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社會,幾乎所有國家都認識到,想要治理好國家,就要實行“法治”,建設法治國家。許多法學家,乃至社會大眾都清楚地認識到“國家應該創設法律體系,并且依此法律之規定來治理國家,已是每個民主國家的立國原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社會,就必須依法行政,然而依法行政在我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戰。強化依法行政意識,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就成為我們必須面對和解決的迫切問題。依法行政對構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是建設法治國家的必由之路和保障。
【關鍵詞】:法治 法治國家 依法行政
近年來我國的法治文明取得了很多進步,但是在很多地方仍然存在不能依法行政的現象。一些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畏上、唯權、畏權,以言代法,以權壓法;有的只重視領導的講話、批示,忽視法律的規范、引導功能,講話沒有準則,辦事隨心所欲,導致行政執法水平不高。還有不少領導干部對于什么是依法行政,為什么要依法行政,怎樣才能依法行政,持有錯誤的認識和看法。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仍然是人們普遍關注和擔憂的民生重大問題。
一、原因分析
第一,歷史原因。我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封建歷史的國家,“人治”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官本位思想、官貴民輕思想、特權思想盛行,這些嚴重的問題都是法治建設道路上的攔路虎。孟德斯鳩曾說過:“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一條千古不變的經驗。有權力的人直到把權力用到極限方可休止。”
第二,公民法治觀念依舊淡薄,執法人員素質還有待提高。在我國, 相當多的公民還不習慣于依法辦事。我們的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或出現糾紛時,他們第一反應就是找領導, 托關系、走后門,堅信握有權柄的人比法律更“靈”。國家行政人員中的相當一部分人法律素養不高、法治觀念不強。國家行政人員是依法行政的主體,是一切行政活動的最終實施者。他們依法行政的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我國建設法治社會的進程。
第三,立法方面的原因。依法行政和法律的制定密不可分,立法方面的原因也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依法行政的困難。有些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過于概括,可操作性較差;法律、法規及規章不協調,出現互相抵觸的現象;某些立法技術水平較低,造成了執法不力或者難以正確理解執行等問題都造成了依法行政的困難。
第四,法律監督不夠完善。在我國關于依法行政的監督制約機制不夠完善,行政機關內部監督力度不夠,某些地方官員為了政績和面子問題往往掩蓋其所管轄范圍內的違法行政問題;而外部監督大都流于形式,力量微薄。即使發現了違法行政問題,也很難用法律武器通過司法途徑去解決。
二、加強依法行政的對策
(一)樹立法治觀念,克服人治思想。應該加強全民的法治觀念,尤其是在行政人員中樹立法治的思想觀念,克服權大于法、情大于法的的思想,克服封建主義思想的影響。加強普法和法治宣傳,加強義務教育和大學教育的法治課程建設,增強全社會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觀念和意識,積極引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維護自身利益,逐步形成與建設法治國家相適應的良好社會氛圍。我國樹立全民的法治觀念是關系到法治國家建設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二)加強和完善法律監督,尤其要加強和完善行政監督。法律能否得到有效實施,,與外部的監督密切相關。要進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加強人大自身建設,使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設機構不再是一個擺設,真正擔負起監督憲法、法律實施的責任,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自覺接受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切實履行憲法和法律的實施。各級權力機關的監督,對保障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具有關鍵作用。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率先轉變工作重點, 在不影響立法工作的情況下,將監督工作作為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重點任務和首要任務, 并將法律實施的監督作為監督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切實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法律是靠人來執行的,法律秩序是靠人來維持的,沒有一支高素質的行政執法隊伍,法制建設將永遠都無法實現,因此必須高度重視行政執法隊伍建設。要建立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學法制度,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領導干部要帶頭學習和掌握憲法、法律和法規的規定,不斷增強法制意識,提高法律修養,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國家工作人員的法制意識決定著他們對法律精神實質的理解程度,并將直接關系到他們在工作中是否依法行政。一定意義上來講,執政黨及其成員對法律所采取的是肯定或否定的態度,直接影響到公民對法律所持有的看法。要把依法行政情況作為考核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重要內容,完善考核制度。
(四)完善立法技術,提高立法質量。在將法律草案書面征求意見的同時,通過專題調研和召開座談會、論證會等多種形式直接聽取各方面意見;對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草案,全文向社會公布,廣泛征求意見,深入研究論證,認真聽取有關部門、基層群眾和專家學者的意見,在各方面基本取得共識、條件成熟后再提請審議、表決,使制定的法律更加符合我國國情和實際,更能經得起社會實踐的檢驗。
三、結束語
法律再好,如不執行, 等于一紙空文。美國當代法學家博登海默在《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一書中也指出:“如果包含在法律規定部分中的‘應當是這樣’的內容仍停留在紙上,而不影響人的行為,那么法律只是一種神話,而非現實。”3韓非子曾言: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在中國民族建設法治社會的進程中,只有行政人員真正做到依法行政,才能把中國建成法治國家,把社會建成法治社會,才能一定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夏勇,胡水君.法理講義 [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2]卓澤淵.法政治學 [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
[3]李亞梅,張貞德.國家公務員依法行政能力 [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4]歐運祥.法律的信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