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調查藝術類大學生黨員思想成長現狀的基礎上,分析影響藝術類大學生黨員的成長因素,形成系統化的實踐視角,對大學生黨員發展教育管理進行了深入探究。
【關鍵詞】:藝術類大學生;黨員;思想;成長
本次調查的對象包括湖南城市學院音、體、美三個藝術學院的學生黨員,共發放問卷150份,其中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60份,體育學院40份,音樂學院50份。共回收165份,回收率82.5%,其中有效問卷160份,有效率96.9%。本文采用調查問卷集體施測方式,與座談、個別訪談方式相結合,使調查真實、生動、豐富,提高了研究結果的信度和效度。
一、藝術類大學生黨員思想現狀
1.理論素養現狀。在分析藝術類黨員同學的問卷調查以及個別訪談中發現:選擇“合格,基本了解”,占50.8%,認為掌握“較好,比較扎實的占42.8%,”,“很好,系統而深入”6.4%。由此可見,大學生黨員對于黨的理論知識基本掌握情況比較好,在個體訪談和座談中了解到對黨的理論學習有用性認識大多數黨員同學認為“沒感覺,可能有用”只考試用,平時沒用”占到30.1%。可見,大多數學生黨員對黨的理論知識學習存在思想認識上的偏差,真正實現理論知識的內化是理論素質修養的關鍵,而大學生黨員的理論掌握與運用水平有待提升。
2.政治素養現狀。“講時事 講政治”的素養是衡量大學生黨員成長狀況的重要方面。藝術類大學生黨員對時事的關注程度集中在“偶爾關注”,充分說明了大學生黨員政治意識比較強。而據調查顯示文史類學生有半數以上同學“時常關注”,更加注重對時政的了解與把握,具有較高的政治自覺性。政治素養是在日常文化生活中養成和體現的,高校黨組織應注重引導大學生黨員突破專業的局限,自覺提高自我的政治自覺性。
3.道德素養現狀。對音、體、美三個專業的大學生黨員為群眾服務活動的態度調查顯示,選擇“關注但很少參與”的達 52.9%。可見,藝術類大學生黨員在道德情操和奉獻精神方面比較欠缺。而我黨的要求是要“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特別是在當前多元文化背景的社會氛圍中奉獻精神有待提高。個別訪談中,發現大部分黨員同學的道德素質修養方面的自覺意識還很欠缺如對“校寢室文明監督“中關于寢室打掃及疊被子等要求,少部分的受調查者表示“經常打掃”,大部分是“視情況而定”或“輪流制打掃”。這反映了大部分學生黨員在道德實踐方面主動性較差,更多的是被動性行為。
4.作風素養現狀。黨的作風建設是黨員建設的重要指標。在對學生調查在對關于“所在黨組織中是否存在請客吃飯、送禮等風氣”中,50%以上的人認為是“偶爾”,少部分黨員認為“經常”。而對此態度大學生黨員的態度存在明顯的差異,認為“應嚴格制止”的為36.7%,認為“可適當進行”的占64.3%。總體來說,大學生黨員群體中存在的請客風氣并不盛行,但大學生黨員對于黨內存在的請客風氣態度曖昧,這說明他們對自身的作風問題認識比較模糊,對此不容忽視。
5.組織素養現狀。調查中對“在工作上、生活上遇到困難時是否會尋求黨組織的幫助”的問題,有一半的大學生黨員在工作、生活上遇到困難時不會尋求黨組織幫助。這說明相當一部分大學生黨員與黨組織的關系比較疏遠,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黨員與黨組織的聯系,黨組織在黨員群體中并未充分體現其優越性。對導致大學生黨員在遇到困難時不會尋求黨組織幫助的原因調查發現,很多黨員同學不清楚通過哪種途徑去反映困難(30.6%)、不清楚什么困難可以尋求黨組織幫助(32.5%)、不習慣或者沒有這種意識(28.5%)。可見大學生黨員存在對黨組織認知上的不全面,導致雙方聯系的不緊密,不主動。
二、大學生黨員成長的主要因素
作為特定群體存在的大學生黨員,分析研究其成長現狀的調查結果,得知藝術類大學生黨員的思想狀況存在的問題存在多方面原因。藝術類大學生黨員的思想狀況是一個變量,需要從“現狀描述”中對其一段歷史動態進行解析。
第一,政治覺悟堅定程度不高
大部分藝術類大學生黨員堅定的承認黨的領導,承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承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國家的必然選擇,是國家穩定、團結的根本保障,他們對國家的發展形勢還是有比較清晰的認識,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國的必然趨勢。
藝術類學生黨員對于國家政策法規等政治的態度冷熱不定。他們會對自己比較關注的政治問題無比的熱情,對與自己無關的政治問題冷漠不關心。他們自認為政治理論修養不夠,對調查中關于十八大的報告時有50%的人選擇了“熱情關注”,但也有30%的人表示“茫然所對,無所適從”,還有一部分同學選擇“事不關己”和“冷淡厭惡”。但選擇關注的黨員同學也有黨員發展對象考試等客觀壓力的存在,已經轉為正式黨員的同學認為這個跟自己沒有關系,不需要關注。另外,在入黨時間和動機問題上,85%的學生黨員均在大一入學時統一提交的入黨申請書,且有半數黨員表示是因為“迫于家庭或就業壓力”。在音體美藝術專業學生黨員中,這種關心政治、政治進步的傳統已經失去其“正牌”地位,卻出現了更多、更為復雜的個人動機。
第二,社會道德觀念認識不清
藝術類大學生黨員同學均比較感性,淡化理性思考,注重行為規范,對社會和個人關系的問題認識不夠清晰。由于專業的特殊性,使他們的心理與其他普通人文學科的大學生相比表現的更加敏感,個性張揚,對社會道德觀念趨向“相對主義”,注重個體的感受。思想意識和價值取向也趨向多元化,藝術類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總體上是積極向上的,但有明顯的個人主義傾向,在其思想意識里,普遍對自己的專業技能發展較為重視。相對于其他專業而言他們對具體的“社會規范與準則”的認同度有較大不同。在藝術類學生眼中“道德”不是一種行為規則,而是相互間的一種心理需求。因此,藝術類學生黨員的道德評價改變了以往傳統的,社會主導的價值體系,而偏向于以個人情感、利益等為主的個人主觀價值。
第三,學習和人生態度不明確
藝術類學生黨員的學習態度及綜合文化素質相對較低,因其來源各不相同有的來自各學校的附屬中學、藝校、一些社會培訓機構和個人舉辦了許多美術、音樂等特長班。整體文化基礎課學習薄弱;部分學生是臨時突擊報考藝術類專業;文化成績都相對較低,這就使部分考生只注重專業學習,而忽視文化學習。藝術類學生黨員認為他們的主要不妙是提高社會活動能力對學習成績有半數以上的同學認為只要能過去的去即可。考試時多數人采取臨時突擊和及格就行的態度。同時,有25%的同學因受外在干擾很難學進去。綜上所述,在政治態度、道德觀念以及對社會人生的認同態度等方面考察藝術類大學生黨員的現狀可大概了解藝術類大學生黨員的思想現狀。其實,思想狀況可以表現在許多方面,其內容是極其豐富的。
三、大學生黨員思想成長體系的構建
藝術類大學生黨員立體培養模式的理念,并在實踐中加以檢驗。所謂立體培養模式,即在大學生黨員培養教育工作中,將培養和教育工作貫穿于整個黨建過程中。 特別是在藝術類大學生黨員的培養上,應該融入學校素質教育的大體系中,這樣才能更加突出其在思想政治教一是積極構建和把握符合黨的建設要求的新時期大學生黨員標準,為培養一名合格的藝術類大學生黨員育方面的有效性和前瞻性。
(一)“黨員成長檔案”的建立
大學生“黨員成長檔案”即把每一名黨員在校期間的理論學習情況、組織生活情況、社會實踐情況、監督約束情況和激勵評價情況都收錄其中,大學生“黨員成長檔案 ”的內容及形式。大學生“黨員成長檔案”的內容擬從五個方面進行規劃:理論學習機制、組織生活機制、社會實踐機制、監督約束機制和激勵評價機制。大學生“黨員成長檔案的形式擬通過創建大學生黨建網,大學生黨員在網上進行實名注冊并詳細充實各方面內容,即可實現在黨建網上瀏覽每一位黨員的理論學習情況、組織生活情況、社會實踐情況、監督約束情況和激勵評價情況,從而使之成為大學生黨員成長的有效載體。
(二)立體培養模式的構建
1.選擇適合藝術類學生的黨課教學方式。由于藝術類學生的專業特色,他們的學習和創作常常以自我為中心,集體主義觀念淡薄。在對藝術類的學生進行黨性教育時,可以充分利用他們的專業優勢,培養學生團體文化,開展特色活動。如組織入黨積極分子開展 “愛心學校”活動,通過教授民工子弟小學的學生畫畫等活動,既使學生體會到了奉獻的快樂,也提高了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
2.開展具有專業特色的支部活動。在藝術類大學生黨建工作中,開展具有專業特色的支部活動,注重提高支部活動的質量,例如,可通過文化講座、藝術作品評論等各種形式,讓學生黨員在參與中接受教育,寓教育于活動之中。摒棄過去支部活動形式單一、內容枯燥的不足,安排注重實效、形式多樣的支部活動。潛移默化地對大學生黨員的思想和人格品質的培養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激發學生參與組織活動的熱情與積極性,從而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3.突出專業特點和專業優勢,加強文化素質和成才教育。針對藝術類大學生比較注重專業學習并希望自己盡快成才的思想實際,把加強文化素質和成才教育作為黨員發展工作的切入口,開展一系列寓教于樂的活動,例如組織學生參觀名師教學鑒賞,有計劃地開展采風、寫生、文藝匯演等社會實踐活動,不定期舉辦師生作品展,組織學生學習黨的有關文藝方面的方針政策等,為他們未來的專業發展提供廣博的文化底蘊,且還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活躍思維、升華人格,培養出思想道德素質較高的藝術專門人才,為黨組織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后備力量。
對藝術類學生黨員采取培養和教育貫穿整個黨建過程,融入學校素質教育體系中,積極構建符合黨的建設要求的新時期大學生黨員標準,從政治思想、學習成績,社會工作、群眾基礎以及平時表現等各方面全面的,綜合的進行評價,建立相應的標準,抓住主流,平衡各方面標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