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新常態給中國發展釋放了一種信號,持續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將會面臨各種挑戰,中國經濟將進入相對穩定的、合理增速的發展狀態。適者生存,永遠是有效法則。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應該加速轉型發展,尋找合理的定位,承載國家戰略和要求,成為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動力源;要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金融服務業,尋找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構建上海發展的新格局;要加大對國際市場的投資開拓,打造全球性的產業鏈,形成以全球價值鏈為目標的合作新格局。
一、提升都市圈的功能,承載國家戰略和要求
上海以特有的區位和影響力,引領海派文化,依托長江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帶動長三角,輻射全中國,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根據國家發展戰略和發展要求,上海將提升大都市圈的功能層級,擔負起引領中國經濟發展、對外開放合作的重要責任。上海加快推進全球城市建設的戰略布局,使上海成為全球經濟城市、全球科技城市、全球治理城市和全球文化城市。作為全球性大都市,上海對外開放包容,海納百川,建設全球性城市;對內轉型升級,引領輻射,促進經濟協同發展。
二、發展綠色新興產業,啟動上海經濟的新動力
第四次綠色工業革命到來,未來經濟發展必然以綠色經濟為主導,通過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上海產業結構發生重大變化。未來的上海必然以先進制造業和金融服務業為主要的產業支撐,新興產業和高端科技服務業不斷涌現,將成為上海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對于重點發展的先進制造業和金融服務業,上海要形成企業全球總部的集聚中心,實現集群效應,把上海建設成經濟領軍的全球城市。上海應制定政策,積極支持和培育新興產業,為新興產業提供系統性支持。同時,鼓勵企業進行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業態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和優化,引領中國經濟發展。
三、打造全球科創中心,支撐上海融入全球價值鏈
創新要素全球性流動,每個國家都要制定政策,吸引和集聚全球性優質資源。上海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最前沿,理應成為全球創新的重要樞紐。打造上海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構筑上海科技的新平臺,是上海乃至中國融入全球產業鏈的重要環節。上海吸引聚合全球創新要素,著眼于重大的科學發現、新型產業的引領和重要原始技術創新,構筑企業科技創新平臺,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創新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對各種創新要素進行有效配置,實現要素效用最大化。同時,需要對創新發展進行政策支持,完善機制保障,不斷優化創新要素和平臺環境,努力實現創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