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是向學生傳授知識與引導學生追求真理的地方,同時也是培育人才的場所之一,因此對于大學來說,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育人。大學具有教學與科研兩大功能,同時大學中的功能也是持續不斷發展的,因此,對于大學來說,做好教學與科研工作,才能實現更好地育人,而這也是大學不斷發展與實現進步的最基本問題。基于此,本文針對大學教學的研究性與大學科研的教育性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教學;研究性;大學科研;教育性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1-11
大學的本質就是進行知識的傳授與人才的培養,所以說具有教學與科研等功能。
在大學教學中,必須保證教學與科研工作的統一,這樣才能確保大學教學具有研究性,科研具有教育性。同時,想要實現兩者的有機統一,就必須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做好教育與科研工作,這樣才能突出大學的本質,保證教學科研教育具有教育法的價值。
一、大學教學具有研究性
對于教學來說,就要突出教與學。從教上來看,就是要做好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而這一過程就是對已編碼化知識進行傳播。從學上來看,教學工作就是要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所以說,教與學就是要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簡單來說,也就是實現教與學的有機統一。從歷史背景來講,大學教學以向學生傳授人類長期發展背景下所積累起的知識為主,同時也應當要明確大學教學與中小學教學的不同;在大學教學中,比較注重研究,以提升學生的理論水平,促進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因此,對于大學生來說,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科學研究,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創造能力與培養創新精神。
大學教學具有專業性。大學教學的目的專業性十足,即將學生培養成為專業性人才,這使得大學教學中的教學計劃、課程設計以及教學活動等都是根據培養人才目標來制訂的。因此,不可以將大學教學目的理解得過于狹隘,必須加強基礎知識的創新與傳授,幫助學生擴展知識層面。[1]
大學教學具有前沿性。在大學是學生研究學問的地方,只有保證大學教學內容的前沿性,才能實現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有機統一。因此在實際中,大學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專業技能,還要讓學生掌握最新的科學成就等,并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所以教師要將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學中,以豐富教學內容。
二、大學科研具有教育性
科研就是在預設的目標下進行知識的探索與發現其中存在的規律,綜合利用好有效的資源與知識來解決存在的問題。因此,科研本質上就是對未知領域進行探索的活動,同時也必須是一種對知識進行創新的活動。
大學開展科研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更多的人才,將科研工作作為一種教育的手段。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科研開始從大學職能中分離出來,出現了專門的研究機構。大學本身存在大量的科研內容,但其最終的目的是實現育人,所以說,要將科研與大學科研進行有針對性的劃分,便于大學生不斷學習。[2]
三、實現人才培養目的
將大學教學的研究性與大學科研的教育性相統一,最基礎的內容就是進行人才的培養。根據我國目前的教育法,高校必須堅持以人才培養為工作的核心內容,將教學與科研工作運用到人才培養上。同時也要明確教育才是工作的中心環節,科研工作必須要經過教學來服務于人才培養方針。
大學要堅持以培養人才為基本的發展方針,所以教學就成為培養人才的手段之一。大學教學不僅具備教育性,還具備高度的研究性,這是大學教學與其他教育之間的本質區別。
大學培養人才,不僅需要教學,還需要科研來進行輔助。只有高質量的科研才能保證高水平的教學,通過有效引導,讓學生主動進行探索,做到大學科研工作與大學教學工作的相輔相成。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將大學教學的研究性與大學科研的教育性進行有機融合,不僅要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還要實現兩者的有機融合。教師也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促使學生去發現,不斷提高學生的學術水平,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董 友,于建朝,胡寶民.高等學校教學與科研關系研究現狀及對策[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2).
[2]伍 醒.創業型大學的科研特征及其改革意義分析——兼論我國高校科研發展模式轉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