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國實施新課程改革,對新課程教學提出來更嚴格的要求,中學化學教學也不例外。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課堂教學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思維為核心,中學階段是學生思維能力與思維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建立創新意識顯得尤為重要。中學化學教學,實際上是對前人所積累的基礎自然科學知識的傳播再現,不具有首創性。所以,化學教學中的創新教育不是去開拓和創新未知的知識體系,而是要創設一定條件,來引導、啟發學生去模擬、探究原科學家的實踐過程,發現“新”現象,通過聯想、判斷、推理和綜合分析,歸納出物質呈現此現象的本質規律,這就是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創新教育。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使命。作為一名教師,任重而道遠。在教學中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呢?下面談談本人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對提高學生創新意識的幾點認識。
一、創設教學環境,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化學科學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和對化學知識及規律的擁有欲以及將所知化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類的動機,才可能激發創新潛能,才可能產生創新欲望。以往的教學是一味地往學生頭腦里灌輸知識,學生只是“鴨子聽雷”。這樣的課堂常常是死氣沉沉,沒有活力,沒有激情,更談不上學生自主學習和思維創新。新課改要求教堂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寬容的、持久性的,容易接納的課堂氣氛,努力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形成持久性的學習興趣。要做到這一點,教師要積極鼓勵,當學生回答問題出現了笑話,其他學生會有反應,這時決不訓斥學生或打斷學生回答問題,而是用目光、語言給予勇氣,思維方面的肯定,用心進行交流,然后再予以糾正。比如,我經常從學生身邊熟悉的物質和現象入手,提出問題,呼出一口氣,你能看到什么現象?一個演示實驗做完后,我會問學生:你有什么問題?你能用剛剛得出的結論來解決什么問題?這樣的問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這樣就有利于培養學生敢于提出問題,闡述自己的觀點,創新思維得到培養。
二、創設學習情境,磨礪學生創新品質
實踐告訴我們:創造者不僅需要有遠大的志向、頑強的獻身精神、淵博的知識、百折不撓的毅力,還必須有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和嚴密的思維能力。具有創新思維的人,頭腦里想的不僅是什么,而更多的是為什么,他們銳意進取,不滿足于一般的結論,百般探索,直到水落石出為止。如結晶牛胰島素的合成,侯德榜制堿法等;都是我國科學家不畏艱難,勇于進取,從而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它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為祖國富強而發奮學習的社會性動機等。
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化學課堂教學是讓學生在多元、動態、開放、探究創新中主動地領悟知識,獲取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應在傳授知識、陶冶情操的同時,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這是時代發展的迫切需要。教師要為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創設一個適宜的情境,在教學中竭力提倡創新,善于接受學生的合理化建議,對班級采取開放式的管理。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養成創新習慣。鼓勵和幫助學生將大膽的設想、創新的計劃努力變成現實。讓學生品嘗成功的喜悅,領略創新的意義。課堂教學從導入新課、講解答疑、演示實驗到鞏固練習、檢查評定,都應有創新性的處理。對教學內容的處理,既要依據課程標準,又要不局限于課本,要敢于創新,敢于突破。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做好實驗設計,啟發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激勵學生在充滿神奇與奧秘的化學知識寶庫里不斷追尋,啟發學生的創新激情。
三、積極激勵鼓勵培養學生勇于創新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是人類打開宇宙大門的金鑰匙。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問難,形成“起疑——質疑——創新”鏈,并鼓勵學生對自己設計提創造性問題,不斷設疑,不斷更新。學習《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節中,比CO2的反應原理中鼓勵學生提出每疑問,分析其它藥品采用的不可能小正,確定藥品又鼓勵學生自已設計儀器的選擇及使用的可能性。最后總結探討實驗室制取未知氣體需要考慮之條件。對學生給予積極鼓勵,培養其自我創新的能力。創設新穎有力的實驗問題情境,激勵學生分析問題,積極思維,主動思考。長期以來,教學上過于強調教科書上的一些演示實驗的權威性,使學生也包括部分教師不敢提出質疑。實際上,書上的有些實驗存在著不合理性或難以操作性與不妥之處,因此,我對某些實驗進行設疑,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讓學生籌劃。例如講到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這個實驗時,我設計幾個問題給學生思考:1、課本上的演示實驗有何不足?2、你能改進實驗的測定方法嗎?此時,全體同學思維活躍,紛紛提出改進方法,有的說在酒精燈上點燃紅磷時會有一定量白煙逸散到空氣中,對環境有一定的污染。有的說用白磷代替紅磷。有的說利用太陽能點燃瓶內的白磷……然后引導、分析、歸納,師生共同設計出這樣一個方案:取一大試管,用四根橡皮筋分成五等分,裝進足量的白磷,塞緊橡皮塞,然后加熱,白磷燃燒完并冷卻后,將試管倒置于水槽中,打開彈簧夾,水就會流入試管中,流進試管的量正好占試管容積的1/5。多次對演示實驗的改進,使學生敢質疑,勤思考,培養創新能力。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要培養創新能力,必須從各方面入手,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利用現有條件,想方設法地去進行各式各樣的、豐富多彩的創新活動,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