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大學語文;口語表達
葉圣陶先生曾說:“所謂語文,語是指口頭語言,文是指書面語言。可見,語文是口頭表達能力與書面能力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人們更多的是使用口頭語言,所以,口頭語言比書面語言起著更直接的、更廣泛的交際作用。為此筆者在《大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強化學生的口語訓練。筆者具體做了以下嘗試:
1 滲透語音教學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我們更多地與世界接軌,中國語言要走向世界,必須提高規范水平。畢業生在求職和職場工作時,擁有字正腔圓的發音對求職和將來事業的發展大有裨益。
筆者所在學校的學生來自全省乃至全國各地,主要是省內學生。這些學生很多來自農村,接受的早期語言教育偏重于方言影響。
針對以上語音實際情況,筆者在《大學語文》教學時有意識地進行針對性糾正訓練。筆者加強前后鼻音、平翹舌、n和l等的對比練習,針對很多學生口腔打不開,筆者還加強學生的開口度的訓練。另外有些字音是常見和普遍性讀錯的,比如場院院的場讀第二聲、壓軸的軸讀第四聲、焙銘中的第一個字等等,筆者是普通話省級測試員,筆者會把《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中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中很多常見容易讀錯的字音集中介紹,讓同學們集體記憶。
還有文化的原因導致學生們讀錯,有些特殊的地名和特殊的姓氏,筆者會布置探究性練習,讓同學們結成小組去收集,在班級交流。自主學習的方式可以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課堂學習時間是有限的,筆者重點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發現學生個體的語音缺陷,提出針對性糾正方法,培養學生注重學習語音的意識。建議學生在聽收音機、看電視時隨時隨地學習語音。經過三四年的訓練可以改善學生的發音狀態,對于求職面試有很大的幫助,對于將來人生的長遠發展也有很大幫助。
2 借鑒口才案例
《大學語文》文本中很多篇目就是經典的口才教學案例,筆者因地制宜地借鑒口才案例,解讀相關口才知識。
在職場需要和領導和他人進行攻關,攻關口才有自身的特征:不卑不亢,從容自若;把握分寸,恰到好處;話語練達,言簡意賅;禮貌說話,和氣待人。
例如《馮諼客孟嘗君》:馮諼在適當的時候為自己爭取更好的條件,這對大學生具有很好的激勵作用。當他到孟嘗君府上,左右“食之以草具之食”,馮諼開始為自己呼吁,當然他也在考驗孟嘗君。第一次是歌“食無魚”,結果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過了一段時間,馮諼又歌“出無車”,結果孟嘗君說“為之駕,比門下之客”。“居有頃”,馮諼又“故伎重演”,只是這次換了“無以為家”,孟嘗君在得知其有老母后,“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
馮諼在為自己爭取良好的職場環境,也考驗出孟嘗君是一位禮賢下士的明主。在恰當的時候為自己爭取,向領導表示你自己的建議和要求,用誠懇待人的態度溝通,這樣會收到良好效果的。作為上司,他感受到你的尊重和信任,對你也會多些信任。
例如:《觸龍說趙太后》:公元前265年,趙國的趙太后剛執政不久,秦國便發兵來進攻。趙國求救于齊國。齊國提出必須以趙太后的小兒子長安君作人質,才肯發兵相救。但是,趙太后舍不得小兒子,堅決不允。趙國危急,群臣紛紛進諫,有一天,左師觸龍要面見趙太后,趙太后認為觸龍一定也是來勸說自己用長安君當人質的,非常不高興。觸龍慢條斯理地走進室來,見了太后,關心地說:“老臣的腳有毛病,行走不便,因此好久未能來見您,我擔心太后的身體不舒服,今天特地來看望。怎么樣?您的飯量沒減少吧?”太后笑道:“我每天多吃粥。”觸龍又說:“我近來食欲不振,但我每天堅持散步,飯量才有所增加,身體也漸好。”趙太后聽觸龍每句話都不提人質的事,怒氣也漸漸消了。兩位老人親切地攀談起來。談著談著,觸龍向趙太后請求道:“我的小兒子叫舒祺,最不成才,可是我偏偏最疼愛這個小兒子,懇請太后允許他到宮中當一名衛士。”太后眼睛一亮,趙太后聽到觸龍這些愛憐小兒子的話,覺得找到了感情上的慰藉,說:“真想不到你們男人也愛憐小兒子呀!”觸龍說:“恐怕比你們女人還勝一籌呢?”太后不服氣地說:“不會吧,還是女人更愛小兒子。”觸龍見時機已到,于是把話題引深一步,說:“老臣認為您愛小兒子愛得不夠,遠不如您愛女兒那樣深。”太后不同意觸龍的說法。觸龍解釋道:“父母愛孩子,必須為孩子作長遠的打算。想當初,您送別您女兒嫁到燕國去時,雖然為她的遠離而傷心,可是又禱祝她不要返回來,希望她的子子孫孫相繼在燕國為王。您為她想得這樣長遠,這才是真正的愛。”太后信服地點了點頭。觸龍接著說:“您如今盡管賜給長安君許多土地、珠寶,如果不使他有功于趙國,您百年之后,長安君能自立嗎?所以我說,您對長安君不是真的愛護。”觸龍這番對兒女要從長遠著想,才是真正的愛的話,說得趙太后心服口服。太后立即吩咐給長安君準備車馬禮物,送他去齊國當人質,催齊國出兵。齊國很快就出了兵,秦國只好退兵,趙國之圍遂解。
筆者在教授本文時,還會有意識介紹口才中關于勸說的知識。介紹勸說的方法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衡之以利等;介紹勸說的技巧有攻心為上、善用比喻、巧借名言等。同時筆者會設計一些場景讓同學情景再現,筆者還會讓同學們收集一些勸說的口才案例在班級進行交流。
3 介紹舞臺主持知識
鑒于部分同學對舞臺主持感興趣,筆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安排這樣的教學環節:將進行的教學內容,諸如朗誦、或者探討某個話題,同桌之間先相互交流,然后他們自己各自試著模擬主持。筆者請部分同學小組上臺展示,并對同學的主持進行現場指導,讓同學們在實際操練中獲得主持經驗。
筆者在這個教學片斷重點介紹主持的相關性、主持的臨場把控、麥克的握持問題、舞臺的站位、主持者的服裝審美搭配等等問題。同學們把教學內容出色地理解了,同時也出色完地完成了主持。
比如相關性,筆者用這樣的例子: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朋友們,你喜歡黃河的奔騰不息嗎?你喜歡她的洶涌澎湃嗎?接下來請您欣賞一首動聽的歌曲《長江之歌》,這個就不具有相關性。
舞臺的臨場把控,筆者根據同學的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引導。有的同學忘詞了,有的同學不小心沒站穩等等。筆者指導的同時會介紹一些相關臨場現掛的例子,例如一次楊瀾在上舞臺的時候摔了一跤,她機智地說,我剛才的獅子滾繡球不好看,接下來的這個節目非常精彩。
主持詞的延展性,筆者也會重點介紹。很多同學不知道如何多說兩句,習慣用報幕式的詞語。筆者舉了這樣的例子:一位節目主持人在一檔科技節目談到“水”的時候說到:水,無處不在: 溝渠,江河,海洋,乃至云霧,虹霓,雨雪,冰霜都是水。水,形態不定:或潺潺淙淙,或滾滾滔滔,或浩浩蕩蕩。水及其平凡,但又十分寶貴:動植物缺了它,生命就無法延續;工業農業少了它,生產就只有停頓。水比棉柔軟,比 剛堅硬:堅持不懈,滴水可以穿石;團結 一致,涓滴可以成海。………
4 加強學生實際訓練
筆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意識設計學生參與互動環節:新聞快報、介紹與課文相關的背景知識、講述傳統節日的傳說故事、情景再現課文中的故事情節、評論某個作家的具體作品、比較不同作家的不同風格、模擬面試、即興演講、模擬主持等等。筆者在課堂進行學生口才訓練的時候會根據學生所學專業的實際情況作針對性的訓練。
面對不同的專業學生,要要切合專業特點。比如,在建筑工程學院,我模擬主持的時候,會有意識讓學生模擬主持樓盤開業主持、奠基活動等。在商學院上課,有意識地讓學生模擬主持企業市場營銷活動、企業公關活動、企業廣告宣傳活動、企業品牌推廣活動等。《大學語文》教學靈活,學生才會對課堂產生極大的興趣,最大程度激發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5 結語
教育教學無定法,大學語文教育工作者要具有深厚的文史知識的積累,有扎實的語言運用能力,在大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加強語音、口才原則,舞臺主持知識的介紹同時組織學生口語訓練,讓同學們學活了大學語文。
參考文獻
[1]黃蔚.大學語文:何時走出尷尬[N].中國教育報,2004(05):14.
[2]張承芬,孫維勝.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122.
[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中文科譯.教育——財富蘊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7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