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筆者調查,農村中學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孩子屬于留守情況(單親留守或雙親留守)。而留守孩子的心理更加敏感脆弱,在這個特殊的年齡階段,亟需開展心理健康課堂來矯正這個特殊群體的價值觀,調整他們的心理心態,引導他們走好人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口,讓青蔥歲月不再布滿灰色。而現在大部分農村中學或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掛在嘴邊,作為空殼談談而已,并未真正落到實處。或者只是班主任利用正課完了僅剩的幾分鐘,幾句閑言粗略帶過,有如隔靴搔癢,不紅不痛,見效不大。這里筆者以自己的躬身實踐為例,合理整合多媒體技術,做到有的放矢,讓農村中學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有氛圍、有內涵、有效果、有魅力。
【關鍵詞】農村中學 心理健康 有效
一、“挫折教育”主題——資料鏈接
早段時間湘鄉市育才中學的“女生跳樓事件”和“桃江夫妻教師驚天一跪事件”被社會輿論攪得風生水起,令我們每位老師的神經迅速緊繃,手機瞬間被刷屏,各層人士站在不同的角度和位置都頗有說辭。發生了這些令人寒心的事端,筆者認為老師對學生不僅是在成績上有所要求,更該期待他們有一顆堅韌、樂觀的心,自然挫折教育尤顯重要。筆者在開展《讓青春揚帆起航》的心理教育課時用多媒體鏈接最近的學生跳樓事件文檔,讓學生從開篇放慢速度往下讀,邊讀邊思考:“這位學生為何要跳樓”,“跳樓后他的親人朋友有何舉動”。學生在默讀的過程中隨著心跳的悸動,臉上汗涔涔的。接下來筆者讓他們結合實際情況談談對跳樓當事人的看法。有學生會說“生命誠可貴,不能輕生給家人帶來痛苦”,有學生會說“我們不能道聽途說,人云亦云,隨便給相關人士增加精神壓力,應該多方面分析造就事情發生的原因”……。
二、“美的概念”主題——圖片展示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即使生活在僻壤農村的孩子也不例外,青春期的他們更加注重自己的外表、穿著。由于父母遠在外地打工,這群留守孩子在隔代家長的監管下缺失了正確的引導。在“跑男”節目中,男生學會了穿奇裝異服扮酷,在電視廣告中女生效仿戴首飾、涂指甲、染頭發。基于這種潮流,筆者在開展《綻放你的魅力》心理課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一系列精選圖片。有展現中學生穿著統一校服在操場上做著整齊劃一課間操的場景,有展現中學生穿著黑制服站在主席臺上進行慷慨激昂演講的畫面,還有圖片展示他們在運動場上競爭上游的颯爽英姿。另外筆者又附上酒吧歌女勁男們金發碧眼、觥籌交錯、霓光四射的場景圖片。要學生進行討論對比,哪些圖片更能體現中學生的健康與魅力,學生紛紛回答是第一組。
三、“父母交流”主題——聲音渲染
身為寄宿班的班主任,筆者經常接到遠在異地打工家長的電話。“老師,我們家孩子周末回家就是反鎖房門玩手機,不愿與爺爺奶奶交流,甚至我們打電話也不愿接,怎么辦?”,筆者聽到家長的擔憂自己也焦慮了起來。靈機一動,開展了一堂《臍帶》的心理課。首先用PPT放上農民們在建筑工地上揮汗如雨、高空作業、共擠地下宿舍的圖片,開始孩子們都還在對著播放的圖片邊嬉笑邊指點,絲毫沒有察覺什么。這時筆者不動聲色地播放起《想起了老媽媽》歌曲,這首歌的歌詞通俗易懂,貼近生活,旋律憂傷而抒情。伴著音樂筆者用傷感的語氣說道:“是呀,父母在外面對危險毫無懼色,披星戴月辛苦賺錢,把你們撫養成人,他們圖的是什么呀?”這時有的孩子眼角開始濕潤了。筆者接著說:“換來的是你們的不理解,換來的是你們冷漠的態度嗎?”這時,孩子們的眼淚如決堤之水一瀉而出,他們大聲喊道:“不!不是!”這顫抖的叫喊聲就是他們內心悔恨的寫照啊。在這高潮部分,筆者說出了父母外出打工的無奈和對自己骨肉的無限思念。孩子們似懂非懂地低下了頭。自此之后,筆者很少再聽到家長說孩子不愿和自己交流之類的抱怨聲了。
四、“網絡游戲”主題——角色輔助
筆者經常發現班上的有些孩子上課精神萎靡不振,哈欠連天,昏昏欲睡。查實之后才發現都是網絡游戲惹的禍。在課堂上跟學生說教網絡的危害后效果也不太顯著,想要拯救班上的孩子就只能另辟蹊徑了。在一堂《被毒害的一代》心理課上,筆者利用電教手段向大家展示了一個導行員——阿酷。阿酷說出了自己沉迷于網絡的原因,并且還說道打完游戲后內心的矛盾與空虛,當然他最終的結局也是悲慘的。那些沉溺于網絡的孩子聽了阿酷的自白后將頭埋得低低的,他們覺得簡直說的就是自己,阿酷的結局就是他們自己最終的結局一樣。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再也不要三申五令不允許上網了,順理成章的,上課也精神飽滿了許多。
因為心理課的特殊性,有些角色是不能直接從學生身上下手的,否則會引起孩子更偏激的表現。這樣利用多媒體來擬定一個符合實際的角色反而能夠和孩子們的內心產生共鳴,達到又快又準的效果。
五、“自尊自愛”主題——視頻沖擊
“撐著油紙傘,并著肩,牽著手,漫步雨中”。這一個個“浪漫”的場景讓我們老師看了都會起滿身的雞皮疙瘩。家長遠在異地,正步入青春期的他們,身體和心理都在不知不覺中開始發育,有著各種懵懂的想法。無法想象,若進一步發展會到哪一個境地,此時懸崖勒馬可能還來得及。筆者心理明白,如果強加阻難,開門見山地和他們攤牌,不僅會打擊他們的自尊心,讓他們顏面盡失,若沒把握好度更會惹禍上身,焦灼的筆者立刻開展《青澀之果》的心理課。課堂上筆者先是充當生物老師介紹男生和女生身體構造上的區別以及要注意的個人衛生,接著筆者播放了一個較血腥的視頻,內容即是一對男女在錯嘗了青澀之果后,女生流產終生不孕,男生也得到了該有的懲罰。懵懂的孩子看后心都在顫抖,自此后大庭廣眾之下再很少看到有本校男女有過親密舉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