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不僅要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讓學生擁有一個快樂、美好的童年。
【關鍵詞】良性素質教育 健康成長
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在于如何愛護學生,讓師生在素質教育過程中體會到素質教育的真諦。
素質教育是面向所有學生,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降低教學內容的深度和難度,弱化學科體系,重視綜合內容結合學生經驗、聯系實際。素質教育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應該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一個身心健康的人才是健全的。素質教育是“以人為本”的學生觀,體現在差異學生的共同發展、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
真正的素質教育應該落實到生活中,從思想觀念和行動中去改變。深化教學改革,搭建“增效”平臺[2]。學校要讓學生利用最短時間完成足額的學習任務,實現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這既滿足了學生學會、學好文化知識的需要,又縮短了學生的學習時間,豐富了其課余生活,使學生步入“課上想學習、課余能休息”的良性軌道。
一、重視體育課程,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相信大家都有所發現,現在的學生體質越來越差、也越來越嬌貴,是什么原因導致此現象的發生?歸根結底就是,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交通也越來越方便了,然而運動的時間卻越來越少了。生命在于運動,現在的大人們都很少參加運動更何況是帶領孩子運動。
好的習慣應該從小培養,各學校應該重視體育課程的開展,不能因為體育課考試成績不納入總成績而私自換成主科目,也不能為了學生能考出好的成績而占用其它的小科目。成績只是用來檢測學生近期的學習狀況,如果一味的抓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那學生的將來在哪里呢?發展前景又在哪里?學生該如何自處?
學校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這樣的現象,如:主課教師教學任務未完成,體育課程變成主科目;學生作業完成情況不太好,體育課程單獨留下來補作業;臨近考試,體育課程用來復習等等。低學段體育教學確實是小科目,但是小科目等價于不重要嗎?之所以它被稱為小科目,僅僅是因為沒有納入期末考試總成績,還是因為教師認為健康不重要,這個問題值得商榷。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一副健康的身體,如何迎接美好的未來?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從觀念上改變對體育課程的理解和看法,教師被人們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一言一行除了關乎自己的形象外,還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成長。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越來越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是教師的鏡子,學生的言談舉止直接反映出教師的師德。所以,只有教師先改變對體育課程的認知,學生才能對體育課程提高認識。當然體育教師也存在一定的弊病,低學段體育課程考試成績不納入總成績,部分教師處于懈怠狀態,課堂隨意性太強,沒有意識到體育教學對學生產生的深遠影響。好的生活習慣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學生只有從小養成熱愛運動的好習慣,才能擁有健碩的體魄。
二、關注學生身心健康,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一個現象,某區領導去學校檢查看到學生在地上摸爬滾打,而且也沒有主動跟老師打招呼,因為此事學校領導受到了批評,后果可想而知。既然是要求以學生為主體,難道這不是孩子們最純真的一面嗎?是的,這確實不是好習慣,但美好的事情背后又暗藏了多少玄機,我們都在以過來人的身份要求他們,這樣真的符合他們的身心發展規律嗎?我喜歡孩子們,喜歡他們的善良、喜歡他們的淳樸和天真。兒時的他們是快樂的、無邪的,這是屬于他們獨有的樂趣、屬于他們純真的世界,老師和家長們更多的是應該順應孩子的發展,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畢竟每個人的成長都有一個過程。
三、順應學生發展需要,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規律,我們為什么不能順其自然?總想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幫他們做點什么,其實我們并不知道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對于目前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的,老師、家長都希望孩子聰明、懂事,可是有誰問過:“孩子你想要什么樣的生活?你喜歡什么樣的生活?”我更愿意看到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尊重他們、理解他們、順應他們的生長規律,讓他們都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
如今的中小學都在實施素質教育,但我認為并未真正實行。學校應該由學生主宰,學生才是學校的主人,沒有學生,哪來的學校。學校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比如在班級文化建設中為什么不能讓學生自由發揮創作自己喜歡的東西?教室是學生學習的地方,就像是學生的另一個家,當他不愛這個家的時候,他能有好的學習成績嗎?他們會愿意主動學習嗎?答案是否定的。
四、重視師德培養,為學生素質教育作好表率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德是立校之根本。推進教育的均衡、促進教育公平為核心,一個學校的德應該從哪些方面提現呢?
首先是:教師的師德,學生以教師為榜樣如果教師都沒有好的習慣,該如何要求學生,又有什么資格要求學生。學校應該對教師嚴格要求,提高自身素質,對教師進行定期的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道德修養和教育教學水平,形成終身學習的理念。
五、對當前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在課程設置上的建議
現今存在一個普遍現象,就是教育學習專而不精,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專研意識,把自己感興趣的學科學精、學透,把學生培養成人格獨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