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新課程;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有效
語文是重要的基礎性學科,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傳統的語文教學課堂已經不能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新的時代條件下,四年級的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要注重利用多種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1 趣味性的課堂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四年級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提高課堂開始環節的趣味性,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以《桂林山水》的學習為例,教師在上課時可以對學生們說:“同學們,你們喜不喜歡旅游啊?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到不同的地方看一看?”這時學生們的興趣就被調動起來了,學生一定會非常興奮的說:“想!”隨后,教師利用計算機播放自己假期時去不同地點游玩的照片,展示照片的同時向學生介紹相關的景點信息及在游玩過程中發生的趣事。向學生介紹了幾個景點后,教師可以利用語句設疑,保持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說:“同學們,有一個地方是教師要推薦給你們的,那真的太美了!同學們,可以猜一猜那個地方是哪里嗎?”利用提問引發學生的討論,聽了學生的答案后,向學生播放與桂林山水相關的視頻,播放視頻的同時教師對學生們說:“這就是老師想要推薦給你們的,同學們請保持安靜細細的品味桂林山水的美。”教師在教學時利用生動有趣的教學語句,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實現有效的課堂導入,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自然的展開教學內容的學習。
2 轉換課堂展開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傳統的語文教學課堂是教師帶領學生學習主要的教學內容,新的時代條件下,教師可以轉變課堂展開形式,讓學生獲得語文學習的新鮮感,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以《頤和園》的學習為例,課文中主要介紹了頤和園中的美麗景色,上課時教師可以把語文學習課演變成景觀游覽課。學生在課下通過閱讀課文內容撰寫頤和園的導游詞,并查找相關的景點圖片。課堂上教師和其他學生的角色轉變成游人,講授的學生變成導游,學生按照景點游覽路徑展開景點的介紹,教師和其他游人在有問題的地方向學生提問,讓學生進行解答。又如學習《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印制縮小版的世界地圖,課堂教學時分別發給學生世界地圖和剪刀,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驗證一下文章中體現出的太古時代,地球上所有的陸地都是連在一起的結論。學生親自用剪刀將各個大陸的圖形剪下,并對各個大陸的圖形進行拼圖,直觀的驗證文章中體現出的結論,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的主要內容。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的轉換課堂教學展開形式,給學生語文學習的新鮮感,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3 語文助學課堂的建設
在四年級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建設語文學習的助學課堂,利用助學課堂促使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學生的自助課堂主要體現在課堂預習階段,以《貓》的學習為例,教師需要在課前向學生布置自學任務,以保證學生自己學習時思考方向的正確性。預習《貓》這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們布置以下預習任務:閱讀課文,把文章中的生詞利用字典查找并做好標記;文章主要介紹的是貓,文章中哪些地方分別體現出了貓的哪些特點?若是有不能理解的地方,做好標記。根據自己的對文章的理解思考課后習題的答案。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自學任務,展開對課文的預習工作。課堂教學時,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學生在小組中交流自己對教師提出問題的理解,并和小組成員共同探討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難以理解的內容,實現學生之間的互助。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確定共同滿意的問題答案。教師分別聽一聽各個小組的答案,在學生答案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分析文章中體現出的小貓性格古怪和淘氣可愛兩方面的特點,體會文章中體現出的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建設助學課堂,實現對上課時間的有效利用,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4 注重語文教學中有效的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進行有效的課堂提問。為了實現有效的課堂提問,教師在提出問題后要認真關注學生的眼神、動作甚至竊竊私語,從中獲得有效的信息,運用一問一答、搶答、小組討論、辯論等不同的方式促使學生交流自己的意見或發現。為了提高課堂提問的效果,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激勵,不管學生問題答案的正確與否,都要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讓學生保持學習的信心,在學生理解有誤的地方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找到正確的答案。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并通過建設一個輕松安全的學習環境,實現良好的師生互動。
總之,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趣味性的課堂導入,利用轉換課堂展開方式、建設語文助學課堂和有效的課堂提問的方式,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任菊.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研究[J].考試:教研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