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4-000-01
摘 要 高校公共體育的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立足于整體,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從而更好的實現公共體育的教學。本文通過主要對高校公共體育的現狀以及改革和創新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介紹了對公共體育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的重要意義,為公共體育課程的建設提供一些意見建議。
關鍵詞 普通高校 公共體育 改革創新
當今高校體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就是應該如何的構建能夠適應當今素質教育需要的新的高校公共體育課程體系。為了能夠增強當代大學生的體魄,高校公共體育應該要適應新形勢的需求,所以改革公共體育的教學方法,創建新型的公共體育教學模式是必須的。
一、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的現狀
體育目標存在問題。課程目標是我國高校的公共體育課程中困擾時間比較長的問題,長期受到了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其中主要的問題有:(1)課程目標過于籠統。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目標都是我國在素質教育為前提的情況下制定的,并沒有根據學校以及學生的整體情況來進行適當的調整,所以說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的目標比較籠統,不能夠真正的適應現代社會對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的需求。(2)制定目標的指導理念較為陳舊。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目標的制定中受到了長期以來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3)強調比較片面。在高校的公共體育的教學過程中強調的主要就是對于體育知識以及技能的學習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對于學生的心情以及感受的適當把握。
課程考核存在問題:(1)評價內容單一。目前高校對于公共體育的的考核標準就是對于學生的體育知識以及技能進行考核,過于重視學生的體能以及體育技能,對于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積極性完全不予評價,這從更本上來說就是不公平的不完整的不科學的評價。(2)評價標準不準確。目前采用的評價標準是一般評價標準,一般評價標準就是用一個統一的標注來對所有的學生進行衡量。單純的從生物學理論來對體育進行認識,用生物指標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劃分,這樣的評價標準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從而忽視了學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使得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下降。單一的評價內容以及統一的評價標準最終造成的就是評價結果的不準確不科學不公平。
二、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改革創新的重要性
在現在推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對于高校公共體育的改革與創新已經成為重中之重。對于公共體育教學進行創新和改革的重要性就是在于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高校公共體育的教學質量。
現在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高校的公共體育也勢必會朝著信息化的方向前進,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就是取決于一個國家的人才的數量以及素質的高低,面對這樣的背景,我國也就對人才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高校的公共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能夠培養出更多符合國家和社會要求的高素質強體魄人才,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以便更好地適應瞬息萬變的國際環境,適應社會的高速發展。
開設公共體育課程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終生鍛煉的意識觀念。那么對于公共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能夠更加有效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團隊合作能力,從而進一步的提高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競爭能力,最大程度的為我國培養更多更優秀的高素質人才。
三、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發展的對策
建立綜合課程評價體系。建立綜合評價課程體系能夠完善對于學生以及教師的教育,能夠從根本上改變公共體育評價結果不公平不完整的事實。建立綜合性的課程評級體系主要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階段性的評價二就是期末評價,期末成績就是由學生的學習態度、各個階段憑借結果和期末評價結果決定。階段性評價可以分為平時課上表現以及課外鍛煉的積極程度兩部分,增加階段性測試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增加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加重課上表現評價的比重將學生的出勤情況、上課的積極程度和認真程度、刻苦性以及學生的進步情況統統納入了階段性評價體系中。建立綜合性的評價課程體系的好處就在于能夠將以往單一的和不合理的評價體系分為身體素質及專項素質測試和技能測試。但是在這幾個方面中身體素質的方面的比重應該適當的減少,因為在身體素質方面中比較容易受到先天因素的影響。適當的提高技能和專項素質的比重,能夠有利于學生樹立終生鍛煉的觀念。但是專項素質和技能測試應該由專項老師根據各個學生之間的差異以及身體素質的不同自己做出決定,計分方式可以采取比較常見百分制。
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體系。學校在進行公共體育教學的時候應該適當的根據學校自身的特點和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一些比較時尚的體育項目課程,比如說交際舞、瑜伽、健美操等,另外在時尚體育課程的選擇中應該主要以強身健體為主要的目的,要盡量的避免那些運動強度比較大的體育項目。那些運動強度不大但是具有時尚性的體育項目能夠最大程度的促進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還更加的具有實用性和目的性。將學校的自身特點與學生的需求相結合所設置的體育項目不僅僅能夠打破全國統一的教學體系還能有效的拓展體育項目。
學校應該立足于現實,著眼于未來,努力的培養學生自我完善的能力,增強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從而為學生們贏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對于高校的公共體育教學的改革創新,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身體狀況的認識,幫助學生樹立終生鍛煉的觀念,培養學生鍛煉的興趣,使得學嗯哼的能力以及身體素質同步增長,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逐漸的成為國家和社會所需要的全方面人才。
參考文獻:
[1] 鄭麗.關于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J].
[2] 龔建偉,羅屹.高校公共體育課程對的現狀與發展研究[J].
[3] 楊敏,武衛,鐘利,齊效成,王勇.“三標一體”教育質量模型下的高校公共體系構建[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