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4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4-000-01
摘 要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等方法,分析出我國沙灘排球發展現狀以及所面臨的問題,提出加速建成復合型教練團隊、加大對沙灘排球的資金投入、建立完善的訓練計劃、建立完善的后備人才運輸機制等對策。
關鍵詞 沙灘排球 現狀 對策
一、我國沙灘排球發展狀況
沙灘排球于1996年正式被列入奧運會比賽項目。我國的沙灘排球起步較晚。1987年,我國首次參加了沙灘排球國際邀請賽。1994年我國開始正式舉辦的全國沙灘排球比賽。1997沙灘排球被列為我國第八屆全運會正式比賽項目。1998年曼谷亞運會中國男子沙灘排球代表隊首次組隊參加,并一舉奪魁。2000年,中國沙灘排球代表隊首次進入奧運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女隊田佳和王潔、薛晨和張希分別獲得了銀牌和銅牌,這是中國沙排代表隊在歷屆奧運會上的最好成績。2010年我國女子選手張希和薛晨獲得了世界沙灘排球女子巡回賽莫斯科大滿貫比賽的金牌,男子也獲得冠軍。2016年4月,中國將在福州和廈門舉行國際排聯沙灘排球聯賽,這是中國連續第四年舉辦此賽事。
二、我國沙灘排球的發展現狀和面臨的問題
(一)發展現狀
近年來,沙灘排球這項運動正在我國大力普及和發展之中。雖然我國沙灘排球起步較晚,但是我國在政府和群眾共同的努力下,逐漸縮小與強國之間的差距。我國近些年大力發展沙灘排球,參賽隊伍不斷壯大。同時我國每年在夏季都會舉辦全國性的沙灘排球巡回賽,并于世界接軌,多次承辦世界性的大賽,爭取縮小與世界強國之間的差距。同時加大對教練員自身能力的提高,爭取為訓練隊員提供更加全面和科學的訓練模式。并且,我國沙灘排球這一項目,現在不僅局限在沿海城市發展,也在逐步往內地發展,甚至走進了高校當中。
(二)面臨問題
1.資金供應不足
資金問題在現在成為制約沙灘排球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沒有資金的供應,一切都是紙上談兵。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但是真正落實到體育中的物質基礎還是較少。
2.經驗和后備力量不足
調查顯示:我國所從事沙灘排球的大部分教練員和運動員都是從室內排球轉型到沙灘排球的。這就造成了對其沙排理念的混淆,后背人才資源的短缺。沒有新鮮血液的加入,沙灘排球的發展腳步便會放緩。
3.教練團隊配備不充分
2004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段世杰在首期國家隊教練員培訓班中首次提出“復合型國家隊教練團隊”概念。但是在沙灘排球中,運用復合型教練團隊的情況還較少。訓練隊中還是以單一的教練員為主,即使想往復合型教練團隊發展,也只是進行簡單的教練團隊的堆砌。
4.男女排競技水平差距較大
自我國參與國際性沙灘排球大賽以來,其顯著性特征就是男女沙灘排球隊員的競技成績相差較大,這阻礙了我國沙灘排球整體協調發展的趨勢,如何在新時期的背景下促進沙排的整體發展成為我們所面臨的新一難題。
5.科研力度有待加強
從網上能查閱的期刊文獻等資料來看,對沙灘排球研究的較少。對運動員技戰術、身體素質、賽事研究、運動員選材、教練員培養等方面研究較為匱乏,亟待探究。
三、我國沙灘排球發展面臨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拓寬比賽渠道
增加對國際性比賽的承辦投入也是促進沙灘排球發展的重要途徑。舉辦這種高等級的比賽,大眾也會更加了解沙灘排球,增加對沙灘排球的興趣度。運動員也能在比賽過程中提升自己。教練員能在運動員參與大賽的時候發現平時訓練中沒有發現的缺點。
(二)建立完善的后備人才運輸機制
目前我們應加強對沙灘排球青年隊和少年隊的建設,形成一定的體系。在各個省市加大對沙灘排球的宣傳,鼓勵其建立專業的沙灘排球少年隊、青年隊、成年隊。俱樂部中也要建立自己的一、二、三線隊員,促進沙灘排球在我國的職業化進程在此基礎上,從各省級隊伍和俱樂部中選拔優秀運動員組成國少隊、國青隊和國家隊。
(三)加速建成復合型教練團隊
奪取金牌是運動隊的主要目標,而復合型教練團隊的目標也是追求形成最好的訓練管理系統。如果我們能將復合型教練團隊應用到實處。那么不僅運動員的訓練激情會大幅上升,訓練成績也會大幅上升。
(四)建立完善的訓練計劃
從我國沙灘排球男女隊員的成績看,訓練成果相差較大。我們要建立一個完善的訓練計劃來縮小男女隊的差距。在制定好訓練目標的時候要根據每個運動員不同的自身情況對其進行現狀的診斷以及從診斷中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解決方案,做到因材施教。
(五)加強相關科研研究
從發表的我國對沙灘排球的研究中可知。大部分是對沙灘排球現狀的研究,所涉及的問題也過于單一,沒有進行深度的分析與研究。沙灘排球與社會的融合、賽事的舉辦方面也基本沒有研究。現在都沒有一個標準的量表來供我們對比分析運動員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 宋英杰,沙灘排球、軟式排球、氣排球運動[M].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36.
[2] 于貴和,軟式排球、沙灘排球、氣排球理論與方法[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 張玉紅.我國沙灘排球運動發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1,09:56-59.
[4] 崔秀云,蘇國慶.我國沙灘排球運動員現狀及對策[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9,04:57-58.
[5] 李文超,李鴻江,席凱強,畢長年.整合機制下我國優勢項目復合型教練團隊的建設[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03:239-242,252.
[6] 王紅英.沙灘排球[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