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農村現代化;農民協調發展
1 農村現代化的含義、主要特征和內容
農村現代化一般上理解為農業的現代化,主要原因在于農村是以農業為基礎的。隨著現代農村的全方面發展,農村現代化,已不僅僅局限在農業方面,而是涉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1.1 農村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改革的潮流大勢發展,不僅城市在改革,農村的改革活動更是勢不可擋,人們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在正確的領導方針的指導下,呈現出了新農村新面貌,一片繁忙的景象,欣欣向榮。其次,農村管理模式先進化,先進的管理模式是農村走向現代化的前提。先進的管理模式最主要體現在管理民主化,管理民主化主要體現在農民有權利參與村里的一切事務,村里的一切事物都應透明化,真正做到農民是農村的主人,切實落實了黨的政策、方針、路線。管理民主化,是農村走向現代化的重要體現,更加體現了對人民權利的尊重與重視。再次,人們認識新思想、新事物的能力普遍提高。過去,農村人民的思想意識相對保守及守舊,一層不變的生活方式是他們所謂的安穩。大部分人一年到頭的收入只有靠種地,勞作之辛苦,收入之少,令人唏噓。而現在,農村的人們家家戶戶都有電視,電腦。互聯網更是讓全世界人們聯系到了一起,人們不出門就可以了解到世界的巨大變化,人們的思想認識隨之提高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日益增強。
1.2 農村現代化的主要特征
現代化的農村和以往的農村有著很大的區別,研究者對農村現代化特征進行了積極地探索。
《延安學報》有關現代化的農村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特征:一,時代特征。現代化是與時俱進的一個概念,隨著社會和諧發展,經濟的迅速發展,政治文化的繁榮發展,現代化也被貼上了時代的標簽。二,滯后特征。相比城市的發展,農村的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都落后于城市的發展。三,條件特征。農村的現代化需要一定得主客觀條件才能在適當的時候得以發展。四,階段特征。農村的現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五,技術特征。農村的現代化需要一些列科學技術的支持。六,產業特征。農村最主要的產業就是農業,所以在這一點上最為顯著的就是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的區別。七,家庭特征。與舊時代的農業勞動形式相比較,新農村的勞動形式主要以家庭為單位,不再是過去的集體勞動,利益均分,現代勞動形式更具獨立性和特色性。八,服務特征。現代化的農村不單一的是勞動形式的收入,也摻雜了許多現代化的收入形式,例如發展了一些具有服務特征的行業。九,制度特征。農村的現代化是各種政治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與國家的種種制度與惠農政策緊密相連。十,國別特征。農村現代化的進程及其內容、重心、戰略的變化基本上都是立足于本國的特殊國情,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否則就要走彎路。
1.3 農村現代化的主要內容
在揭示農村現代化的含義和主要特征的基礎上,我們需要研究一下農村現代化的主要內容,使人們對現代化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同時也更加有利于現代化在農村的推廣。
根據前輩們對農村現代化的研究成果,并結合我國的歷史和現實的農村的發展,筆者認為農村現代化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人們思想觀念、價值觀念的現代化。人們通過讀書學習,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看問題,想事情的視角更加寬廣,把積極地思想付諸實踐就獲得很大的實用價值。
(2)農村建筑的現代化。很多新農村積極踐行黨的政策,努力建設新型的農村,農村的房屋翻新了,舊式的平房消失,新式的各類型的房屋層出不窮,例如獨立的小二樓,類似于城中區的小高層樓房,矗立在美麗的鄉村。一些城市的基礎設施走進了農村,例如,健身器材等等。
(3)生態環境的現代化。告別了過去農村臟亂差的環境,現在的農村環境越來越好,有的農村還專門有打掃衛生的負責人。加強植樹造林,綠化環境,讓我們的農村干凈,美麗,整潔,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
(4)農業現代化。以前人們下地干活,什么農活都必須親力親為,沒有輔助的工具。現在的農村新型的農具走進了家家戶戶,給人們的勞作帶來極大的便利。
2 農民在農村現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1 農民的現代化是農村現代化的前提
農民是農村的主人,農民的現代化的前提作用首先表現在農民的現代化是農村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農村現代化又是社會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社會現代化的內容來看,社會現代化的主體是社會領域的現代化,社會領域是人類社會的六個研究領域之一。這六個領域分別是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環境和個人等。因此,農民的現代化是社會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
2.2 農民的現代化是農村現代化的動力
生產力是指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并從自然界中獲得物質生產、生活資料的能力,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動力。在生產力三大要素勞動者、勞動對象、勞動資料中,勞動者是最重要的因素。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又反作用于生產力。農民是農村的主要勞動者,具有較高科學文化素質、價值觀和思想情操的農民會比其他不具備這些條件的農民有較強的責任感、積極性和創造性。科學文化水平高的農民,勞動效能也較高。因此,農民的現代化是農村現代化的巨推動力量。
2.3 農民的現代化是農村現代化的最主要目的
農民是農村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是農村最主要的勞動力,改變農村的發展,最根本的必須從提高農民的自身素質做起,讓農民充分認識到發揮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性。只有農民發展了,農村才有發展好的希望。因此,農民的現代化是農村現代化的重要目的。
3 實現農民和農村現代化的現實意義
中國是具有新型理論制度的新型發展中大國,在世界的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是仍然是農業人口占絕大多數的農業大國,中國的發展不僅要著眼于大城市的發展,更不能忽略農村的發展。西部大開發項目充分證明國家對于貧困地區的開發的重視,國家注重的是均衡發展,先富帶后富,城市化帶動城鎮化的發展。農村的現代化給農民提供了更多自由的發展空間,極大地增強和提高了農民的綜合素質,更有利于促進農村的現代化的發展和完善。農民和農村的現代化給整個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環境、社會等反方面面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參考文獻
[1]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