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作為幼兒園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在我園前期已經扎實地開展了很多工作,從班級物品的擺放到環境創設的研究,從教師的先行為主到幼兒的參與學習,可以說,已經進入了全新的階段,在班級管理中,我們也嘗試從形式到行動,開展了很多創造性的工作,如,在區域設置上,我們采用了不同的形式,來設置對應標記,讓孩子們學習按照玩具柜和玩具筐上的對應標記來收取材料。小班幼兒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可以通過區域玩具的照片、點卡、實物卡等對應區域玩具,中班幼兒已經從直觀形象性思維向邏輯抽象性思維過渡,可以采用不同數量的動物匹配、圖形對應等,大班幼兒邏輯能力較強,可以用數字、問題符號、自主設計區域標記來提高一定的難度,從幼兒參與區域管理的過程來看,幼兒的主動性和自主管理能力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班級物品的擺放也變得更有序、更整潔。
幼兒在小班階段,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每次畫畫或數學操作都要老師鋪桌布,發放材料,收取材料等,感覺操作活動的過程,過于混亂,存在時間的隱性浪費,幼兒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但從幼兒開展通向數學的經驗來看,幼兒有自主管理的能力,比如,每次收放學具,與同伴合作等。幼兒進入中班,在自主管理方面有了很大提升的空間,可以嘗試從區域設置、日常教學等多方面,提高幼兒參與6S自主管理的能力,讓幼兒真正成為班級小主人,并將這種有秩序的行為方式,遷移到自己的家庭生活中等。觀察實錄1:第一次開始游戲時,孩子們在一種自由的狀態下拿取區域牌,但由于人數較多,幼兒出現了哄搶的現象,插卡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有的孩子在一個格子里插入了多個區域牌,出現了重復現象,有的孩子把照片插在了益智區,卻選擇了美工區的材料,區域選擇不明確,在交換游戲時,我發現表演區的人數較多,幼兒參與區域游戲的秩序還不是太好。經過一階段的調整和游戲經驗的積累,我觀察到幼兒參與區域游戲的秩序有了明顯的好轉,比如在選擇區域牌時,我們按照小組輪流的方式,比如,這一次是綠色組先選擇,下一次紅色組先選擇,這樣就給了孩子均等的機會,能讓每個孩子都有優先選擇區域的機會。在區域牌的使用上,幼兒也明確了基本的規則,并通過區域游戲的空間設置,給幼兒提供了固定的區域場所,明確了某個區域的游戲空間,避免了區域的混淆和材料的混合等。在交換區域時,我們應用了音樂的參與,并在表演區設置了一名管理員,經過幾次自主管理之后,幼兒也減少了爭搶的現象。
在每個不同的區域,我們都通過和幼兒一起討論,繪制了區域規則牌,幼兒通過圖文并茂的規則牌,直觀地了解了參與區域的注意事項和方式方法,每個筐子上的對應圖片,讓幼兒明確了區域材料的放置點,創設了幼兒自主管理的外部條件。建立區域游戲的秩序。秩序的建立,需要通過多次的嘗試和磨合后,才能讓幼兒了解區域游戲的內涵,真正建立良好的游戲秩序,區域牌的設置、區域牌的拿取、區域規則的建立、區域交換的管理,其實就是在多方面建立幼兒參與6S自主管理的秩序,提高了幼兒自主管理的能力。內化幼兒自主的管理。通過建立了良好的秩序,就能讓幼兒在參與游戲中,體驗到自主管理的成就感,如,表演區小小管理員,就是讓幼兒“管理”幼兒,從不同的層面促進了幼兒個體能力的發展學期初,我們就在幼兒的操作活動,逐漸融入了“6S管理”的理念和“小小管理員”的制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標記,如,紅色1號、綠色1號等,根據小組的顏色和不同的號碼,幼兒都有了自己的不同標記,從剛開始的教師繪制到現在的幼兒繪制,逐漸放手,不斷提高了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小小管理員”要負責拿取繪畫的蠟筆和記號筆,合作鋪桌布、收取桌布等,從孩子們的分工與合作,我看到了孩子的無限可能。環境創設為基礎。環境創設是一切開展6S管理的基礎,通過多次學習和領導的指導,我們在創設6S環境時,也開始考慮美觀與實用,不同的年齡段也有不同的特點,如中班幼兒已經從直觀形象性思維向邏輯抽象性思維過渡,我班采用的標記就是不同數量的動物匹配,既形象又有一定的思維練習。線條的區域創設,也從顯性逐漸向隱性過渡,既不影響物品排放的外觀,又讓幼兒學會有秩序的擺放。6S的環境創設是固定的,但是,從中可以體現出教師的觀點和理念,每周一本6S管理書籍的學習,也激發了我們不同的靈感,增強了管理的水平,如何結合幼兒游戲和學習的需求,在班級活動中融入6S管理的價值,是教師不斷學習和提高的結果。學習是永無止境的,更何況6S管理的理念是第一次走進幼兒園、走進教師的日常管理,我還需要多學習、多思考,多與搭班老師共同合作、創造出適合本班幼兒的6S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