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印外求印為造印一種方法,本人順延古人的制印方法,通過研究將軍崖巖畫的原始藝術特征,感受原始巖畫的肅穆和神圣,并把這種原始的肅穆和神圣感受融入治印中,再從巖畫的筆劃、圖形、構圖中求印的外在形式方式。內取其神,外取其形,為現代的印章藝術創作提供的視覺和靈感,增加手法。
【關鍵詞】:制印;將軍崖巖畫;原始藝術特征
趙之謙先生說打造個人面目必須注重“印外求印”, 當下印刻創作提倡打造獨特個性風貌,取決于各自的“私人意識”。我看到了連云港新石器時代將軍崖巖畫,感受到巖畫獨特性,想研究此巖畫的內容和形式。從中感受高古的肅穆和神圣、精神和形式,并研學其中筆劃、圖形個體、構圖特征,外取其形、內取其神,創作有一定審美內核特征的印章。
二、將軍崖巖畫概況及其藝術特征
將軍崖巖畫位于江蘇省連云港市桃花澗風景區入口處一塊三百多平米花崗巖的山坡上。是新石器時代巖畫,反映原始農業、古天文崇拜內容的巖畫,是先民從事祭祀活動的場所。被稱為“東方天書”;巖畫共有三組,分布于山坡的西部、南部和頂部。第一組以人面頭像,農作物和星云為主,第二組以太陽、星象、子午線、類似獸面圖案為主。第三組由人面、獸面像分和各種符號組成,此處是我國東夷古族以大石神的崇拜祭祀的遺址。
(一)原始藝術來源于生產和生活
藝術的產生和發展是以人類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為基礎的,祖先從生產生活實踐中逐漸具備了感受、欣賞美的能力后便開始了最原始的藝術創作。祖先用石器在巖石上磨刻或鑿刻巖畫,來記錄他們的生產生活等情況或表達他們對大自然的認識和一種能夠期待狩獵成功的愿望。因此,藝術來源于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藝術又是生產和生活的寫照。這一點在巖畫中也得到了印證。
(二)原始藝術中的原始宗教
藝術與宗教的關系是緊密相聯的。原始宗教的這種萬物皆有靈的思想表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的先民把大自然中的物體賦予靈魂進行祭拜。在風調雨順時人們舉行儀式慶祝收獲、感恩太陽,在遇到自然災害時,又要舉行儀式祈求太陽保護并給予恩賜。考古學家和巖畫研究者認為將軍崖巖畫的“禾苗”圖和“人面像”是太陽的符號,是為祭祀而創作的。
(三)原始藝術中的天文知識
在原始社會, 我們的先民們為了更好地生存,在漫長的游牧和農業生產中,通過觀察季節變化和植物的生長規律不斷熟悉大自然,通過觀測太陽位置與季節變化和植物生長的關系,并逐步了解并掌握了天文知識。正如恩格斯所說,游牧民族和農業民族對季節的確定是建立在天文學基礎之上的。這一點在將軍崖將軍崖巖畫第二組地區有30多處巖畫被認為是原始先民用來觀測天象的星象圖。
(四)原始藝術中的審美意識
原始人類起初畫畫是為了生存實用。比如,他們畫動物圖像的目的可能就是為了識別動物,也可能是在狩獵之前舉行的一種儀式叫巫術,旨在希望能夠別、獵取所畫之物。當人類文明進入到新石器時期,在審美能力上有所提高,而且開始出現追求美的形式現象。這一點在將軍崖巖畫中表現得非常突出,形象有程式化的改寫。
1、點、線的特點
推斷制作巖畫所使用的工具,我們所發現的巖畫雕刻技法主要有磨刻法和鑿刻法兩種。將軍崖巖畫所表現出的雕刻手法主要是磨刻法。磨刻法是先在巖石上畫出或刻出大致的輪廓,然后用堅石沿著輪廓線反復摩擦,磨平,或磨成溝槽狀。將軍崖巖畫磨制的線條流暢、圓潤、粗細、溝槽深淺也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圖像空間結構疏密有致,將軍崖巖畫中禾苗的刻畫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線條都是以圖中偏下位置的某個點為起點向外呈放射狀展開。人面像的共同特點是都是由線條和下方的禾苗相連,而且頭上都有紋飾出現。太陽圖像的共同點是中間是同心圓,外圍是由向四周的射線構成,在藝術造型上表現為單一性。
2、圖形的個體特征
在將軍崖巖畫人面像的頭上都有網狀紋飾,臉部兩側有條紋狀紋飾,眼睛和頭發上也有裝飾,并且達到了造型與裝飾的和諧統一。巖畫中處于重要地位人面,滿面光彩,具有原始淳樸的頭飾、紋面和神秘的線條美。頭飾,巖畫中最大的人物頭像,他的頭部配有尖圓頂裝飾物,額前帶菱形的精美串珠飾品,加上有變化的雙菱形的重復呼應,顯的人物莊重典雅、大度飄逸;紋面,巖畫中的人面,形態怪異,他們的面部有不可思議的線條,線條順勢而生,強化了人物的動勢,形成神秘的紋面裝飾,它拉開了與人之間的距離,引起人的陌生感,顯的既具威嚴,更帶有神力的功效;那根連接人面像與農作物的線條,它真可味設想大膽,具有神話般的牽引力,深含著原始祖先與土地的依存關系,散發著新奇的神秘感。
3、圖形的構圖特征
構圖上,將軍崖巖畫顯得樸實、自然、稚拙和率真,它洋溢著自然美和稚拙之美。將軍崖巖畫的構圖具有整體布局的構思,并于此看出一定的均衡關系,體現了樸素的形式美法則。巖畫人面大小不一,且穿插組合自然恰當,具有一定的藝術審美觀念,特別是大小人物之間的交迭,形成了一定的前后關系,另外,將軍崖巖畫對于局部特征的描寫也根據所反映內容的重要性與否而繁、簡得當。例如巖畫所描繪農神的頭像,就用運多種線條組成各式圖案,來表現人物的頭飾和紋面,使人面形態各異,豐富多彩,使其顯得格外神秘,而巖畫中其它的一些獸面形象則線條簡潔,概括性強,這恰恰地體現了創作者心中的主次關系。
三、從將軍崖巖畫中提取特征造印
(一)印章圖形要具有生產和生活氣息
藝術來源于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藝術又是生產和生活的寫照。印章圖形也要具有生產和生活氣息,這種生產和生活氣息表現在印章圖形的給人撲面而來的感受上,好的印章圖形本身就是人類生活和生產的物品,在造印過程中我們要把這種感受貫穿設計開始到最后,這樣才能讓印章圖形具有生動的生產和生活氣息。
(二)印章圖形要具有原始的肅穆和神圣感
先民們給大自然中的物體賦予靈魂進行祭拜。對待物體上,心里面有巨大的虔誠,這一切都是會體現在巖畫的一個點、一根線,圖形的構成和構圖的組織之中,這些表現結果,我們看來就會顯得肅穆和神圣感。把這種原始的肅穆和神圣感借助于巖畫的特點表現從來,印章自然就顯的高古。
(三)印章圖形可以包含天地乾坤的意識
先民們,逐步了解并掌握了天文知識。我們從大處感受宇宙乾坤的存在和變化,從遠古人類對宇宙乾坤的存在和變化感受記錄表現中。這樣印章圖形中自然就有大的宇宙乾坤信息,在小小印章中包含大的氣息,可以小中見大。
(四)治印中巖畫手法和形式的運用
1、點、線的特點運用
在篆刻中可以取其點、線的質感。點、線是經過多次磨、打、刻而成, 每一個點、每一條線都是充滿著方、弧、尖、鈍、大、小、長、短、鋼、柔、虛、實的變化,還是兩邊的雙刀刻,或者是單刀直入法,現狀給我們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讓我們感受到它們的歷史神秘和厚重感,雖然巖畫中點、線基本上是陰刻或者磨,但是我們在制印中可以陰刻,也可以陽刻,在刻中取其特征,構造獨特的點、線特點,讓印章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
2、圖形的個體特征運用
(1)、頭飾美中,幾個有變化的雙菱形的重復呼應在一個大的菱形中,顯的人物莊重典雅、大度飄逸,可以運用重復的幾何形狀,在大小、方向、本身外形的微變化中,可以造成莊重典雅、大度的氣度;(2)、紋面美,巖畫中的人面像,面部布滿了不可思議的線條紋,線條順勢而生,加強了人物的動勢,形成神秘莫測的紋面裝飾,顯的既具威嚴,更帶有神力的功效。可以運用裝飾的線條來制造神秘感,線條的方向順勢而生,加強印章的動勢;(3)、神秘的線條美,大膽的運用奇特的條,讓印章圖形具有的牽引力,散發出朦朧的魅力和新奇的神秘感。
所以在求印中,可以運用裝飾美來取得印章的莊重典雅、大度飄逸,運用紋面美取得印章的顯的威嚴、神秘,運用神秘的“線條美” 設想大膽、構思奇特,取得印章散發著朦朧的魅力和新奇的神秘感。
3、圖形的構圖特征運用
根據將軍崖巖畫的構圖的一定的均衡關系,在求印中我們也運用體現了樸素的形式美法則。讓圖形有大小變化,形成了一定的前后關系,在均衡關系的基礎上具有前后透視感,體現主次關系,以及創作的構圖樸實、自然、稚拙和率真,洋溢著雕飾的自然美和稚拙之美。對于圖形局部特征的描寫也根據所反映內容的重要性與否而繁、簡得當。對于主體圖形多加裝飾,復雜的圖形就用運多種線條組成各式圖案,來表現圖形形態各異,豐富多彩,這樣可以顯得格外神秘,而其它的形象可以線條簡潔,概括性強,體現了主次關系,以及創作的最主要目的。
結 "語
總之,將軍崖巖畫作為史前人類的藝術品,它們不僅具有中國乃至世界巖畫的共同特點,又有其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通過對將軍崖巖畫的研究可以讓我了解了解原始藝術的肅穆和神圣特征,巖畫的表現工具、手法。對印章藝術創作也有很大的啟發和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兆復,《中國巖畫發現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年 2月版,第 354-372 頁。
[2]周錦屏,《將軍崖即羲仲祭日地之推定》,連云港:連云港市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第 208 頁。
[3]余偉超:《連云港將軍崖東夷社祀遺址的推定》,載《先秦兩漢考古學論文集》,文物出版社 1985 年版。
[4]孫新周:《中國原始藝術符號的文化破譯》,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57—77 頁。
[5]劉江:《篆刻技法》,西泠印社出版社 "198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