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形勢下,高校計算機教育需要實現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利用學校和企業的不同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直接獲取實踐經驗與實踐能力,實現工與學的有效結合,促進人才的有效培養,保障人才培養的質量,滿足企業的用人需要,實現互利雙贏。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1-14
高校計算機教育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實踐教學環節薄弱,教學成效不理想,教學資源落后,實踐性不強,學生就業困難等。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改變教育模式,積極實施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是利用學校和企業的不同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培養適合企業需要的應用型計算機專業人才。這種人才培養模式,能夠實現課堂傳統講解知識為主的教育環境與直接獲取實踐經驗與實踐能力為主的生產現場環境的有機結合。
1.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
高校計算機教育要獲得發展,實現人才的有效培養,必須改變單一的以學校和課堂教育為主的人才培養模式,能夠實現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需要與企業進行深度合作,進行計算機人才的培養。在高校計算機人才培養方面,如果沒有企業的參與,計算機人才培養目標的制訂的針對性就不強,不能保障符合企業要求的人才培養方案的有效制訂和課程體系的成功構建。因此,學校必須了解企業需要,與企業聯合起來,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策略,開發課程體系。企業專家與學校教師合作開發計算機實踐項目,對人才培養的崗位及技能進行細化分析,基于企業需要對課程內容和項目進行深入研究、分析、設計。
訂單式人才培養是指學校根據企業的人才需求與企業共同制訂人才培養目標與方案,根據企業需要進行專門化的人才培養設計。訂單式人才培養可以保障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與企業用人標準保持高度一致,保證計算機人才培養的市場針對性,保障學生的高質量就業。
2.加強課程教材資源的開發合作
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的有效建設,教材資源的成功開發是計算機教育有效開展的重要保障。傳統的教材開發工作都是由學校獨自完成的。學校獨自承擔教材開發與課程開發的任務,這種方式很難保障教育資源開發的質量,很難保障教材內容的實用性和先進性。因此,在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落實方面,學校需要積極與企業合作,進行課程教材資源的開發設計。根據企業需要和市場需要,規劃計算機專業教材的設計,明確教材內容;根據崗位群需要進行教材內容的選擇設計,這樣,才能保障教材資源開發的質量,才能保障能夠培養出真正適合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的計算機專業人才。
校企合作進行教材資源開發,需要秉承一個原則——教材開發設計既要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符合學生個性特點和發展的需要,又需要符合企業的實際需要,保障面向崗位培養的教學內容的質量。除此之外,學校也可以與企業一起進行教學項目的開發,能夠將教學內容與項目設計緊密結合,提升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實踐性,為培養學生的崗位能力提供支持。
3.加強實訓基地建設的合作
實訓基地建設對計算機專業人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要想實現實踐教學目標,必須加強實訓基地建設。但對于高校而言,由于資金和技術等方面的原因,很難憑自己實力建設起技術先進、功能完備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和技能的實訓基地。因此,為了落實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學校就需要積極地與企業合作,共同進行實訓基地的建設,保障實訓內容和項目能夠與企業需求實現零距離的對接。
學校與企業共建實訓基地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學校出場地和師生資源,企業投資購買實訓材料,指派專家進行技能指導,以這種方式實現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進行實訓基地建設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學校和企業要根據人才培養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方式,加大實訓基地建設合作力度,以促進計算機教育效果的提升,實現計算機專業人才的有效培養。
通過實訓基地的共同建設,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可以有效解決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學校與企業共同合作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學生可以在專業教師和企業技術人才的指導下開展有針對性的實踐活動。
參考文獻:
[1]唐 瓷,李婧暉.高職計算機類專業校企合作研究的思考[J].職業時空,2011,7(2).
[2]顧 榮,顧 潔.基于校企合作的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福建電腦,2010,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