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2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4-000-01
摘 要 本論文通過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清原縣第二高級中學田徑運動員損傷的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調查的結果表明:運動員運動損傷主要發生在踝關節、大腿和膝關節,受傷的項目主要為短跑和800米;引起受傷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技術動作不規范、準備活動不充分、運動疲勞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其中踝部損傷占首位;針對運動損傷出現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應的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 田徑運動員 損傷
一、引言
田徑運動是各項體育運動的基礎,通過田徑運動技術的教學,使運動員學習和掌握田徑運動各項目的基本技術,有效地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體育技能,為學習其他體育運動項目打好基礎[1]。長期以來,我國學校體育的田徑教學基本以競技體育中田徑各單項運動技術的學習為主要內容,以培養運動員基本技術為學校體育的基本任務,以運動成績的優劣(達標)為體育成績評定的主要依據。運動損傷是指在體育運動中因各種原因造成的損傷。運動損傷發生部位及原因的調查,以及相應處理措施和解決辦法的提出對今后強化運動員自我預防意識,更進一步提高運動水平,延長運動壽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運動員運動損傷部位
通過對田徑學生調查得知,徑賽損傷部位排在前三位的是踝關節、大腿和膝關節,分別占到了調查對象的55.4%,50%和44.6%。踝關節容易受傷與踝關節的解剖結構有關,踝關節有脛骨、腓骨下端(脛骨內踝關節面,腓骨踝關節面)、距骨所組成。由于外踝比內踝長,且靠后方,內側韌帶比外側韌帶面積大,因此,足的內翻活動可能性比外翻活動可能性大,當起跳時,往往伴有腳內翻活動,落地時,如果出現地面不平整,身體失去平衡等現象,就容易造成踝關節損傷。膝關節是發力性動作的主要傳輸部位之一,每完成一個動作,它都要承受較大的負荷,因此也比較容易受傷。
(二)運動員損傷原因
1.運動員的技術動作不規范
技術動作不規范主要指完成動作時違背了人體結構特點,違背了系統功能的活動規律,以及運動時生物力學原理。它在學習新動作的過程中,往往容易出現。在被調查的56名運動員中,有48.2%的運動員造成運動損傷是因為技術動作不規范。雖然在進入專選班后多少運動員技術水平普遍提高,但部分運動員由于自身基礎或身體協調性的原因,由于技術動作的不規范造成損傷。
2.運動員的準備活動不充分
因準備活動不充分造成的受傷人數占到了被調查對象的44.6%。準備活動的意義在于通過身體練習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使運動中樞和非運動中樞均處于興奮狀態,有利于運動員在短時間內進入運動競技狀態。如果準備活動不充分,運動員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內臟器官的功能就不會被充分調動起來,肌肉的溫度低、彈性差、身體協調能力和運動的靈活性差,以至于運動員容易發生損傷。因準備活動不充分造成損傷主要是由于:(1)對準備活動的目的、作用不清楚,認為準備活動只是一種形式;(2)做準備活動時,沒有針對性,千篇一律;(3)沒有很好地把握準備活動的量。
3.運動員運動疲勞
運動疲勞是指運動持續一段時間后,機體不能將它的機能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或者不能維持在某一預定的強度。本研究表明:在被調查的56名運動員中,由于運動疲勞造成的運動損傷為32.1%,占第三位。適度的疲勞配以合理的恢復手段可以促使人體的機能水平不斷提高。田徑運動項目在供能方式除了短跑屬于以無氧功能為主以外,其他項目上基本上屬于以有氧能為主,長時間的運動會使運動員肌肉中的乳酸增加,造成乳酸堆積,運動員就會感到肌肉酸痛、僵硬、疲憊不堪、心情沮喪、信心不足等,同時還會伴隨運動能力的下降,從而造成運動損傷。
4.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發生次數為13次,占總發生人次數的23.2%;注意力不集中往往表現為在沒有做準備的情況下即投入訓練或在身體極度疲勞的狀況下訓練,進而導致人體的警覺性和注意力下降,機體反應遲鈍,從而造成運動損傷。
三、結論
目前清原第二高級中學田徑運動員最容易受傷的是踝關節,大腿肌群次之,膝關節占第三位。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主要有:技術動作不規范、準備活動不充分、注意力不集中和運動疲勞等。在今后的教學、訓練中,教師應加強對運動員預防運動損傷方面的教育,使運動員了解運動損傷的起因和危害,在思想上引起足夠的重視。充分做好準備活動,且具有針對性。準備活動內容和運動量以能充分調動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和器官的積極性為宜。對容易發生運動損傷的技術動作應事先做好預防,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損傷的發生。教練應該有針對性地把輔助性練習和專門性練習結合起來,科學運用各種教學原則和教學手段以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運動員應增強了解保健知識和自我檢查的能力,預防舊傷病再次發生,充分做好放松練習。全面提高運動員身體素質,加強運動員的體能和技術訓練,要加強易傷部位和相對弱部位的訓練。
參考文獻:
[1] 郭興常,李東鵬.沈陽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田徑課運動損傷的調查與研究[J].吉林體育.
[2] 姚學恩.對運動員在健身鍛煉中運動性傷病發病率及其發病因索的探討[J].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1999(4).
[3] 夏義山.大學生田徑運動員常見的運動損傷及預防措施[J].廣東體育科技.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