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陶瓷設計專業;教育模式;弊端;優化
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功能和價值毋庸置疑,其開展的相關教育意義重大。陶瓷設計教育既是文化傳承的載體,優勢文化創新的基礎。新時期,隨著經濟與科技的發展,社會對陶瓷設計專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需求,我國陶瓷設計教育模式必須要緊跟市場經濟發展潮流,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作出進一步的優化和完善,從而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有關我國陶瓷設計教育模式方面的研究備受關注。
1 我國陶瓷設計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國陶瓷設計教育模式不斷優化,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從細微的角度看,我國陶瓷設計教育模式依然存在諸多弊端,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市場連接不緊密
目前,我國大多數院校依然沿用“美院式”的教育模式進行陶瓷設計教育,對陶瓷設計本身的特點及優化凸顯不力,片面地強調基礎理論教學,而忽視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陶瓷設計專業是一個社會實踐與生產實踐都很強的專業,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思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受這種教育模式的影響,學院陶瓷設計專業課程設置圍繞“理論教學”、“藝術教學”的中心開展,引導學生制作的陶瓷缺少創新性。這種教育模式中陶瓷藝術教育和陶瓷設計教育沒有得到明顯的劃分,導致學生用典型的藝術思維進行陶瓷設計,設計的方向和重點不明顯,很難滿足受眾的需求。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陶瓷設計教育模式與市場連接不緊密造成的,具體體現為市場經濟法則指導意識不強。另外,這種教育模式的弊端還表現在,學院盲目擴招,而相關建設不到位,給學生就業造成了極大困擾。
1.2 學生主體未體現
我國陶瓷設計教育模式存在的另一個弊端是對“以人為本”理念滲透不足,主要采用灌輸教育的手段進行教育,扼殺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受這種教育模式的影響,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沒有獲得最大認可和尊重。一般情況下,我國陶瓷設計教育模式主要包括造型基礎、陶瓷美術以及陶瓷設計三個板塊。但是時至今日,陶瓷設計的發展已逐漸形成一個多元化、綜合性的整體,單純地依靠這三個板塊很難再滿足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要求。陶瓷設計課程結構相對獨立、分割,使得學生難以將基礎知識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內在潛能得不到發揮,創新設計更是遙不可及。從某種層面上來看,我國學生入學基礎隱約超過外國學生水平,但是經過學院深造之后,較之國外學生缺乏良好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的核心功能是引導,引導學生自主思維和創新才是教師最重要的職責。
2 優化我國陶瓷設計教育模式的對策
陶瓷設計教育模式優化是一項系統工程。作者基于上文的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以下幾種優化我國陶瓷設計教育模式的對策,以供參考和借鑒。
2.1 轉變工作思想
思想是行為的主導。因而,轉變工作思想是實現陶瓷設計教育模式優化的首要任務。新時期,陶瓷設計教育必須要轉變工作思想,注重素質教育理念在其中的滲透,樹立正確的質量意識,通過改革與優化推進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國陶瓷設計教育應該確立全面發展學生的核心目標,強調學生知識水平與素質水平的同步提升。具體而言,在陶瓷設計教育的過程中,應該以市場經濟需求為指導,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合理地設置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與此同時,陶瓷設計教育還應是一個動態調整的過程,要解除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形成多元化的教育模式,鼓勵教師創新教育、優化教育。因此,各院校需要進一步加強專業化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培訓、教研等途徑,及時更新相關教師的工作思想和教育理念,不斷提高其綜合素質和能力,樹立他們正確的創新意識、質量意識等,使之引導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
2.2 拓寬教育渠道
當代社會發展需要應用型、創新型、綜合型的人才。依據市場經濟需求,陶瓷設計教育模式優化應逐漸實現教、學、研一體化,拓寬教育渠道,為學生提供更多創新實踐的機會。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注意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定制”發展,從而為其成功就業夯實基礎。完善的陶瓷設計教育體系應該分為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兩個部分。其中,學校教育是基礎,社會教育是重點。對此,學校可以積極尋求相關企業的合作,將雙方教育資源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在進一步細化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上,按照實際需求建設實訓基地,引導學生有的放矢地學習,以促使他們創造出滿足受眾需求的作品,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職業價值。此外,在陶瓷設計教育實踐過程中,還需凸顯地方文化特色,使學生在文化的良好熏陶下快速成長,完成優秀文化傳承的重要任務。
3 結語
總而言之,優化我國陶瓷設計教育模式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個人能力有限,本文的研究可能存在些許不足。因此,作者希望教育界的其他學者和專業持續關注此項研究,從不同角度剖析當前我國陶瓷設計教育模式可能存在的弊端,有針對性地提出更多優化建議或意見,從而改善陶瓷設計教育現狀,使之最大限度地發揮價值與意義,為社會輸入更多需求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汪芳莉,吳俊芳,倪艷翔.陶瓷藝術設計專業職業教育的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 職教論壇,2015,26:59-62.
[2]李敏艷,李敏芳.陶瓷玩具設計方向職業教育的創新模式探究[J].職教論壇,2016,08:64-67.
[3]丁佳青.以工作室為軸心的教學模式改革 以《陶瓷造型設計》精品課程為例[J].上海工藝美術,2016,01: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