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這是一篇四年級下冊精讀課文。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以青年人“特別”的舉止為線索,介紹了一位勤奮專注,畫技高超的殘疾青年看魚畫魚的情形,讓讀者由衷地產生一種敬佩之情,無不為之精神所感動。
教學目標:1.學習生字詞;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找出帶“游”字的句子,進行朗讀;3.從文章的結尾“青年笑了,笑得那么甜”入手,體會小女孩的驚奇地叫聲;4.抓住青年畫魚的句子,感悟青年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從而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魚先游到了心里”的關系。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帶“游”字的句子,體會青年專注的品質。
教學難點: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魚先游到了心里”的關系。
教師教法:創設情境法,模擬現場法、現場采訪法、讀悟結合法
學生學法:讀、找、練、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疑導入
師: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請大家齊讀課。
生:齊讀課題。
師:很好,老師不僅想看見同學們用嘴巴讀,更想看見同學們用眼睛讀,請同學們再次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產生諸多問號和奇怪)
隨機板書:?
師:請帶著問號和奇怪再讀課題。
師:是啊,簡簡單單一個課題,簡簡單單一個游字,給同學們帶來諸多的問號和特別奇怪的感覺,那究竟是為什么呢?
【設計意圖:從課題入手,引導學生質疑,抓住“游”這個字眼展開閱讀,來激發學生讀課文的欲望。】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找出帶“游”字的句子
檢查生字詞;(大屏出示詞語)
采取全班齊讀,小組齊讀,最后檢查小組成員中的潛力生。
2.交流課文中帶“游”字的句子;
3.給學生充分時間,自由朗讀帶“游”字的句子;
4.以師生串讀的形式來檢查學生朗讀帶“游”字句子的熟練程度;(分別以小組為單位起立齊讀,老師先讀,學生接讀,以開火車形式進行。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學能力、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傾聽能力和集體榮譽感,希望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從自學、自找、自練中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
三、品讀感悟
1.學生找出小女孩驚奇的叫聲。
師:那位青年為什么笑,為什么笑得那么甜?生:青年得到小女孩的夸獎。師:怎么夸的,你能找出課文中小女孩夸他的原句嗎?生:讀——師:出示大屏上的句子——“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了啦!”
教師創設情境模擬現場,并指導朗讀。
男生讀,女生讀,全班讀;
師:是啊,當你聽到這個小女孩驚奇的叫聲,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引導學生根據當時的場景說出“擠過去”看個明白和究竟。
模擬現場,請個小女孩讀-----大屏上出示的句子,其余同學擠過去看個究竟。(學生紛紛擠過去看,興趣盎然。)
師:(要求學生迅速歸位。)假設當時小女孩不是這樣叫喊的,而是說金魚畫到他的紙上來啦!你們還會擠過去看嗎?(不會)為什么?(不覺得奇怪,很正常,沒有什么不可思議的等)可是小女孩孩恰好是這樣喊道,老師手指示大屏上的句子學生齊讀。
讓學生再次放大聲音,讓在場的每一位人都聽見,齊讀“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
請找出青年畫魚的句子。
師:那青年到底是怎樣畫魚的呢?會讓小女孩發出這樣的驚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青年畫魚的句子。
學生交流,其余學生傾聽,并補充完整。
教師出示大屏,青年畫魚的句子:“我擠過去一看,原來是那位青年在靜靜地畫畫。他有時——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引導學生抓重點詞語進行理解,并指導朗讀。
學生從“工筆細描、一絲不茍”體會青年畫畫很認真。
b.從“揮筆速寫”體會畫畫技能高超和熟練。
c.從“靜靜地”體會到十分專注,已經和魚融為一體了。
老師采取學生先說自己的理解,接著讀出自己的感情,最后請其他同學進行評價,你認為他讀得怎樣?(體現到老師在課堂上,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的參與情況。)
師:孩子們能根據周圍環境來讀書,非常不錯,令我很感動。
創設情境,孩子們想象魚在紙上游動的樣子。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播放輕音樂)再去靜靜地看青年畫畫。一邊靜靜地看,一邊靜靜地體味,一邊靜靜地體味,一邊靜靜地想象,想魚在紙上干什么?接著老師朗讀青年畫魚的句子。(學生想象。老師讀完后關掉輕音樂。)
師:你們剛才看到了金魚在紙上什么?
(吐泡泡,甩尾巴,說悄悄話,跳舞等)
教師現場采訪:讓回答問題的學生站著。
師:你會畫畫嗎?(會)那你會畫魚嗎?(不會)你想畫魚嗎?(想)那該怎么畫呢?(學生沉默)老師給你出個主意,用你的嘴巴讀,把他畫出來可以嗎?學生不明白,老師示范讀。
學生:開始畫魚啦!就是讀句子,加動態。其余同學聽。
【設計意圖:著重指導讀兩個帶“游”字的句子,來突破難點。通過學生自己讀、自己悟、自己畫、自己說,深刻體會“魚先游到心里和魚游到了紙上”的聯系。】
回歸課題
師:是啊,之所以青年這樣靜靜地畫畫,才讓小姑娘發出這樣的驚嘆:
生:齊讀課題——魚游到了紙上
師:是啊,就是青年這樣靜靜的畫畫,才讓在場的每一位觀眾深深地感到:
生:齊讀課題-- --魚游到了紙上
師:下課。
【設計意圖:從課題入手,到課題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