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兒歌;朗讀
1 做好前期生活經驗的準備
雖然大多數兒歌都是比較通俗易懂的,但對于生活經驗相對較少的幼兒來說,有些內容或詞匯在理解上還有一定的難度。比如《小溪流》這首兒歌,對于許多城市里的孩子來說,也許壓根兒就沒見過小溪在山澗奔跑流淌的樣子,對小溪流這個角色缺乏了解。考慮到這點之后,活動前我就根據詩歌的內容設計制作了動態的PPT課件,并把兒歌的內容像講故事那樣說給孩子們聽,形象的畫面加上生動的語言,就很容易讓幼兒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此時再來學習詩歌和朗讀的時候,幼兒就能在理解的基礎上展開聯想,自然而然融進自己的情感,更好地把握朗讀的節奏和力度,生動地表現出小溪流那種活潑勇敢,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樂觀精神。
2 重視教師的朗讀示范作用
我們都知道,一曲優美動聽的旋律能使人回腸蕩氣,一篇精彩激昂的演講能使人熱血沸騰。同樣,教師深情并茂的朗讀示范也能感染幼兒,喚醒幼兒內心情感的共鳴。如在學習《搖籃》這首兒歌時,我在朗讀時首先配上了一段抒情的鋼琴曲,并采用柔和緩慢的語調輕聲吟誦。當我讀完之后,我發現教室里一下子變得靜悄悄的,小朋友們聽得很入神,他們都好像沉浸在兒歌所表現的那種寧靜、安詳、愉悅的意境中了。理所當然,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他們的表現都非常投入,朗讀時,有許多孩子都不由自主地閉上了眼睛,并情不自禁地表演起來,似乎都陶醉于自己的想象中了。這一堂課的朗讀效果出奇地好。所以,我覺得教師的示范朗讀非常重要,它能直接啟迪幼兒,給幼兒提供良好的表率。因此,每次,在教新的兒歌前,我都要自己先讀幾遍,滿意了,再讀給幼兒聽。我深信,要想感動孩子首先得感動自己。
3 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
有一件事留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幾年前我教過一個叫凡凡的孩子,她很聰明,但也許是年齡偏小的緣故吧,在班級里不是很出彩。每次上課發言,聲音都很輕,表現得很害羞。可偶爾有一次,我下班路過她家,忽然聽到屋子里傳來一陣朗朗的讀書聲,定睛一看,這不是凡凡嗎?只見她正在讀《我給月亮做衣裳》那首兒歌,她的神情是那樣專注,聲音是那樣悅耳動聽,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還真不敢相信。但是當我第二天特意再請她朗讀時,她的聲音又恢復了原樣。原因顯而易見,課堂氣氛使她感到緊張。雖然有點遺憾,但這也同時提醒了我,自此以后,在課堂上,我總是努力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每當有幼兒上來朗讀時,都會勵他們放松心情,大膽表現,不管他們水平如何,我都會投以微笑的表情,贊許的目光,表揚她們的勇敢,肯定他們的出色表現,每個孩子讀完之后,鼓勵全班孩子給他們以掌聲。功夫不負有心人,慢慢地,那些常常要害羞的孩子在集體面前朗讀兒歌時,神態不再那么拘謹了,表情豐富起來了,聲音也響亮起來了,從孩子們的神情中,可以發現,他們感受到了朗讀的快樂和愉悅。
4 采用趣味性的輔助手段
當幼兒覺得做一件事情非常有趣的時候,他們往往會認真主動地去做。因此,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復習鞏固的時候,我經常會采取以下幾種輔助手段,增加活動的趣味性,避免反復練習的枯燥乏味。比如在朗讀時配上打擊樂器。《母雞孵蛋》是一首韻律感特別強的兒歌,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在朗讀時我就配上小樂器木魚,引導幼兒一邊有節奏地敲擊木魚,一邊朗讀,既整齊又有趣。還將表演和朗讀結合起來,借助適當的道具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如在復習兒歌《小熊過橋》中,我就利用平衡木來替代小竹橋,讓幼兒帶上小熊和小魚的頭飾來邊誦邊演,在游戲情境中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幫助幼兒在朗讀時順利表現出小熊初過橋時小心翼翼、膽戰心驚的情緒及順利過橋后的快樂自豪心情。在情景和道具的烘托下,孩子們的表演真是有聲有色,有模有樣。再比如發揮小小話筒和錄音機的魔力。孩子們都非常羨慕大人們和小童星在舞臺上的表演,針對這一特點,我就在班里組織小小朗誦會,并給孩子們配備了話筒,這樣就增加了不少新鮮感,更重要的是,通過話筒的傳播,即使幼兒聲音再輕,音量也會有所增大,這無形中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表現。我還經常和他們玩錄音機的游戲,并放給他們聽。孩子們一聽要錄磁帶了,都會格外專注,用心去讀,特別是當他們從錄音機中聽到自己的聲音時,都會表現出異常的欣喜和快樂,因此朗讀兒歌的興趣就特別濃厚,愿意讀,喜歡讀。
培養幼兒有感情地朗讀兒歌,一方面提高了幼兒的朗讀能力,激發了對朗讀的興趣,可以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另一方面能陶冶幼兒的情操,豐富他們的情感,提高審美情趣,這些都對孩子的終生發展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