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名高校教師,享有的權利和應該履行的義務與自身職業(yè)發(fā)展息息相關,更至關重要。目前,我國法律對于高校教師權利和義務的規(guī)定并不能適應現(xiàn)實生活的需要,需要得到進一步完善。本文先簡單論述了我國教師工作者的差異性,再列舉了現(xiàn)今高校教師權利與義務的保障方面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相關思考,期盼我國關于高校教師權利與義務的規(guī)定能夠更加適應社會現(xiàn)實需要。
關鍵詞:高校教師;權利;義務;差異性;問題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1-12
1.高校教師職業(yè)的差異性
高等教育的授課對象絕大部分都是成年人,在我國法律上對成年人的界定是指年滿18周歲的公民。法律上認為精神健全的成年人都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僅由此便可以看出對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教育而言,無論是教育方式還是管理方式,一定會有很大不同。例如,從最表面層次的學校門口來看——我國從幼兒園到高中,學校大門都實行對外封閉制,在上課及教學活動時間內,不允許無關人員進入學校,更不允許學生私自外出;然而,高校校門基本是對外敞開的,對進出一般都沒有限制。即使是上課期間,對于高校成年學生,學校不可能時時限制其出入自由。所以,高校教師和未成年教育工作者在受眾上是明顯不同的,對于這樣的差異性,筆者認為應該從法律規(guī)定上,區(qū)別出高校教師的權利與義務。
2.現(xiàn)今高校教師權利與義務保障方面存在的問題
(1)我國教育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了教師的權利和義務,這些權利和義務的規(guī)定籠統(tǒng)地適用于所有教學工作者,然而真正落實教師權利和義務的是每個學校自己的教師管理制度。而實際中的規(guī)章制度大多站在學校的角度,甚至有些高校將法律并沒有規(guī)定的義務也規(guī)定在管理制度里,而將權利虛置。
(2)現(xiàn)實中對高校教師的管理依然和中小學一樣,重視形式化的統(tǒng)一管理和約束。例如,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使用黑板粉筆而不能僅用PPT多媒體進行授課。高校教師面對的是成年學生,教育目標也不是應試,有權利根據(jù)課程和學生特點來實行個性化教育。
(3)對專職授課教師與行政人員、輔導員等的權利與義務無法做到一視同仁。當下在我國高校中按照工作內容大致可將職工分為專職授課教師、行政人員和輔導員三類。與專職授課教師一樣,行政人員與輔導員也都分別有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等職稱,也往往需要承擔一部分授課任務。但實際上由于工作內容的差異性,對這三類職工的工作任務安排、薪酬制度、分配機制無法做到絕對配比或一視同仁,即存在權利與義務的不對等。
3.關于高校教師權利與義務的法律保障方面存在問題的一些思考
(1)關于我國高校教師差異性的思考。由于不同類別的學校對教師身份的規(guī)定可能有差異,為保證國家教育目的和教育標準的實現(xiàn),從事義務教育的教師應該從法律上著重統(tǒng)一管理,更強調縱向的法律性質和職業(yè)公務性質。而高等學校與其教師之間的法律關系應在確定的法律框架下建立橫向型的對等關系,更多體現(xiàn)其專業(yè)性質。
(2)關于教師權利義務與學校規(guī)章制度沖突的思考。基本上每個學校都會有年度教師代表大會,會議對學校的各方面管理及發(fā)展提出建設性意見。那么是否有可能將學校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權更多地移交到教師代表大會上?另外,無論何種類型的高校,均有較為擅長教學與較為擅長科研的教師,學校管理制度應當從實際出發(fā),從制度上保證每個教師能夠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而不是簡單“一刀切”。對學生教育,應做到因材施教,對教師的管理也應做到因人而異。
(3)關于高校教師與學生權利義務的關系思考。教師這一職業(yè)是直面學生,對學生直接負責并被學生直接影響。因此學生的權利義務和教師的權利義務是有相關性的。高校學生的個體特征性要求高校教師擁有的權利和義務必須符合成年人的特性,在制定高校教師權利義務的同時,要最大限度地考慮高校學生的自我權益認知特性。這樣不僅高校教師的權利義務更容易得到實現(xiàn),也能更貼近學生心理,減少學校、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管理沖突。
教師是高校工作人員中的靈魂力量,因此,保證教師的權利與義務能適應現(xiàn)實需求,值得進行思索與完善。
參考文獻:
[1]余雅風.從教師職業(yè)的公共性看教師的權利及其界限[J].教師教育研究,2006,(3).
[2]勞凱聲.教師職業(yè)的專業(yè)性和教師的專業(yè)權力[J].教育研究,2008,(2).
[3]羅紅艷.教師權利與義務關系的法理基礎探析[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