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軟件工程網絡課程能夠滿足網絡教育的需要,但筆者在長期實踐過程中發現軟件工程網絡課程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本文在分析軟件工程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其與IBM-Jazz平臺的有效整合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關實踐需求,以期為軟件工程網絡課程的優化及完善奠定基礎。
關鍵詞:軟件工程;網絡課程;IBM-Jazz平臺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C 收稿日期:2016-01-19
1.“軟件工程”網絡課程分析
對于軟件工程課程來說,為的是讓學生能夠了解軟件工程的相關知識,進一步學習有關軟件的開發技術,從而達到優化學習效果的目的。高校對軟件工程課程教學也提出了相關的建議與意見,表明學生既要對軟件工程的基本理論加以掌握,又需要借助基本理論知識去解決相關實際問題。軟件工程網絡課程的開展,為學生掌握軟件工程理論知識提供了有效途徑。但在實踐方面,軟件工程網絡課程也存在不足。例如,在網絡課程開展中,實際案例不充分,實踐性得不到很好的體現,從而大大弱化了實踐教學目標。為此,解決軟件工程網絡課程在實踐方面存在的不足便成為一項迫在眉睫的工作。
2.“軟件工程”網絡課程與IBM-Jazz平臺的有效整合分析
在上述分析中,我們認識到軟件工程網絡課程的開展雖然能夠滿足學生的理論學習基本需求,但實踐環節較為薄弱。為此,大量學者提出將軟件工程網絡課程和IBM-Jazz平臺有效整合,實現“理論+實踐”的教學目標。Jazz平臺是IBM推行的面向跨地域團隊的下一代團隊協作平臺。將該平臺應用于軟件工程網絡課程開發中,能夠使以往軟件工程網絡課程在實踐方面的不足得到有效彌補。一方面,Jazz平臺對Web2.0技術充分支持,能夠構建實時協作平臺,從而便于師生在網絡課程中的溝通交流。另一方面,Jazz平臺支持軟件工程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的任務,可以使學生對軟件工程過程有系統且全面的理解及掌握。此外,Jazz平臺能夠對敏捷軟件開發給予充分支持,從而為軟件工程網絡課程實踐教學的實現夯實基礎。
結合上述分析,筆者認為,要想使軟件工程網絡課程與IBM-Jazz平臺實現有效整合,需要了解IBM-Jazz平臺的優勢,在針對學生完成軟件工程網絡課程中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工具培訓授課,讓學生了解并掌握Jazz平臺相關培訓教材以及教學資源,通過網絡指導學生正確、科學地使用相關工具,以此初步實現將IBM-Jazz平臺有效應用到軟件工程網絡課程教學過程中。
3.相關實踐研究
軟件工程網絡課程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是尤為重要的一個環節。筆者認為,在借助IBM-Jazz平臺的基礎上,需讓學生掌握的實踐內容如下。
(1)基于實踐環節,不脫離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也就是說,在實踐過程中,需要學生對軟件工程課程理論知識加深理解。例如,組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小規模的軟件開發過程,讓學生在此期間借助所學理論知識加深對軟件開發過程活動的理解,從而實現“理論+實踐”教學的完美結合。
(2)明確實踐項目,注重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基于軟件工程網絡課程實踐環節的復雜性,需對實踐項目加以明確,并做好項目的分配,然后將項目小組作為中心,分析軟件系統的需求、測試等內容。
(3)掌握相關工具應用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既然要將IBM-Jazz平臺融入軟件工程網絡課程教學過程中,便需要學生充分掌握Jazz平臺的相關工具應用方法,并引導學生在加強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借助網絡實踐課程的開展,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結語
筆者通過本文的探究,發現我國軟件工程網絡課程的開展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實踐教學環節。為此,通過融入IBM-Jazz平臺,強化軟件工程網絡課程實踐教學便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需在實踐中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需注重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
此外,需要學生掌握Jazz平臺相關工具,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實踐學習過程中參與軟件的設計及建模,掌握軟件的編碼、測試、部署以及項目總結。
參考文獻:
[1]張國平,戴長英,祁 鑫.軟件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探索與設計[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 2011,33(S1):96-99.
[2]張俊三,張愛艷,吳春雷.軟件工程專業面向協作開發的軟件配置與變更實驗的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 2015,(49):60-61.