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在網絡資料,了解“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以及“為什么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等知識。體會作者用多種方式來表達句意。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網絡教學,讓學生實現自主學習,培養他們通過網絡獲取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美的情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精神和自主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感悟到鮮花開放的不同表達方式。
教學難點: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學習用不同的說法表達同樣的意思。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今天老師要告訴大家一種特殊的鐘,鐘面是各色鮮艷的花,花鐘不僅美觀,而且能夠報時,漂亮吧!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3課《花鐘》,請大家和老師一起讀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復習詞語。
師:課件出示,讓我們一起來讀詞語。艷麗、蘇醒、濕度、嬌嫩、適宜、適應、昆蟲、傳播、植物學家、陸續、大致、關系、爭奇斗艷、修建:師:同學們今天的表現真不錯,讀得不僅正確,而且聲音更是洪亮。
自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師:請大家打開書,自由讀課文,了解一下課文每個自然段都寫了什么?
二、品讀課文,理解內容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給我們介紹了許多花朋友,讓我們也和他們打聲招呼。(課件出示書中九種花,學生讀出花名。)
2.出示第一句話。師:瞧,這么多花陸續開放,真漂亮。課文中是怎么來形容這些美麗的花的?(出示第一句話)(生齊讀: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
自讀第一自然段,劃出自己喜歡的描寫花兒開放的句子。
師:作者是怎樣用不同的說法描寫這些花朵開放的呢?請大家輕聲讀第一自然段,畫出的句子,看看文章使用什么寫法來描寫花朵開放的。(生讀課文,畫句子)
4.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這太不可思議了。你們瞧!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最著名的日內瓦大花鐘它座落于瑞士這個“花園之國”。瑞士又稱“鐘表之鄉”,瑞士的能工巧匠絕妙地將花卉之美同鐘表的制造工藝完美地結合起來,別出心裁地創造出了“花鐘”。師:“你只要看到什么花開了,就知道是幾點鐘了”,這句話對嗎?引導學生比較句子,通過換詞練習,體會“大致”的意思,同時導出第一自然段的“左右”。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5.師:指導朗讀,通過讀句子,我們發現,這些句子都是通過什么手法來寫的?
生:通過擬人手法,把美麗鮮花當做人來寫。師:從句子中的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生:吹起;綻開了笑臉;醒來;欣然;蘇醒;舒展;含笑一現。師:現在我們已經認識過這些美麗的鮮花,讓我們來有感情地朗讀一遍。 (生齊讀)、師:老師要好好檢查一遍我們的同學記住了多少,現在老師讀時間,你們來讀開花部分。
(男生讀時間,女生讀花兒開放部分)
師:鮮花美不美,還想讀嗎?下面我們來配樂朗讀這一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欣賞圖片。(出示課件,指名配樂朗讀)
6.總結寫法,指導仿寫
師:通過朗讀我們知道文中采用了擬人的寫法,把花朵當人來寫了現在老師也搜集了一些整點開放的花,大家來看一看。(出示課件)師:寫花的開放不止一種說法,用不同的說法,可以表達同一個意思,我們今后可要好好學習這種寫法。
出示小練筆:(時間) (花) (怎樣開放)
學生仿寫句子,然后交流。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我想,學到這里同學們一定會產生疑問。生:為什么不同的植物開花的時間不同呢?
師:讓我們從第二自然段中去尋找答案吧!1、默讀第二自然段,畫出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幾個原因。2、交流原因,學生匯報。師:花開的時間不同有哪幾個原因呢?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一位植物學家曾有意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修建了一座花鐘。課文第三自然段講的就是這個內容,我們一起讀讀這一段。
師:課文出現了一個小泡泡,寫的是什么?(指名讀小泡泡的內容)師:他的做法妙在哪里?生:妙在不需要看表,只要看看花鐘上什么花開放,就大致知道是幾點鐘了。師:現在我們來欣賞一些美麗的花鐘圖片。(播放課件)師:欣賞過美麗的圖片,我們明白各種花開放時間不一樣,所以一位植物學家就把它組合在一起,做成了花鐘,多么富有想象力呀!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學習了《花鐘》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很多關于花的知識,其實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奧秘,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善于思考,就一定會有更多的發現。我們也要養成留心觀察事物的好習慣,發現探索美麗的大自然。
四、作業超市
1.利用本校校園,觀察秋天的景物,寫下來;2、摘抄好詞佳句;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五、教學反思
1.激趣導入。導入時,我首先出示一張百花鐘,學生五顏六色盛開的鮮花呈現在孩子們的面前,他們被這美麗的畫面吸引了,不由得發出贊嘆:“啊,太美了!”“真漂亮??!”這時孩子的熱情是高漲的,好詞佳句滾涌而來:“鮮花盛開”、“美不勝收”……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當課題花鐘板書在黑板上,孩子的好奇心更是被激起,一個個有效問題被孩子們質疑“什么是花鐘?”“花鐘是什么樣子的?”……孩子帶著問題自然走進文本;2、品讀感悟。閱讀教學以“讀”為本,課堂上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理解課文內容,從讀中感悟詞句的優美,課堂上力求讓學生自由、充分地讀,如自由讀、同桌互讀、指名讀、默讀、引讀、齊讀、配樂讀等,再通過欣賞鮮花的多媒體課件創設生動直觀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麗,朵朵鮮花爭奇斗艷,激發學生對花的喜愛,培養他們的語感,加強情感和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