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英語電影名稱;直譯;音譯;意譯;創造性翻譯
1 簡介
電影作為一種老少適宜的藝術形式,已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觀眾。自1994年以來,電影總局開始引進一流的外國電影,最先開始引進了10部可以反映世界文化成就的電影。至此,中國就源源不斷地開始引進各種國外優秀電影。電影名就好比電影的商標一樣,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深刻的內容。因而英語電影名的翻譯也尤為重要。
但縱觀目前國內的翻譯,只有一部分英語電影名翻譯比較成功,能夠讓觀眾記憶猶新。比如《廊橋遺夢》,《人鬼情未了》。 但是最近新的電影名翻譯越顯浮躁,不少問題也隨之產生。本論文將集中介紹直譯,音譯,意譯及創造性翻譯四種方法,去提高英語電影名的翻譯,讓更多的中國觀眾感受到英語電影的魅力。
2 漢譯方法
2.1 直譯
直譯是英語電影名漢譯最常用的方法。大多數情況下,采用直譯是為了保持電影名原有的內容和精髓。比如“Beauty and Beast’ 被譯為《美女與野獸》。只要是漢譯的電影名不會讓觀眾感到困惑,同時又能準確地表達電影的內容,那么譯者就可以采用直譯的方法。對大部分英語電影而言,譯者多半會采用這種譯法,用來強調漢譯中忠誠性原則。比如\"Fast and Furious\"譯為《速度與激情》,\" Kung Fu Panda\"譯為《功夫熊貓》等。
2.2 音譯
當一些英語電影名不能采用直譯或者意譯,并且在漢語中也找不到相應的語言去描述此影片名時,譯者可采用音譯的方法。比如,經典影片“U – 571”是介紹一艘名為U – 571的德國核潛艇。但漢語中沒有相對應的詞匯去描述這部影片。為了把持忠誠性原則,該影片名直接譯為《U – 571》。對于一些以名字,時間和數字命名的英語電影,采用音譯的方法較為妥當。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保留原有的國家特色文化,也可以讓中國的觀眾有個耳目一新的感覺。如《阿凡達》,《哈利·波特》,《特洛伊》等。
2.3 意譯
對于英語電影名的翻譯,除了直譯和音譯,意譯也是一種采用的譯法。正如上文提到,影片名稱應體現電影的精髓及內同。但同時,一部電影的名字也要足夠的新穎以吸引觀眾,拉高票房。由于中英兩種語言的差異及中西兩國文化的不同,僅僅依靠直譯和音譯,很難達到以上吸引觀眾,拉高票房的效果。例如,電影“Next Stop Wonderland”依據直譯被漢譯為《下一個仙境》,這樣就很難體現電影的一個主要內容,觀眾也難以從字面上看出電影所要表達的主旨。但是根據電影內容,意譯為《緣來是你》,觀眾就能體會到這是一部浪漫的愛情故事片。對于意譯而言,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源英語電影的內容和精髓。舉例而言,“Ghost”是好萊塢經典愛情電影。若譯者按照直譯譯法,直接翻譯影片名為《鬼》,那么中國觀眾就會認為這是一部純粹的驚悚片,而不是浪漫的愛情影片。對于那些不熱衷于驚悚片的觀眾而言,他們就會忽略掉這種經典影片。幸而,譯者采用了意譯,將這部電影譯為《人鬼情未了》。進而使中國的觀眾大致了解到這部電影的主旨,也能讓增加這部電影的藝術氣息,不可謂是一個經典的影片翻譯。
2.4 創造性翻譯
除上述三種譯法,譯者也可采用獨特的創造性翻譯。為了突出加強原電影名的藝術效果,在某些情況下,譯者不會直接采用直譯或者是意譯。反之,他們會采用另外一個全新的影片名來描述電影的內容,激起觀眾的興趣去觀看影片。譯者應該考慮到英語的語義和語用。由于英語和漢語巨大的差異性,使用更加靈活的翻譯策略是很有必要的。例如“Introducing Dorothy Dandridge”這個影片名在英語中是很簡單直白,但中文中譯者采用了創造性翻譯,把影片譯為“紅顏血淚”,更突出了影片主題,也更符合中國觀眾的審美情趣。中國觀眾很喜歡四字短語的電影名稱,市場上大部分國產影片都是四字短語,如《花田喜事》,《臥虎藏龍》等等。鑒于中英文化差異性,有時直譯和意譯可用于準確翻譯英語電影名,但通過故事內容來創造性翻譯英語電影名也是常見手段。如好萊塢大片“The Matrix”就是譯者根據電影內容創造性翻譯電影名為《黑客帝國》。“The Italian Job\"也是利用了創造性翻譯的方法,因而電影名換成了中國觀眾更為熟知的《偷天換日》。
3 總結
很多情況下,觀眾在選擇觀看電影的時候,僅僅是被電影名稱所吸引,進而欣賞完整個部品。因而,電影片名的翻譯極其重要。本文詳細介紹了直譯,音譯,意譯及創造性翻譯四種翻譯方法。在某些電影名翻譯時,譯者往往會同時采用幾種翻譯技巧。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譯者也會遇到很多問題,掌握英語電影中的文化及背景知識有助于譯者更加深層次地理解電影的價值和故事的概述。 因此譯者不僅僅要有精湛的英語能力及熟練地運用以上翻譯技巧,在翻譯過程中,也需要理解英語文化及知識以便更好地理解電影的內涵,創造出更貼切的電影名翻譯。譯者不能單方面為了追求商業利益或者是時間限制而隨意進行電影名翻譯,這樣觀眾會因此產生一些困惑或者是失誤判斷,也違背了翻譯的初衷。因此,譯者不僅要學習翻譯的各種技巧并能夠熟練運用。更重要的是,譯者應該更深入地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及歷史背景,只有這樣才能翻譯出更好的作品。目前,國內的電影翻譯仍有改善的空間,廣大譯者也應認識到這點不足,在翻譯的過程中應更加注重翻譯質量,而非翻譯數量。
參考文獻
[1]江曾培.文藝鑒賞大成[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
[2]劉紅輝.西方電影名的翻譯特征[J].教育與文化,2005(01): 121-123.
[3]廖七一.當代西方翻譯理論探索[J].北京:譯林出版社,2000(03):56.
[4]馬祖毅.英漢翻譯技巧淺談[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