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筆者通過對小學英語課堂生生互動情況進行了質性研究,了解了現階段小學英語課堂生生互動的現狀以及教師和學生對于該教學活動的認識和態度。研究表明這種教學模式有效地豐富了小學英語課堂活動,激發了學習者的積極性;同時,研究也表明課堂生生互動活動受到年齡因素的影響較大。
【關鍵詞】:小學英語;生生互動;教學研究
1. 研究背景
課堂互動一直是語言學和教育學關注的重點和熱點。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課堂活動,這種特殊的人際互動被稱為課堂互動。課堂互動包括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是一種教學策略,能在課堂教學中提供多樣的學習活動,豐富學習資源和課堂呈現方式。生生互動從教學過程的集體性出發,避免了傳統教學忽視同伴相互作用的弊端,著眼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的普遍性,將合作性的團體結構納入了課堂教學之中,構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結構。
國內課堂互動研究起步較晚,但也逐步得到廣大研究人員的重視。具體包括了對于互動理論的討論(董明,2004)和課堂互動的實證研究(徐錦芬、寇金南,2011;楊穎莉,2013)。然而大多數實證研究的研究對象都是有一定語言能力和認知能力的大學生,那么對于語言能力和認知能力較弱的低齡學習者來說,課堂教學中的生生互動是否對其語言能力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這是以往的研究所沒有涉及的。
因此,筆者試圖通過對某外國語實驗小學英語課堂中生生互動的現狀進行觀察,展開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研究,探討生生互動活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
2. 研究設計
2.1研究問題
本研究主要探討的問題是:小學英語課堂中生生互動的現狀。具體包括:主要形式是什么?互動的頻率如何?生生組合的模式是什么?教師和學生對于互動活動的態度?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研究采用了質性研究的方法展開兩個層面的研究。筆者通過課堂觀察法了解了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互動的形式和頻率,并通過訪談詳細了解了教師和學生對于課堂生生互動的認識和態度。
2.2研究步驟
本研究以某外國語實驗小學為例,該小學從一年級開始開設英語課程,平均每天有一節英語課,同時還輔助以豐富的英語第二課堂活動。為了了解小學英語課堂中生生互動的現狀,筆者對同一位教師的兩個班級進行了為期四周的跟蹤觀察。考慮到小學生們對問卷的理解或有偏差,筆者沒有對其進行問卷調查而是采用抽樣訪談的形式;同時也對該小學的英語教研組全體教師進行了訪談。訪談從互動的形式,手段,頻率和小組結合模式,情感態度這幾個維度來獲得教師進行生生互動的情況及其觀點。
3. 研究發現
3.1數據的處理和結果
“互動”活動的內容應能夠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內在動機,使得學生在參與活動中能夠感到趣味性、實用性和挑戰性,而當語言成為傳遞學習者感興趣或相關信息的中介時就會刺激學習者的內在學習動機。這點對于年齡層次較低的小學生來說更為如此。本研究中的互動活動形式根據李秀英2000年提出的分類方式大致有以下幾類:①以提問為中心的操練活動。②以詞語使用為方式的詞匯學習過程。③以人稱替換和原文內容為主線的故事“重組”活動。④以翻譯為檢測手段的鞏固方式。⑤聽說結合的聽力教學方式。⑥形式多樣的趣味英語活動。在為期四周共20節英語課的跟蹤觀察中,筆者將每一個完整的教學活動算作一次互動的過程,有如下發現:
生生互動的形式 二年級(次) 六年級(次)
①以提問為中心的操練活動 8 22
②以詞語使用為方式的詞匯學習過程 5 16
③以人稱替換和原文內容為主線的故事“重組”活動 0 11
④以翻譯為檢測手段的鞏固方式 3 8
⑤聽說結合的聽力教學方式 4 6
⑥形式多樣的趣味英語活動 28 15
根據對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生生互動活動的記錄,將每種互動組合方式進行了百分比的折算,得出下面的數據:
生生互動組合方式 頻率(%)
二年級 四年級
兩人結對子 14% 34%
小組(3-6人) 8% 53%
大組(7人以上) 78% 13%
3.2 訪談內容整理歸納
(1)研究者共對六名教師進行了訪談,主要包括對于課堂教學生生互動活動的態度,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影響因素等維度。
(2)另外,研究者還對二年級的四名學生、六年級的四名學生進行的訪談,主要包括對于課堂生生互動的接受程度,活動方式和影響因素等等。
經過筆者整理訪談筆記總結歸納出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1、大多數教師對于生生互動都持積極肯定的態度,認同互動對于語言習得的促進作用。
2、部分教師表示在教學實踐中展開生生互動活動中效率低下,效果不明顯,存在著諸多的問題。
3、受訪的低年級學生全部表示喜歡和同伴一起進行課堂互動活動,覺得比較有意思。
4、部分高年級學生表示喜歡和同伴一起進行課堂互動活動,部分學生表示寧愿模仿老師或自己練習。
3.3討論
1、年齡是影響課堂生生互動重要的重要因素。由于認知能力的限制,教師必須對學習者進行詳盡的反復的講解和策略培訓,才能使得互動發生。另外,低齡階段的生生互動無法進入意義協商階段,只能停留在形式的操練階段。
2、語言水平是影響課堂生生互動重要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低齡學習者無法展開積極有效的互動的另一個原因是語言知識儲備量不足,在互動中往往會借助母語或較多的停頓和填充語,從而影響了互動有效進行。
3、教師對于課堂生生互動活動的認同度高,但是教學實踐應用率偏低。一方面,可以加強對于課堂教學安排和互動模式多元化發展,另一方面,可以從第二課堂的角度去給予學習者更多的互動機會。
參考文獻:
[1]Foster P.,Ohta A.S. Negotiation for meaning and peer assistance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J]. Applied Linguistics, 2005, 26(3)
[2]楊穎莉. 反饋對不同語言水平學習者目標語發展作用的實證研究[J]. 外語教學, 2013,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