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藝術性;特征;策略
1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藝術性特征
從古至今,教育藝術一直被人高唱,依據藝術所具有的美學性及其可觀賞性運用于現實教育活動中來,使得學生對知識具有一定的領略。使得教育與多種多樣的模式對其核心思想表現出來,將其特點展現,它常常有著生動、富有情感等的特點。
1.1 藝術教育須持有形象性
作為藝術的首要特征,形象性表現出的不僅僅是在藝術范圍上。縱觀藝術史,很多人講到,藝術能非常有效的表達出人的情感,表現各人或事物的思想。因此在日常教育中引入形象性教育,將死的知識進行再創造,使之更加生動形象。通過各種聲音及圖片的形象模擬,讓學生投入到有趣的教育活動中,快樂輕松的學習知識。
由于網絡的技術越來越發達,現代的英語教育也更多趨向于數字媒體化。學生不在是傳統學習那樣僅僅獲得是sound recorder,而在現代教育中,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注重圖片視頻化,而信息為我們提供有效的能源。比如,學生記單詞有場景記憶法,在圖片為背景下,結合有關的例句,使得單詞記憶的更牢靠。同時在單元授課中,老師可通過視頻讓學生感受到外語學習所有的語言特性。讓學生也能更直觀的了解到外語文化。從而形象的感知人與人的 love emotion act and vengeance 等。
1.2 英語教育所應有的情感性
當今世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科學講求以理服人,而藝術則講究的事以情來打動人,在教育的過程中,優秀的教學理論,需要教學者及學生充分的感情。國外的專家就曾明確的說道,教育者不應該是已經一種所謂公平但不具體的法規而加以評判的法官,必須要以學生的角度去體驗鮮活的人和情感。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它的語言、及語調風格都有很強的感染力,用以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近幾年小學生教材的頻繁改動的目的也是讓孩子更加深刻地感受語言的感染力。目前高中的教材也逐漸趨向于這一形式。如BOOK1 A Unit1 Good Friends 就明白的展現出友誼與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1.3 獨創性
學生對教學的理解程度直接關系老師教學文化程度的好壞。因此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盡力避開一層不變的教學模式,尋求多種形象方法來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只有老師盡力來展現出自己的課堂引導能力,以人為本、就地取材對課堂進行革新,努力培養新時代下的學生人才,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由于受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影響,老師在教學與學生融合方面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具體表現為,老師大多只是單純的授課,為了滿足考試的需要,老師則過多要求學生記住各類應用,而忽略了英語作為語言學本質的藝術性及其特征。為此,在授課過程中,老師需注意對學生綜合性思維進行訓練,探索閱讀本身的樂趣,進而表現教育的創造性。
1.4 注重教育帶來的愉悅性
《藝術與現實的審美關系》的作者車爾尼雪夫斯基認為是美喚醒了人們深藏在心底的情感,因而人的整個內心世界充滿了一種無法言表的愉悅的感情,我國美學研究者朱光潛也對美學有類似的說法。從古至今,人們對美的事物容易產生愛慕與喜悅之情,即美的愉悅性。教育工作者應致力于營造出這么一個美的氛圍,充分煽動學生的愉悅性,由此激發出學生的情感共鳴,由此產生積極、向上的高尚情感。而在英語的實際單元中也有類似的提到,通過利用形象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明白那些人與人之間的基礎相處方式及深刻地友誼等各類情感。從而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增強自身的品德,達到教育藝術的最終目標。
2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藝術性的教學策略
2.1 創設和諧的氛圍,讓英語課堂充滿激情
在上課教育中,上課的氛圍不可或缺,假如學員們在充實的熱情、生氣勃勃的課堂氛圍中上課,他們的求知欲將會加強,課堂的配合度將會增加。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著力構建出一個輕松生動的學習上課氛圍,并讓學生能夠加入其中,讓課堂能真正的屬于學生,讓學生能在輕松地學習情況下更多的獲得知識,相反,枯燥的課堂只會讓學生壓力過重,從而產生厭學等一系列不好的情緒。所以老師語言所具有的藝術魅力是怎樣挖掘其中的美和含義,并將此部分內容付諸于實際教學,給學生營造優美的氛圍,并能夠體會到其中的美妙,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好奇心,如此一來在這個過程中就進一步達到了對英語的掌握和提升。
2.2 讓學生有效的融入美的教學情境
教育教學工作者須在細節方式入手,營造出美的教學情境。教育脫離不了美學,日常教育工作中,老師應注意自己的板書,并板書工工整整,一方面便于學生能更好地明白,另一方面以美的形式讓學生能進行模仿,從而規范自己的書寫。一位優秀的老師,就像一位閱歷豐富的藝術家,深情并茂的進行表演,同時有效的引發學生的共鳴,使學生在課堂里漸入佳境,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的思考,從而對英語各類問題進行反思,并因此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
2.3 挖掘教材的內涵美,引發學生美的情感
高中英語文章主題十分多,其關系到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地方。包括中西文化差異、人際交往、珍惜資源、英語地區的文化和地域風情等。這不但耳濡目染地使學生豐富了思想情感和提升了文化修養,而且啟示他們更好地了解這個世界,激勵對人類進步的責任和使命感。同時由于豐富的知識也擴展的他們的見識,在以后的生活中形成更遠大的理想目標,并為之不懈奮斗。
最后,由上面所說的我們能夠看出,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把形象性和情感等因素集為一體,只有做到了這些才可以稱得上藝術性教育。
參考文獻
[1]林蔭.教學藝術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體衛藝教育,2011(06):56-56.
[2]楊麗娟.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的課堂提問藝術[J].祖國:建設版,2013(02):109-109.
[3]石小燕.高中英語教學藝術化處理的思考[J].新校園旬刊,2015(07):7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