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和醫患矛盾的激化,醫德教育成為構建和諧醫療環境的有效手段。醫學院校的醫德教育雖然已有一段歷史,但是仍然存在教學模式單一、師資薄弱等問題,學校的醫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案例教學模式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增強教學效果。本文在對以往研究進行梳理的基礎上,真實展現案例教學在醫德教育中的應用,希望能夠豐富醫學院校醫德教育的研究。
關鍵詞:案例教學;醫德;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1-13
一、案例教學概述
早在19世紀70年代,案例教學就在法學和醫學中有所應用,因在哈佛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應用而得到迅速推廣。
案例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在師生互動過程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通過對典型事件進行模擬和提煉,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案例教學法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學生成為課堂主體,教師因勢利導。這種課堂教學模式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提升其綜合能力。
我國于1980年引入案例教學,隨后迅速在管理學、法學、心理學等各學科中得到應用。
二、醫德教育
就業指導課程目前多被列為理論課,但有很多模塊,如面試種類及技巧、簡歷制作、醫德、職場適應等實踐性較強,簡單的講授法很難滿足學生對課程的需求。
從我國傳統醫學的經典著作中不難發現,醫德的歷史與醫學一樣悠久。《大醫精誠》一文專門討論了醫德問題。傳統醫學注重仁愛原則,強調醫學要尊重患者。現代醫學的發展使得醫德的內涵更加豐富和科學,衛生部早在1988年就頒布了《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提出了七條醫德規范,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其他的相關文件對這一要求有新的表述和規定。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到了要提高醫療隊伍服務能力,加強醫德醫風建設的要求。
目前醫學院校醫德教育的課程主要有醫學倫理學、醫師法教育、就業指導等。良好的醫德教育體系能夠推進醫療行業的軟環境和諧化,形成良好的醫德醫風,提升醫療從業人員道德素質。然而,醫德教育領域還存在授課內容陳舊、授課形式單一、師資薄弱、學校不重視、學生抵觸等問題。
三、醫德教育模式探討
醫學生的醫德教育內容不斷豐富,目前已經涵蓋醫德規范、醫學倫理教育、職業教育、醫患關系教育、醫德實踐教育等內容。另外,醫德教育的途徑也在不斷拓展,從單一的課堂教育延伸到臨床實踐領域,醫德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
僅從課堂教育來說,醫德教育也有橫向發展,各醫學院校除開設醫學倫理學外,在其他專業課堂上也會融入醫德教育內容,以增強醫學生的醫德認知,培養醫德情感。此外,校園的整體醫德教育氛圍良好也是進行醫德教育的一種途徑。入校之初,組織新生進行醫學生宣誓活動,使其熟知醫學生誓言;校內設立醫學名人雕像,教學樓、實驗樓走廊掛滿醫學界名人名言,加強校園醫德環境氛圍建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醫德教育。
本文以就業指導課程中的醫德教育為研究對象,希望通過合理的授課模式強化學生對醫德的認識,而通過對近千名畢業生調查發現,有76%的學生希望在課堂上加入案例教學模式。
四、案例教學在醫德教育中的實際應用
1.案例主體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鄉韓家店的村民于某一家本是幸福歡樂的,某一天不幸卻從天而降。2015年6月份的一個周末,四歲兒子突然癱坐在地上,孩子母親發現情況后,將孩子送到了當地診所,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孩子的病情并不見好轉。在外打工的父親趕回來后,將孩子送往市里的三甲醫院進行檢查、治療,診斷結果是孩子得了脊髓灰質炎,這輩子可能再也站不起來了。家里人不愿意相信這樣的結果,隨后帶孩子輾轉石家莊、北京、承德等多地,孩子病情不見好,醫療費用卻已經花費了十幾萬,這已經使家里負債累累。在控制病情的同時,康復科的大夫們一直對孩子進行康復治療。然而大夫們也明白,現在的常規康復治療并不能幫助孩子恢復健康,只能維持現狀。在了解到孩子家庭情況后,康復科的大夫們開始出謀劃策,為于某一家提供幫助。
2.課前準備
(1)按7~10人一組分組,給每組成員相應的A4紙、筆等,以便記錄小組討論意見。
(2)查閱相關資料,以便各小組對課堂內容有所了解,以提高討論效率。
(3)調查醫院相關工作流程及相關政策。
3.適用對象
在醫院見習期間已經進行科室輪轉的學生,對各科室的工作流程和聯系部門有充分了解的醫學生;剛進入醫院工作的畢業生。
4.教學目標
本案例的教學目標如下:
(1)使學生了解醫德的歷史演變、基本內容及評價標準。
(2)醫德培養的方法、途徑、意義。
(3)喚醒學生醫德意識,形成良好的醫德品質并最終外化為行為。
5.課堂設計
本案例內容簡明扼要,案例脈絡清晰。首先,讓學生置身情境之中,設問:“作為醫生,你會為這個家庭提供哪些幫助?”引發學生思考、討論,時間10分鐘,并在發放的A4紙上寫出小組最終討論意見,每組選派代表進行討論結果陳述。
其次,把案例中康復科醫生們的做法加以真實呈現:第一,科室組織了募捐活動,自己捐獻的同時動員身邊力量。第二,有的醫生提出來自己免費對孩子進行康復訓練,但由于需要借助一定的設備和場地,無法實施。醫生們對孩子媽媽進行了簡單的康復治療培訓,一些日常的康復訓練由其母親代為進行,以減少醫療費用。第三,科室醫生們還積極尋找政策上的支持和幫助,為其爭取到了醫院全年的免額費用一萬元。第四,醫院聯系當地大學相關部門領導,借助學生力量并成立了扶助機構,把此項工程長期堅持下去,使有類似遭遇的家庭能得到一定的幫助。通過分析醫生們的行為,啟發學生提高醫德認識水平。
最后,梳理國內醫德相關文件和重要節點,明晰醫德內容,并討論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醫德的重要性和延伸,梳理正確的醫德觀念。
6.課堂討論
(1)如果你是醫院康復科的大夫,你會怎么做?哪些因素促使你做出這些行為?
(2)你所了解的醫德內容有哪些?面對醫患矛盾突出的現狀,你對醫德有什么新的思考?
在醫學生中開展醫德教育有助于醫療衛生行業整體醫德素質的提高,促進醫療行業軟環境的和諧發展,同時有利于醫學生人格完善和個人素質的提高。醫學院校肩負著培養醫務人員的工作職責,必須建立完善的醫德教學課程體系,采取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以強化醫學生的醫德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王華榮.以案例教學推動大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大學教學,2011,(4):62-64.
[2]韋 妍.高等中醫藥院校學生醫德教育現狀與對策研究[D].鄭州:河南中醫學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