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8月開始,監管層決定對新三板8000多家掛牌公司開展全面自查,之前部分濫竽充數帶病掛牌的公司開始人人自危。而對那些已經在新三板掛牌的優質企業來說,全面嚴格的監管無疑是一塊試金石,實際上是又一次提升自身價值的難得機會。
1掛牌初心很重要 Pros and Cons
在采訪中,一位從事新三板相關工作近10年的市場人士告訴《華夏理財》記者,“一般來說,越是初創企業,奔著融資去的可能就越大;相反,那些已經做到一定規模的企業,更看重的是價格發現,以及提升品牌影響與知名度。當然,也不排除少數企業掛牌是想渾水摸魚,撈一把就走。”上述市場人士坦言,在監管越來越嚴的當下,那些投機者估計很難得手,弄不好就會偷雞不成蝕把米。
正是因為初心不純,所以,在市場出現大的起伏時,不少企業經營者的怨言自然就多起來。不少掛牌企業的老板,因融不到資、沒人做市、沒有交易,再加上督導、掛牌、審計以及稅收等成本較高,很后悔掛牌,到處抱怨說是券商等中介忽悠他們掛牌的。
雖然遭到不少人的詬病,但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尤其是那些希望自己的企業持續健康規范發展的創業者,掛牌新三板依然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我們不差錢,掛牌就是奔著新三板的嚴格規范來的。”去年底掛牌新三板的北京自在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瑋杰在接受《華夏理財》記者采訪時強調。
作為一家在影視領域高速成長的企業,自在傳媒還真的不差錢,相反,很多投資人是搶著往里進。“自在傳媒是我們200多個投資案例里面最特別的一個,我們一直追著投資但是瑋杰不接受,后來干脆把錢先打進他們賬戶。”娛樂工場創始人張巍這樣描述他與自在傳媒的資本淵源。
朱瑋杰介紹,他與其他兩位企業創始人都是傳媒記者出身,大家對企業的規范非常看重,都認為只有規范的企業才能真正長久健康地發展。為此,他們與主辦券商等相關中介機構,圍繞企業的改制忙了一年多,從股權結構到財務管理等一系列制度都進行了嚴格的規范改造。
與自在傳媒是初創企業不同,7月28日剛剛掛牌新三板的北京童創童欣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卻是一家運作多年的企業。提起童創童欣或許有不少人不知道,但提起其旗下的童裝品牌派克蘭帝,那可是鼎鼎有名。這個知名童裝品牌在國內已有20多年歷史,不少80后、90后都是穿著這個品牌長大的。派克蘭帝品牌創始人羅建凡是留美回國創業的海歸。在與媒體交流時,羅建凡坦言,“二十多年來,始終堅持專注于童裝行業,更多是因為自己對這個行業的熱愛。與兒童接觸,生產色彩繽紛、充滿新鮮元素的童裝是件快樂的事情。”
掛牌新三板,羅建凡最看重的不是融資,而是新三板作為企業未來整合資源的平臺功能。他在接受《華夏理財》記者采訪時表示,面對萬億級的兒童產業市場,能在大浪淘沙中脫穎而出,不僅僅要發揮品牌核心競爭優勢,也需要借力資本的支持,公司實現與資本對接將極大地推動品牌戰略進程,打造具有絕對優勢的兒童產業平臺。
羅建凡以吸引人才為例,強調掛牌新三板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為服裝生產企業,創意設計非常重要,而目前要想吸引更多富有才華的設計師加盟,與企業一起成長,僅僅靠高薪是不夠的,有時候股權激勵往往更有吸引力。這時候,企業是否是股權標準化的規范公司,其高下優劣在公眾眼里是完全不同的。”
2優質企業亟待價值發現 Pros and Cons
事實上,掛牌新三板不僅有利于中小企業的永續發展,即使在短期來看,無論是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還是企業市場地位上,對多數掛牌企業發展的利好影響還是比較顯著的。致生聯發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借力新三板而迅速成長的高新技術企業。
據公開資料顯示,致生聯發是國內領先的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也是新三板創新層做市企業和“三好學生”,被福布斯中國評為2014“中國最具發展潛力非上市企業百強(第二名)”。面對《華夏理財》記者有關掛牌新三板對企業發展作用的提問時,致生聯發董事長卜鞏岸給予了非常肯定的回答。
卜鞏岸認為,企業掛牌新三板后至少有三大幫助,一是品牌宣傳廣告效應,二是解決了公司治理結構和股權激勵問題,三是獲得了更多政府支持。據他介紹,掛牌新三板后,借力資本市場,致生聯發已經進行了四次定向增發,已成功融資將近5億人民幣;與銀行在信貸方面的合作也非常好,在行業內品牌影響也顯著提升。
8月初,致生聯發和南水北調中線渠首的源頭南陽市簽署了大規模有機農業合作合同,這個項目作為北京市反哺水源地南陽平臺項目之一,具有投資大、信息化水平高、工期短、社會影響大等特點。“如果不是新三板掛牌公司,想拿下這樣大的政府項目幾乎是不可能的。”卜鞏岸表示。
其實,類似致生聯發的企業還很多。一家掛牌一年多的廣東企業董事長這樣說,掛牌后當地市委書記親自帶隊來指導工作,解決了公司多年解決不了的工廠用地問題。
但作為一家已經達到甚至超越創業板一些同類企業規模的企業實際控制人,卜鞏岸更看重的是新三板作為資本市場的價值發現功能。因為投資者門檻較高,加之交易制度的影響,目前新三板價值發現功能受到很大抑制。這一點,卜鞏岸感受尤深。
“我們公司的業績不比一些創業板企業差,但因為新三板二級市場交投不活躍、流動性不強,價值發現的功能受制于500萬合格投資者的門檻,企業估值遠遠低于那些其他資本市場哪怕是虧損的同類企業。尤其是在依靠股權融資時特別吃虧。而作為正在快速發展期的高新企業,公司目前業務發展又需要大量資金的注入,債權融資上,新三板企業又普遍受到歧視,股權質押率低、融資成本高、融資數量少。這種困境讓人非常苦惱。”
因為之前數次依靠股權融資,作為創始人兼實際控制人的卜鞏岸,在致生聯發的持股比例已經由最開始的絕對控股下降到當下的25.95%。這樣的煩惱,在新三板肯定不是一家兩家。即使是致生聯發這樣的“三好學生”,每日交易金額過千萬,交易額在新三板排名前十的企業,依然如此受困于新三板的流動性壓力,其他企業就更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