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在組織與實施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我身為少數民族地區的一名幼師,由于地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響,有時深感心有余力不足,我們應該充分利用自然環境,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加大與幼兒家庭之間的有效互動,為孩子的啟蒙教育打下良好基礎。
一、家園合作,共促發展
幼兒園、家庭、社區是兒童發展中影響最大、最直接的微觀環境,作為幼兒最早接觸的社會文化環境,它對幼兒發展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擬的。因此,兒童教育也就必須從兒童在這種特定的環境中所經歷的活動、承擔的角色及建立的人際關系出發,協調相關的社會群體的力量,共同促進兒童的發展。
在和家長不斷的接觸和交往的過程中,特別是在家長開放日活動中和家長們一起坐下來談心時,常聽不少父母都不同程度地流露出沒有時間教育孩子。我們現在的幼兒父母大都是新時代的人,雙職工的父母說:“工作一天了,甚感疲勞,沒有精力去管了”。還有的父母只圖自己玩樂消遣,占去了不少本應用于教育子女的時間,對孩子的一些合理要求不予理睬,不能運用科學育兒的原理指導家庭教育實際。希望寄托于幼兒園,覺得只要在幼兒園里學好就行了。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
眾所周知,馬克思是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其工作繁忙和緊張是不言而喻。但是,馬克思非常重視對女兒們的教育。第一,將星期日留給孩子,跟孩子們共同度過這歡樂的一天。平日,馬克思也經常在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跟孩子們游戲,比如,和孩子一起折紙船,將船放入水中任其漂浮,還和孩子們一起賽跑,擲石子等,鍛煉她們的身體,培養她們的勇敢精神,如摔跤爬起來不要哭。第二,馬克思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使家庭始終充滿朝氣,使孩子們形成了活潑開朗的性格,還常用笑聲和講俏皮話等幽默方式,讓孩子們盡情享受童年的快樂。第三,馬克思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是民主平等的。他尊重孩子,注意發揮孩子之間的主動精神,從不干涉孩子們的活動,從不擺父親的架子和使用父親的權威。當發現孩子們做錯了事時,也總是循循善誘,啟發她們認識錯誤,力求她們徹底改正。第四,要求孩子們獨立做事,培養她們從小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這既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啟迪了智慧,又讓孩子們從小具有鮮明的愛憎情感和懂得粗淺的人生道理。
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有各自的優勢,且都是對方所不能替代的。就幼兒園教育來說,它是專門的教育機構,幼兒教師是專職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掌握科學的幼兒教育方法,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和有組織的。
二、家園合作的前提
家園合作有利于孩子的發展,也有利于成人的提高。在交流與分享中,每個人既是學習者,又是教育者,不同的文化和社會背景的人之間相互對話、思想碰撞、智慧結合,加深了我們對教育、對人、對社會的理解。樹立為家長服務意識,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為此,一方面,教師應該做一個有心人,要做調查研究,了解每個幼兒的家庭狀況及需求,并盡力幫助家長解決這些后顧之憂。另一方面,教師要努力提升自己,掌握家庭教育知識,培養和發展自身進行家庭教育指導的能力。這是開展家園合作的前提。
三、幼兒園的家園合作教育活動
大致可以分為從幼兒園為核心的家園合作活動和以家長為核心的家園合作活動兩大類。
(1)以幼兒園為核心的家園合作活動。以幼兒園為核心的家園合作活動的主要目的:一是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內的各方面的表現,了解教師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同進通過觀察教師的教育行為和孩子的表現,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二是充分發揮家長的教育資源作用,支持幼兒園的教育活動。
教育活動開放日。教育活動開放日可以是家長在幼兒入園前對幼兒園整體環境設施設備與師資力量等情況的參觀、訪問,也可以是幼兒入園后的一日或半日活動的參觀與聽課。入園前的開放日,可以邀請家長和幼兒一起來園,熟悉新教師和新環境,消除陌生感。
2.幼兒學習成果展覽與匯報會。家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兒園接受教育,最大的愿望莫過于孩子的進步。舉辦幼兒學習成果展覽與匯報會的目的就在于向家長匯報幼兒在園的學習情況,讓家長對幼兒園放心,并給他們從教育的信心和方法;
3.接送交流與家訪。這是一種以訪問、談話為主要方式的個別交流形式,主要目的是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表現,讓教師了解幼兒在家庭里的行為表現以及所處的家庭環境,加強溝通,交流經驗,共同促進幼兒發展;
4.家園聯系冊。這是一種書面形式的個別交流方式;
5.便條或電話聯系。簡短的便條也是一種有效的交流手段,它往往只有教師的寥寥數語,就可以把孩子的點滴進步傳達給家長。
(2)以家長為核心的親職教育活動。幼兒園的親職教育是指為了提高家長素質和家教質量,對家長的家庭教育提供幫助和進行指導的過程,是一種以家長為主要對象的,以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為最終目的的成人教育,在親職教育中,家長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一方面,他們需要向親職教育的指導者學習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另一方面,他們又要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實踐中。
在教育越來越強調生態化的今天,幼兒教育中的家園合作是一種必然的趨勢,能否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關鍵在父母,因此,家長必須要注意提高自身素質,同教師密切配合,共同撫育幼苗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