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業的世代傳承是一個全球性的難題,尤其在中國,大多踏上改革開放步子第一批富起來的人也到了轉交“接力棒”的時候。對于家族中的二代繼位教育不足,前期準備不充分的普遍現狀,惠裕全球家族智庫FOTT召開閉門會議,旨在為家族二代在繼承過程中的迷茫尋找解決之道。
1.財富延續,家族傳承是關鍵
當下,不斷發生的內部變化以及外部變化,致使家族和家族企業難以應對,對變化的否定會導致策劃和準備的缺乏。因此,延續家族企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很多中國內地家族的財富管理權、擁有權和受益權都難以分開,其中原因復雜,比如怕不公導致爭吵,“不患寡而患不均”,尤其是面對巨額的財產劃分時;然而,殊不知若創造財富的第一代不把財產清楚地交代與分配,直接留給第二代成員自己處理,更會發生矛盾與糾紛。
瑞士德勤策略性成長董事總經理Ralf Schlaepfer就家族財富的傳承做出了分析: 二代的繼承者們面臨的挑戰,包括對規則不夠了解、權利爭奪、不同的價值觀和風格導致沖突,及同僚間的信任與合作、對家族中公平公正的需求,更有憂懼風險以致難以投注信任、怕讓父母失望的矛盾心理等。

“二代”能否成功接班,對于家族財富傳承至關重要。在美國,70%以上的財富是在“二代”手上消失的。并且代數越高,財富傳承的失敗率越高。在第二代繼承人有機會接手之前,約70%的家族企業失敗或被收購賣出,僅有10%的家族企業仍能保持活力,并不公開地為第三代繼承人開辦公司。
2.財富傳承,家族精神是核心
需要知道的是,企業接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越早準備就越有主動權。中歐首善家族負責人陳浩指出,一個家族真正的傳承標志是家族智力傳到下一代,它不是傳承一個項目,所以需要很多的時間,這個時間3到10年都很正常。上一代需要得到對下一代繼任人充分的信心后才會真正地,毫無保留地把“接力棒”交給下一代。
因此,“上一代”與“下一代”都需要提前很多年做準備,循序漸進地實施這一過程。陳浩表示,家族傳承的過程可以形象地描述為一項“摸著石頭過河”的重大工程,如果事前沒有充分研究論證、科學合理規劃、掌握一些理論指導、借鑒一些它方的成熟經驗,那么很容易在傳承過程中出現“意外事故”,從而造成家族的整體損失。
此外,家族精神的缺失,也成為企業繼承和接班的一大障礙。家族傳承的命題,傳承的不僅僅是財富,真正需要傳承的是家族精神、創業精神。
很多情況下,由于繼承人早期被送往國外學校接受優質教育,導致與家族企業聯系的紐帶從小就被分割。成年后的他們不以家族企業為豪,而且并不知道父輩們打拼家族企業的艱辛和一貫的家族精神。因此,拋開讓繼承人兼備各種領導力和商業智慧,學習和重塑家族精神顯得尤為重要。
家族,是一種傳承下來的生命態度。家族精神,更是一種信仰,具有家族精神的企業或者團隊,總是有著一致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和一致的面對挑戰的精神。
3.
家族企業失敗緣于內部不和諧
COOPER 家族辦公室CEO、耶魯家族研究客座教授Howard Cooper表示,100%家族企業失敗緣于內部不和諧。目前,全球只有5%家族財富能世代延綿。“富不過三代”在全球都是“流感”。那些被成功傳承下來的“old money”,最終成為有口皆碑的家族范本。
研究顯示,中國富裕家族企業的代際傳承8年間平均財產流失率高達60%。全球家族企業平均壽命只有24年,其中僅有約30%的企業可傳承到二代,到三代的僅有不到13%,而第三代之后只剩下5%的企業還能為股東繼續創造價值。
Cooper教授在二代閉門會中指出,在美國,幾乎所有失敗的家族企業都無關法律、稅務或金融因素,而主要是家族內部出現不和諧。
Cooper教授表示,家族到了第二代或第三代時,往往會出現內耗。對簿公堂的現象,在中國屢見不鮮,又比如當下掌管家族的家族成員,認為如果沒有辦法很好地管理,不如讓法院判決,這樣最后演變成家族財產的瓜分。
成立家族辦公室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幫助二代及后代傳承繼位,家族辦公室要把家族成員盡可能地聚集在一起,處理好家族成員間的關系,這也需要家族辦公室成立之初就職責明確,良性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