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指導學生學習表現各種各樣花的前后遮擋關系。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回憶、分析與交流,使學生了解有關花的知識,以及如何在畫面上表現出茂密的花。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造型的能力。能初步表現不同花的特點,用前后遮擋的方法畫茂密的花。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花草樹木的情感。
教學重點:花的美感及外形的不同特點和前后關系,學習用遮擋關系來表現茂密的花叢。
教學難點:如何表現花的不同特點和前后遮擋關系,大膽創作出各種各樣的花。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圖片、資料等。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都見過花嗎?生:見過
師:老師想請兩位同學到黑板上來畫一朵你們心目中覺得最好看的花,其他的同學就在你們的圖畫本上來完成。(學生演示中)(圖略)
剛剛看了一下大家畫的花,長的都差不多,就像雙胞胎一樣。老師想帶大家一起走進大自然,看看大自然中的花是不是都一個模樣?
--看屏幕花的視頻
總結:生活中的花是形態各異,多姿多彩的,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花的世界,畫一畫這些美麗的花。(板書花)(設計意圖:首先讓學生們在黑板上或紙上畫出自己印象中的花,不僅調動學生對花的外形回憶,更是為后面的藝術實踐打下基礎。在大家畫完后放了一段形狀各異的花視頻,讓學生們對花感興趣,從而導出課題。)
二.講授新課:
環節1.啟發并講解花的組成部分
(多媒體出示花瓣、花蕊等)師:花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美感,它們擁有艷麗的色彩,多樣的外型,不同的姿態。同學們回憶一下身邊見過的小花,有誰能告訴老師它們都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生:…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花的組成部分。(出示圖片略)(設計意圖:讓學生回憶自己印象中花的外形,調動他們思考討論的積極性,并且系統的通過圖片為學生簡單講解,讓學生了解花的組成部分。)環節2.欣賞圖片,以圓形花為例,用不同的線條表現不同的圓形花。師:剛剛大家和老師一起了解了花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大自然中美麗的小花。(出示圖片略)師:它們的花蕊不同,花瓣也不同。以圓形花為例,來看看老師是如何用不同的線條來表現圓形花的。(設計意圖:讓學生一邊欣賞圖片一邊分析花的外形,以圓形花為例講解,使學生明白最基本的花的外形特點以及表現方式。)
環節3.帶領學生一起欣賞奧地利畫家克里姆特的油畫《葵花園》,讓學生對茂密的花有初步的感受認識。師:大自然中的小花不止一朵,我們一起來看看畫家是如何來表現花的美麗的。
師: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奧地利畫家克利姆特的葵花園,一起來看看這片葵花園又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樣的感受。環節4:一起來研究一下怎樣才能把花兒畫得茂密吧!(出示動畫)(1).說到茂密,老師要來考考大家的眼力了,我們來看看,這兩幅圖在數量上有什么不同,哪一副顯得更加茂密? ——數量增多了(板書)(重點)(2).我們再來看看,同樣是數量很多的兩幅小花,哪一副更加茂密?——有前后遮擋關系(板書)(重點)
(設計意圖:通過動畫的效果,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看動畫比較的過程中能夠更加直觀清楚的將花畫的茂密,包括數量多、高矮不一、種類多、前后遮擋關系等因素。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數量多與前后遮擋關系的表達。)環節5.(重要環節)在剛剛黑板上畫的一朵小花的基礎上一邊演示一邊帶領學生回顧剛剛所講的如何將花畫的茂密。(教師在黑板上演示)(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主要讓學生能夠在回憶剛剛所講的如何畫出茂密的基礎上,明白如何用線條表現出花的茂密,以及畫花時的大小高矮對比。)環節6.出示教師范畫,帶領學生簡單的欣賞書中學生優秀作品,讓學生能夠對創作的表現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欣賞教師范畫與學生優秀作品,對表現形式及方法有一定了解,為藝術實踐打下基礎。)
三.藝術實踐
作業要求:1.在剛剛畫的花的基礎上,用前后遮擋的方法畫一幅“茂密的花”。2.請你大膽想象,畫出大小、高矮、外形各不相同的鮮花,表現出它們生機勃勃的樣子。
四.作業評價
根據同學們完成情況,評價同學們的作品。(設計意圖:評價在美術課中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是前面講述過程的評測,也是提高學生審美素養的重要環節。)
五.課外拓展
我們剛剛是在圖畫本上平面的表現了茂密的花朵,我們來看看,生活中還能用什么形式來表現我們身邊茂密的花。(出示圖片欣賞) (設計意圖:讓學生們能夠在課下自己動手,用紙藝等其他的表現方式來表達我們身邊美麗、茂密的花。能夠通過我們創作的過程,更加喜愛我們身邊的花,愛護我們的大自然。)
七.作業分層設計:
大部分學生都能按要求用線條畫出不同花的外形,能力強的學生會用遮擋關系表現茂密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