聯系在一起,那么,活動的目標就具有了明確的指向性。就像區域活動是集體教學活動的一個延伸,因為一個體育游戲中所蘊含的技能與技巧不是單憑一個簡單的教育教學活動就可以完成的,它是需要孩子們通過反復的不斷練習才能達到掌握甚至是嫻熟的程度。這也是造成老師們在組織戶外活動中顯得過于松散的原因之一。這主要是指教師們首先從概念上就對戶外活動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認為戶外活動就是讓孩子們在戶外場地單一地玩,至于戶外活動所具有的教育價值,以及它對促進幼兒發展起到的作用,就很少有老師能回答出來了。利用園本培訓這一活動形式讓教師們對戶外活動有一個明確的概念上的認識,通過個案觀察,課題研究等形式讓老師們切實看到戶外活動在孩子發展中的促進作用,幫助教師在了解各年齡階段幼兒所需掌握的體育技能。當然,在組織學習的過程中不能過于呆板,而需適當穿插一些趣味性高的戶外游戲,提高孩子們參與活動的興趣與老師們組織活動的有效性。要使戶外活動真正發揮教育價值,豐富的活動材料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自制的體育玩具就在此處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例如:竹子、木頭、石頭、鐵圈等等。這些制作原料不僅能減輕教師的制作壓力,同時也能讓孩子們感受自然物品帶來的樂趣。利用豐富的活動材料吸引孩子積極參與戶外活動中來,充分感受這一活動的樂趣,是戶外活動有趣起來。在幼兒園每天兩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內,有一小時是進行戶外體育鍛煉的。這就表明教師在組織的過程中要將體育鍛煉與自由活動有機地結合,不能一味地進行自由活動而削弱戶外活動的教育意義。如冬季安排早晨來園一段時間的晨間活動,半小時到四十分鐘,再到十點二十分后做操。夏秋季則把做操時間改到九點,這樣,上午就有兩次讓幼兒在戶外參加體育活動,有避開了夏、秋太陽曬的自然傷害。
在戶外自由活動中,老師除了有意識地組織一些游戲活動外,還應給孩子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與空間。老師對孩子活動時要認真關注孩子的情感、態度、積極性,引導又不要干預過多。也可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愛好,自由選擇運動器械,自由結伴,讓孩子能在快樂,有趣的環境中進行與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發現到的信息。使孩子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讓孩子更好的去實踐和探索。最后應在快樂的氣氛中結束游戲以何種方式在何時結束游戲,對一節好的游戲活動來說也是必要的組成要素,值得教師認真考慮 一般來說,在全班幼兒情緒較為高漲,還未感到很累的時候結束游戲最為合適 ,此時結束游戲,能讓幼兒回味游戲的過程,期待下次游戲的來臨 此外,游戲結束時,教師還應引導幼兒參與器材的收拾與整理, 在每天豐富多彩的游戲中,幼兒對戶外活動的興趣增強了。以后我們要持之以恒地開展戶外活動,并且把主動性讓給孩子們,為他們提供足夠的空間讓他們創新更多的活動內容,更有效地開展戶外活動。
合理安排一個戶外活動都能使戶外活動發揮其蘊含的教育價值,使其有益于孩子的成長與發展,從而使戶外活動真正有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