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氣氛;營造方法
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相互間互動的過程,只有與學生積極交流,才能了解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改善教學效果。和諧的氛圍是師生互相溝通和交流的基礎,既保證了教學活動的順利進展,又能讓學生以輕松的心態(tài)學習語文知識,提高教學質量。良好的課堂氛圍還可以滿足學生心理需求,構建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已經(jīng)成為衡量教學成功的主要因素,必須及時對其進行分析。
1 影響課堂教學氣氛的因素
1.1 教師自身因素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組織者,是課堂教學的主要指導者,但是由于很多教師思想認識和教學方法存在偏差,導致教學中出現(xiàn)了各種問題,影響了語文知識學習。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第一,對學生問題回答要求較苛刻。小學生年齡較小,思維正處于發(fā)展演變中,考慮問題的角度也不同,而且個人能力和知識掌握程度不同,回答的問題經(jīng)常不能滿足教師要求,打擊了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第二,批評多贊美少。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初步階段,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足,很多教師提出問題后經(jīng)常強制性要求學生回答,學生回答不上來時,就會用傷害學生的言語刺激學生。第三,教師不能面向全體學生實施教育。課堂上教師表揚的經(jīng)常是學習好的學生,差生經(jīng)常被教師忽略,出現(xiàn)了嚴重的兩級分化現(xiàn)象,課堂活動較分散,教學質量較差。
1.2 學生自身因素
學生最明顯的問題就是主體性不足。新課改實施后,要求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知識。但是受種因素的影響,依然不能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性,經(jīng)常存在以下幾點問題:第一,學生知識儲備有限,不能靈活應用。雖然新課程要求將學生作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作用,但是由于學生知識儲備有限,學生學習的知識就是書包里的基本課程,課外閱讀量非常少,知識面較狹窄,很多學生雖然想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但經(jīng)常表達效果甚微。第二,學生見世面較少。很多學生基本都處于家庭和學校環(huán)境中,而且還有一部分農(nóng)村學生,學生經(jīng)常接觸的就是學校中的幾個人,單獨說話機會不多,討論問題的機會較少。
2 提高教學中課堂教學氣氛的方法
2.1 教師應該展現(xiàn)出良好的教態(tài),實現(xiàn)師生情感互動
教學心理學表明,“教學各個階段都有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只有師生間建立良好的學習關系,才能讓課堂教學充滿活力,讓學生感受語文知識的奧妙,體會學習語文的樂趣,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學習更多的知識。如利用教學生態(tài)、表情等輔助完成教學活動。教學生態(tài)是教學的外在表現(xiàn),可以多種方式展現(xiàn)出來,對學生學習情緒和情感具有很大影響,可以營造緊張、輕松、愉悅等多種氣氛。教學開始時,教師應該面帶微小實行教學,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營造出輕松的教學分文,化解教學情緒,增加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情感。同時還要多鼓勵學生,讓學生產(chǎn)生學好語文的自信心,盡量避免用消極言語刺激學生。我們都說好的一堂課開頭五分鐘實在重要,我們在實施教學的時候要關注到其學齡和學情??梢允挂粋€簡單的小游戲,如猜謎或是成語接龍。同樣一個精彩的課堂導入也是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小白兔和小灰兔》這一課時,先讓學生們展開想象,把這個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來一個不一樣的續(xù)寫。這樣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為本堂課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同時,我們鼓勵學生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表情、言語鼓勵等方式鼓勵學生,尊重學生個體間差異,分層次實施教學,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學生自然會產(chǎn)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不斷學習,提高語文成績。
2.2 利用動手操作營造語文學習氛圍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好動性較強,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教師必須滿足學生動手操作需求,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理解并掌握語文知識的奧妙,促進學生智力發(fā)育。從身體大腦皮層分布來看,絕大部分感覺和運動神經(jīng)等集中在手部位置,對智力發(fā)育具有重要影響。動手操作過程實際上是學生各個器官參與、智力發(fā)育的源泉,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學習的興趣,構建了學生的表象思維,是一種直接利用動手操作將課本知識形象化的方式,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比較死板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了課堂教學形式。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集體進行課外剪紙報活動,讓學生將語文學習中優(yōu)美的句子收集起來,增加學生記憶,讓學生成為比較有趣的教學活動課。
2.3 改變教學態(tài)度
教學態(tài)度是良好課堂氛圍營造的前提,對教師形象塑造和教學進展具有重要意義。改進教學態(tài)度的時候,教師一定要真誠,贏取學生信任,實現(xiàn)心理上溝通交流,讓學生大膽的發(fā)表自己的言論。如果在教學中教師較認真,同時以比較柔和的語調講述知識,讓學生踴躍表現(xiàn)自我。相反,如果教師在教學進展中經(jīng)常利用比較生硬、嚴肅的態(tài)度教學生學習,就會影響學生學習語文的知識的興趣,導致師生間出現(xiàn)隔閡和障礙,學生參與教學積極性不強,課堂教學質量較差。教學的順利進展并不是要求必須運用嚴肅的態(tài)度進行教學,而且從自身的修養(yǎng)、態(tài)度等方面征服學生,贏取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提高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必須從自身態(tài)度做起,強化師生間溝通交流.有很多教師在上課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一個誤區(qū),特別是在大型的公開課上。由于在比賽課上同學生的接觸時間較短,對學生的了解也不夠,往往對學情并沒有很好的判斷,在課堂上,為了完成自己精心設計的教案,很多教師對于上課提出的問題不敢放手讓學生去答。其實我們的課堂并不是演,而是要真正從學生角度出發(fā),以學生為主體,一堂課好與壞的標準,我認為從學生的表現(xiàn)和課堂展示的效果就可以看出。
2.4 利用藝術方式營造課堂教學氛圍
小學階段學生的形象思維較豐富,各種形式的藝術對其學習知識具有很大幫助,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開發(fā)了學生智力發(fā)育,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語文是一門工具課程,是各種藝術的母體,涉及多種藝術形式,兩者聯(lián)系較緊密。因此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尋取一些詩畫,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和藝術形式的結合,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學習古詩的時候,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圖畫,讓學生在內(nèi)容的學習中理解詩畫,培養(yǎng)學生多種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在享受中得到快樂,積極主動的學習語文知識。比如在教學《鄉(xiāng)村四月》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展示一系列的圖片來理解“綠遍山原白滿川”,充分利用圖片和音樂來創(chuàng)設情境,整堂課下了,不僅學生聽的如癡如醉,連在場的老師們仿佛都跟隨著執(zhí)教老師走入一幅優(yōu)美的江南山水畫。
2.5 利用多媒體技術營造教學氣氛
隨著信息化變化,多媒體教學已經(jīng)成為教學的重要工具,合理的利用多媒體,不僅可以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枯燥乏味的現(xiàn)狀,還可以利用多種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的各器官積極參與到教學中,深入理解并學習教學內(nèi)容,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學習《黃山》一文時,很多學生可能沒去過黃山,為了讓學生了解文章內(nèi)容,可以選取一些比較精彩的圖片或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讓課堂教學生動形象,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語文學習,提高語文學習質量。但是,也有教師有這樣的誤區(qū),課件做的精致無比,但整堂課聽下來,卻讓人覺得味同嚼蠟,沒有生趣。所以,我們教師應該要把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并不能把整堂課的呈現(xiàn)都靠它去完成,還是要結合課堂教學設計理念和實際教學中學生為主體的表現(xiàn)活動等等,讓它與自己的教學有機結合,才能讓整堂課更加的出彩。
3 結束語
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學習特點,針對性的實施教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教學過程和教學內(nèi)容的結合,提高語文教學效果。本文主要從學生和教師兩方面分析了影響語文教學中課堂氣氛構建的因素,并針對性提出一些解決措施,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給小學語文教學者提供參考,營造出積極向上的課堂教學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孫小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J].中華少年,2016(01).
[2]魏華.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良好課堂氣氛的營造[J].作文成功之路,2015(12).
[3]肖芳.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氣氛的營造方法[J].初中生優(yōu)秀作文,2015(08).
[4]李敏.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J].學周刊,2015(02).
[5]徐娟麗.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氣氛的營造方法[J].考試周刊,2014(06).
[6]黃宏容.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J].亞太教育,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